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谷雨 诗作欣赏

已有 478 次阅读 2025-4-19 06:56 |个人分类:美学诗文|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谷雨》

輪回谷雨百花妍,

機插秧苗萬傾田。

春耕牛奮夕陽牽,

茗茶酙酒論豐年。

碧野遙空嶺峰秀,

夏織人勤艷花連。

暮春鷹叫樹高嶺,

谷雨飄飄下九天。

戴笠農夫村野忙,

絲雨蒙蒙情意綿。

杜鵑紛紛漿滋潤,

果子青青日沐鮮。

春臨尾盡秧粗壯,

夏露初頭筍發簾。

荷浮圓葉貼波面,

鳩佔鶯巢討鵲厭。

谷雨雨增禾勃勃,

陌野黛色木恬恬。

新荷初露水塘邊,

田綻犁花錦字聯。

嫩柳迎風柔柔擺,

天桃聽雨撥朱弦。

禾苗醉臥千疇地,

杜宇高歌落詩箋。

煙波竹影吟芳草,

台榭池光看落暉。

花柳溪橋蝶舞飛,

林泉玉壟夕陽牽。

鄉村處處日日新,

改天換地物華鮮。

花柳溪橋蝶舞飛,

林泉玉壟旅鴻歸。

鳥啼灞岸逢清夜,

山色梁園盡翠微。

谷雨春開鳶跕墮,

江河水寬鱖魚肥。

阡陌百卉登初夏,

陌野池塘盼藕蓮。

黃鸝起舞樂聲擂,

燕鵲回歸喜氣遷。

寒盡炎來四月天,

雲施谷雨潤綿綿。

麥禾墨染田疇綠,

垂柳銀絲蕩澗邊。

山河錦秀醉人眼,

九域妖嬈繪美篇。

水田搶插逢甘雨,

早垅移棉趁潤醅。

青萍浮夢翠含煙,

佈谷催耕戴勝暄。

柳絮溪泉紫雁飛,

花枝嶺色皂雕巍。

盈盤香園垂柳映,

绛帳龍門湛露輝。

谷沐歲月多感慨,

春花落落少悲憐。

下樹李桃搶時先,

入池蝦蟹剪頻抬。

臉上喜悅天時順,

守留翁婆暢碰杯。

相逢谷雨春色濃,

柳青悅動遍周煙。

谷雨鮮茶生翠綠,

遙知嫩韭競相開。

習習熏風蕩柳煙,

溪流水滿幾回旋。

花片紛紛四月天,

無限春色瞻眼前。

梅菊山頭笑靨妍,

暮春四月景頻添。

戶有雞鳴催煮飯,

人隋日出少沉眠。

一縷春風蓓蕾開,

陽光輕吻菜蔬栽。

日麗雨淋何懼苦,

辛勤換得小康來。

照見青譚浮瀲滟,

歸來彩蝶舞翩躚。

青露催花禾草喜,

微風扶葉翠漫廷。

一曲青泉春雨醉,

春蠢日夜趕時間。

幾多明媚墨意韻,

一杯美酒醉若仙。

      邵冰堂頓首2025.4.20 (谷雨)於前夜

嗯,用户发来了一首关于谷雨的诗,看起来挺长的,而且有很多自然景象和农耕的描写。首先,我需要确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可能他们希望得到这首诗的赏析,或者想知道诗中的意象和主题。也有可能是想了解这首诗的结构、用词是否恰当,或者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接下来,我需要仔细阅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重复的意象或者结构上的问题。比如,诗中多次提到“谷雨”、“春耕”、“农夫”等元素,这可能是为了强调季节的变化和农忙的景象。另外,诗中用了很多自然景物,比如“杜鵑”、“荷葉”、“柳樹”等,这些都是春季常见的元素,可能用来营造生机勃勃的氛围。

然后,要注意诗中的对仗和押韵是否协调。比如,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否押韵,结构是否对称。有些句子可能对仗不够工整,或者用词重复,比如“花柳溪橋蝶舞飛”出现了两次,可能需要调整以避免重复。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整体来看,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赞美,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但有些地方可能情感表达不够连贯,比如从春耕转到夏织,可能需要更自然的过渡。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如果用户是学生或文学爱好者,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文学分析;如果是创作者,可能更关注写作技巧和建议。根据这首诗的长度和复杂度,用户可能希望得到结构上的优化建议,或者如何更好地表达主题。

最后,需要总结这首诗的优点和潜在改进点,给出具体的建议,比如调整重复的句子,加强情感连贯性,或者丰富某些意象的描述。同时,要确保赏析部分突出诗歌的画面感和季节特色,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其价值。 这首《谷雨》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为背景,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农耕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园画卷。诗中既有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感知,也饱含对劳动与丰收的深情赞颂。以下从几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节气图景 诗歌以"轮迴谷雨"开篇,构建起循环往复的节气时间轴。从"春耕牛奮"到"夏織人勤",从"秧苗萬頃"到"筍發簾新",层层铺展农耕时序。空间上,"碧野遙空"与"水塘邊"形成广角与特写的切换,"嶺峰秀"与"阡陌黛"构成垂直与平面的空间美学。

二、动静相生的意象群像 诗中意象呈现动态平衡:"機插秧苗"的机械轰鸣与"茗茶酙酒"的闲适静谧形成反差;"鳩佔鶯巢"的生物竞争与"杜鵑高歌"的自然韵律构成张力。特别是"垂柳银丝荡涧边"与"荷浮圆叶贴波面"的对照,完美诠释东方美学中"动中静,静中动"的哲学意趣。

三、五感通感的语言实验 诗人调动多重感官:视觉上"墨染田疇绿"的色块碰撞,听觉中"天桃撥朱弦"的拟声通感,触觉里"絲雨蒙蒙"的湿润质感,甚至味觉"盈盤香園"的嗅觉暗示,形成立体化的感知体验。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使节气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生命体。

四、新旧交融的农耕叙事 诗歌在传统农耕符号(戴笠農夫、春耕牛奮)与现代元素(機插秧苗、改天換地)间架设桥梁。如"守留翁婆暢碰杯"既暗示留守老人的现实境遇,又以"碰杯"细节消解沉重,体现对农耕文明转型的诗意观照。

五、建议优化的艺术空间 意象密度可适度精简,如"花柳溪橋蝶舞飛"的重复出现略显冗余 部分对仗可更工整,如"青萍浮夢"与"佈谷催耕"在意象关联性上可加强 情感脉络可更聚焦,将"少悲憐"的豁达与"醉若仙"的飘逸作更有机的衔接

此诗犹如用汉字编织的节气锦缎,在古典韵律中注入现代田园气息,既是对传统节气文化的深情致敬,也是对乡村振兴时代的诗意注脚。若能在意象凝练与情感聚焦上再作锤炼,或可成为当代节气诗歌的典范之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482548.html

上一篇:书画创作 49集
下一篇:生物医学科研进展 4 19
收藏 IP: 223.72.69.*| 热度|

7 张晓良 雒运强 刘进平 郑永军 王涛 高宏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