许培扬
肿瘤进展的关键调控因子及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兴靶点
2025-5-18 10:23
阅读:255

肿瘤进展的关键调控因子及免疫治疗新兴靶点 肿瘤的进展与免疫逃逸机制涉及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结合近期研究进展,以下总结了多个关键调控因子及新兴免疫治疗靶点,涵盖代谢重编程、免疫检查点、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

一、代谢相关调控因子与靶点 乳酸受体HCAR1 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发现,乳酸作为肿瘤代谢产物,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HCAR1介导免疫抑制信号。HCAR1激活后抑制T细胞功能,促进肿瘤免疫逃逸。靶向HCAR1的抑制剂可逆转乳酸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68。 细胞因子介导的代谢重编程 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细胞因子(如IL-10、IL-4、IL-15)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代谢途径影响其功能。例如: IL-15激活CD8+ T细胞的mTOR通路,增强线粒体代谢,提升细胞毒性1。 IL-10抑制巨噬细胞糖酵解,促进促肿瘤M2型极化1。

二、免疫检查点与信号通路靶点 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 PILRα:厦门大学团队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ILRα通过与T细胞CD99结合,抑制ZAP70/NFAT信号通路,削弱T细胞活性。靶向PILRα的抗体(如C21)可恢复T细胞功能,并与PD-1抑制剂或CAR-T协同增效10。 LAG-3/TIGIT:与PD-1联用可提升黑色素瘤疗效,TIGIT抑制NK细胞活性,是实体瘤治疗潜力靶点2。 信号通路靶点 JAK-STAT通路:IL-6等细胞因子激活该通路促进肿瘤增殖,抑制剂可逆转免疫治疗耐药2。 PI3K-AKT-mTOR通路:失调导致T细胞耗竭,靶向此通路可增强CAR-T持久性21。

三、表观遗传与转录调控因子 ID3与PD-L1调控 福建省肿瘤医院团队发现,ID3通过重构c-MYC的四维结构,增强其与PD-L1启动子结合,促进PD-L1转录。抑制ID3可显著增强PD-L1单抗疗效,尤其适用于微卫星稳定的结直肠癌等“冷肿瘤”5。 DDX54 韩国研究团队鉴定出RNA结合蛋白DDX54为肺癌免疫逃逸主调控因子。抑制DDX54可增强T细胞浸润,逆转免疫荒漠表型,提高抗PD-1疗效3。 TNFAIP3(双效靶点) 北京大学团队通过CRISPR筛选平台发现,靶向TNFAIP3既能抑制肿瘤免疫逃逸,又可增强T细胞抗癌功能,为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4。

四、免疫微环境调控因子 ARHGDIB(RhoGDI2) 中南大学研究显示,ARHGDIB通过NF-κB/Rho GTPase通路诱导M2巨噬细胞极化,塑造胶质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其高表达与PD-1/CTLA-4等检查点分子正相关,可作为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7。 SETDB1-PC4-UPF1复合体 该复合体通过调控CENPF mRNA的周期性降解维持有丝分裂平衡。抑制PC4甲基化可增强癌细胞对紫杉烷类药物的敏感性,为肝癌治疗提供新方向9。

总结与展望 当前研究聚焦于代谢-免疫互作、新型检查点及转录后调控机制,旨在突破现有免疫治疗的耐药瓶颈。例如,靶向HCAR1或PILRα的抗体药物、联合代谢干预(如IL-15激动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策略,展现了临床转化潜力。未来需结合单细胞测序、空间代谢组学等技术,解析TME的动态异质性,推动个体化治疗171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许培扬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48614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