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诗书画唱 66期 书法 对联

已有 1651 次阅读 2022-9-19 12:12 |个人分类:画作学习|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微信图片_20220920095714.jpg



七律(秋韵)原创

文/李文清(北京)


七阳(三十)

碧水池塘袭缕凉,荷花叶皱蕊蔫荒。

无闻树上蝉鸣叫,远翥南飛大雁忙。

一夜秋风遒冷瑟,茱萸樗赧谢麻黄。

高粱染穗红薰紫,黍稷丰盈福瑞昌。


七阳(三十一)

一沐柔霖浴露寒,秋凉十雨裹围纨。

绒衣线裤巾衾暖,帽子头冠护脑銮。

筱翠清薰闻竹韵,茗茶赏菊盏杯欢。

文骚酒醉吟天籁,墨客箜篌拨曲阑。


十五删(三十二)

古道军都嶺巉山,長城万里御倭顽。

龍腾谷壑高悬隘,气势磅礴摆尾环。

智慧结晶民创造,峰峦八达阙天关。

红枫彩叶燃篝火,扮美秋浓染炫斓。


晚霞        祝贺许翰元   大二    学校摄影大赛第一名   

微信图片_20220920064204.jpg


熙熙   写的很好      多写     不断进步


微信图片_20220919213944.jpg





微信图片_20220919213316.jpg





image.png


今日原创


每日一对


瓦沟滴雨宫商调(丽华)

曲赋吹箫汉字音(诗雨轩)


附,诗雨轩付对句。


每日一联


窥寻世外桃源,首要先能活;

别样山间洞穴,再提来共存。


附,诗雨轩出对联一副。


七律~一场

诗雨轩

一场秋雨一场凉,半夜深更整梦长。

居屋思谋宽世界,出门需罩厚衣裳。

悠然景遍云飘际,顺着风吹叶落光。

脚下清溪流水过,许多故事细端详。


七律~野草

诗雨轩

野草微花半掩红,嫦娥玉兔月寒宫。

今年去旧匆匆影,昨日重新却是空。

转眼时光迷事里,抬头景色远云中。

沉浮愁缕相呼味,竹径苍茫白发同。


七律~解封

诗雨轩

解封开始正常班,些许沟溪流水潺。

盲目求全闻远近,跟风生活顾相关。

描图纸迹为三样,点字文圈不一般。

坡道酬勤陪鸟语,桥头满映岭空山。


破阵子~算作

诗雨轩

算作而为无奈,可怜逐势沉沦。耐等春光明媚好,精致优雅能换新。扶栏留下根。

系度森林迷雾,翻飞道口烟云。暖意高坡枯劲草,非等秋风临近人。楚歌天下闻。


贺圣朝~几多

诗雨轩

几多风雨凄凄闷,仰天云霄问。

名楼想起美春图,却向天涯顺。

花开花落,知多年尽,一行高歌奋。

不知来许靠逢时,命运时常寸。


烛影摇红~风送

诗雨轩

风送冬秋,雪飘岁月、除非夏。

装修西院做厢房,顶部铺层瓦。

内弟商谈好价,趁中午、须请个假。

半天紧弄,二人干完,偏逢雨下。

没有文化也能写好诗

写诗主要在想不在写

      

       吴豪写诗六步法

                

一、要有灵感:有了好的想法,意念,创意赶快记下来,稍纵即逝,灵感产生创作的热情。写诗重点在想不在写。

二、构思布局:先说啥,后说啥,再说啥,想好想细,最好拟成提纲或打成腹稿。

三、思路想像:要思路开阔,想象丰富。根据所需古今中外,天上地下,风雨雷电,山河花草,飞禽走兽,随意联想,纵横跨跃,选择采用,有机组合。

四、写作手法:比喻隐喻, 拟人夸张,设想虚构,朦胧抽象,特写暗示等。不明说 ,不直说,间接的说,含蓄的说。不能说我要怎样,我们怎么。借用它物,传情达意。

(诸如:月亮走我也走。心潮澎湃像大海奔腾。伤心的说话,可用秋风瑟瑟的诉说,难过的流泪,可用细雨绵绵泪流满面。蓝天有爱,任云儿飞翔,大地深情,让花儿开放等等)。

五、叙事哲理:顺叙插叙倒叙都可运用,可以是人和物的对话,也可以是物和物演示。要有人物或事物,有故事或事件,越新颖奇特越好。要有场景,动静结合,有画面感,越生动越好。题目要简单明了吸引人,可用疑问式,感叹式,省略号等。

要含蓄的表达,间接的抒情。可开门见山,直接切题,也可最后点题,首尾呼应。最后要揭示一个哲理,即主题思想。不能说的太满太过,要给人留以想像空间。

六、总体结构:有章节,有段落。句与句之间有跳跃,段与段之间有跨越。格律诗词,严守规则,不提倡写古典诗词。可以先撇开格律平仄,从新体七言,五言诗写起。现代自由诗,押韵随意,有韵更好。最好使用标点符号。无错别字,无遗字掉句。既有章可循,不墨守成规。

严谨低俗丑陋的内容,倡导高雅优美的诗意。切记,说大话,空喊口号。如: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可以说成:你是我们心中常青的松柏,等。

