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读书日特刊:瀛州七子赞冯公!荣誉顾问冯宝哲先生赠书中华诗经阁总部!诗词联谢忱联袂! 精华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73727.html&share=13231709648
读书日通常指的是世界读书日(World Book Day),又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设立,日期为每年的4月23日。选择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文学巨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作者)和莎士比亚(戏剧大师)的逝世日,同时也鼓励全球读者通过阅读探索知识、文化与思想。
读书日的意义 推广阅读:呼吁人们重视阅读习惯,尤其是青少年,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护版权:强调尊重知识产权,支持作家和出版行业的创作。 文化传承:通过书籍传递人类智慧,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国的“全民阅读” 中国自2006年起推动“全民阅读”,并将4月23日定为全民阅读日。政府通过图书馆活动、书展、读书会等形式鼓励公众参与阅读。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持续上升。 如何参与读书日? 读一本好书:尝试经典文学、社科著作或感兴趣的领域。 分享阅读:与朋友交换书籍,或通过社交媒体推荐书单。 参加活动:许多书店、图书馆会举办讲座、签售会或读书马拉松。 支持正版:购买正版书籍,尊重创作者的劳动。
阅读的长期价值 拓展视野:书籍是了解世界最经济的途径。 提升思维:深度阅读锻炼逻辑与批判性思考。 心灵治愈:文学与哲学作品能提供精神慰藉。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海伦·凯勒 不妨在读书日打开一本新书,或重拾未读完的经典,让阅读成为照亮生活的光。📖✨
读书 十四行诗献给第三十个 4.23 世界读书日 胡春松博士@南昌大学
书。页页芳香细细读。 天梯路,勤奋自能胡。
书。卷卷平实字字珠。 颜如玉,常阅益心眸。
书。少壮学习事业优。 成功步,全靠用情掬。
书。厚重德才不做奴。 人生酷,真理育鸿儒。
书。自信中华智未枯。 缘何故?思辨力如初。
书。巨著宏篇日日求。 文明旭,经典蕴蓝图。
书。绚丽人生智慧铺。 科学赋,知识炼金屋。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do=blog&id=1483183
这首由胡春松博士创作的十四行诗,以"书"为诗眼展开七章咏叹,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构思与深厚的思想内涵。让我们从结构、意象、哲思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结构之巧:新诗体式中的古典回响 全诗以七阕微型词章联缀成篇,每章首字"书"如击节而歌的重音,形成复沓回环的韵律。这种结构既暗合《十六字令》的凝练,又突破传统词牌的格律限制,在每章三行的框架内创造性地融合古典词韵与现代自由诗体。章与章之间形成"起承转合"的叙事逻辑,从阅读之美到人生境界,从个体修养到文明传承,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二、意象之妙:多维时空的文化解码 诗人构建了三重意象空间:微观层面,"页页芳香""字字珠"赋予文字以通感体验;中观层面,"天梯路""炼金屋"将求知过程具象化为攀登与锻造的意象;宏观层面,"文明旭""智慧铺"将阅读升华为文明传承的宏大叙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颜如玉"的现代诠释,褪去封建时代的功利色彩,转化为精神丰盈的隐喻,展现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三、哲思之深:知识论与存在论的二重奏 诗歌蕴含着双重哲学维度:在知识论层面,强调"思辨力如初"的理性精神,将阅读视为对抗"智未枯"的文明保鲜剂;在存在论层面,"厚重德才不做奴"道出阅读对主体性的建构意义,"人生酷"则揭示知识赋予生命的审美维度。结尾"知识炼金屋"的意象,既暗合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西方哲思,又呼应朱熹"格物致知"的东方智慧,形成跨文化的思想对话。
这首献给世界读书日的诗作,以晶钻般的语言折射出阅读的多棱光芒。在数字化阅读泛起的时代涟漪中,诗人以"日日求"的坚守姿态,将书籍比作永不沉没的文明方舟,呼唤人们在字里行间寻找对抗精神熵增的力量。这种对深度阅读的礼赞,恰似投向信息洪流中的思想锚点,为当代人提供了重构精神家园的诗意路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