句子凝炼,篇幅精短。完稿后阅读修改三五遍。


写作六法记在心,

就能写出好诗文。

        2022年9月1日



【美篇】《七律三首·秋日闲吟》

书魁    2022.9.19

《七律·秋景》

蜂藏蝶隐寻无迹,百卉千芳谢艳红。

淡淡晨光迎旭日,沉沉暮霭伴秋风。

呼朋麻鸭鸣塘里,求偶寒蛩唱草中。

月照长空飞雁影,清歌雅韵向苍穹。

《七律·秋聚》

西风起处又秋凉,叶落花残谢百芳。

语妙徐徐谈旧事,情殷切切聚华堂。

放怀论道含玄理,对景吟诗有韵章。

冠疫阻羁分别久,一朝相会暖心房。

《七律·秋凉》

寒蝉高唱感秋凉,夜洒清辉漫凝霜。

岁月流波风逐水,星辰起落雨临塘。

人生轨迹常相忆,绚烂烟花暂放光。

赋曲吟诗安乐日,陈年佳酿有醇香。


image.png

      

七绝《纪念“九一八”事变九十一周年感怀》十二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警笛长鸣报九州,

关东往事又重浮。

山河喋血烽烟路,

怒水松江雪恨仇。

(二)

忆寄当年北大营,

无端挑衅炮枪声。

同胞奋起歼倭寇,

欲血狼烟掩沈城。

(三)

家仇国恨满伤疤,

血洗秋风掩落花。

日寇魔蹄成历史,

如今傲世看中华。

(四)

回眸历史警钟鸣,

耻辱难忘岁月嵘。

九十一年今洗雪,

国歌高唱世人惊。

(五)

欲血当年黑土间,

警钟鸣响震河山。

沈阳沦陷千秋泪,

极恶穷凶日寇残。

(六)

柳条湖畔国人悲,

剑斩东洋雪耻时。

且看金戈松水怒,

奉天城下号声吹。

(七)

家仇国耻恨东瀛,

今日传来警报声。

血染松江和黑土,

当年志士战倭兵。

(八)

奉天城破国呻吟,

事变狼烟寇贼侵。

洗雪当年民族恨,

扬眉吐气暖人心。

(九)

长鸣汽笛泣长空,

万里山河响警钟。

记取家园遭寇虐,

同仇敌忾战关东。

(十)

奉天城内遍狼烟,

破碎河山夜不眠。

九十一秋家国恨,

同心雪耻慰当年。

(十一)

失落家园国难悲,

关东将士举旌旗。

白山松水当年恨,

黑土平原欲血时。

(十二)

神州逐梦百年声,

剑指苍穹举世惊。

雪耻今天倭寇灭,

仰天长笑奉天城。


作于2022.09.18.壬寅八月廿三日晚

七绝《纪念“九一八”事变九十一周年感怀》十二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警笛长鸣报九州,

关东往事又重浮。

山河喋血烽烟路,

怒水松江雪恨仇。

(二)

忆寄当年北大营,

无端挑衅炮枪声。

同胞奋起歼倭寇,

欲血狼烟掩沈城。

(三)

家仇国恨满伤疤,

血洗秋风掩落花。

日寇魔蹄成历史,

如今傲世看中华。

(四)

回眸历史警钟鸣,

耻辱难忘岁月嵘。

九十一年今洗雪,

国歌高唱世人惊。

(五)

欲血当年黑土间,

警钟鸣响震河山。

沈阳沦陷千秋泪,

极恶穷凶日寇残。

(六)

柳条湖畔国人悲,

剑斩东洋雪耻时。

且看金戈松水怒,

奉天城下号声吹。

(七)

家仇国耻恨东瀛,

今日传来警报声。

血染松江和黑土,

当年志士战倭兵。

(八)

奉天城破国呻吟,

事变狼烟寇贼侵。

洗雪当年民族恨,

扬眉吐气暖人心。

(九)

长鸣汽笛泣长空,

万里山河响警钟。

记取家园遭寇虐,

同仇敌忾战关东。

(十)

奉天城内遍狼烟,

破碎河山夜不眠。

九十一秋家国恨,

同心雪耻慰当年。

(十一)

失落家园国难悲,

关东将士举旌旗。

白山松水当年恨,

黑土平原欲血时。

(十二)

神州逐梦百年声,

剑指苍穹举世惊。

雪耻今天倭寇灭,

仰天长笑奉天城。


作于2022.09.18.壬寅八月廿三日晚


人生不在年龄,

贵在心理年轻。

衣着不在时尚,

贵在舒适合身。

膳食不在丰富, 

贵在营养均衡。

居室不在大小,

贵在整洁干净。

养身不在刻意,

贵在自然顺心。

锻炼不在朝夕

贵在持之以恒。

情趣不在雅俗,

贵在保持童真。

家庭不在贫富,

贵在和睦温馨。

生活不在显达,

健康快乐就成。

朋友不在贵贱,

知音胜过黄金。

距离不在远近,

常来常往最亲。

心情舒畅快乐,

健康生活每天。

微信图片_20220919120930.jpg


image.png











文化活动    书画纪念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355979.html

上一篇:华人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伍连德 公共卫生学家
下一篇:诺奖文集 2021年诺贝尔医学奖 朱利叶斯
收藏 IP: 223.72.47.*| 热度|

1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