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素红
蓝莲花瓣|不可逆的痕迹 精选
2024-7-17 22:10
阅读:4503

图片


不可逆的痕迹

———我的教学日志———

文/蓝莲花瓣

1. 根部学习能力


前段时间读《易中天中华史》系列里的先秦部分,读到他提出来的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是人的?这不但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问题。


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人或者人类的?我又是在什么年纪、什么时候知道、明白了自己是人,是人类的一员?仔细回想,好像没有人专门、特别地向年幼的我说明,我是属于人类的。我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心下”明白我自己是人。这个“不知不觉”似乎说明了我获得这个认知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算是一个读书人,我想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人,是不是因为小时候读的识字课本,那上面给“人”“口”“手”都配了图片,使小孩在认识字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图片,从而明白了“长成那个样子的”就是人。但如果反向来推导,那些没有读书上学的孩子们,他们又不可能读到配图的课本,没有文字和图片交相辉映,告诉他们说:长成这样的就是人。


那他们知道自己是人,知道狗是狗,知道猫是猫,就只有一个途径,这个途径只能是从小生活所经历的场景,或者说是每天生活所沉浸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中的所有人都把人叫人,把狗叫狗,把猫叫猫,孩子们便在不知不觉中就明白了那是狗,那是猫,自己是人。


这就是所谓沉浸式学习。这种“沉浸式”学习的能力不但人类具有,小鸡小鸭们也具有,在人类社会所谓言传身教,在动物界或许就可以说是模仿能力吧。这种天生的学习能力最大的特点是依赖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包括了学习者参与的生活的所有和一切,包括了自然环境、家庭氛围、人文境遇。


2024年2月26日,我们开始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这一学期我要给他们上课的是物理221班和物理231班。这两个班和所有22级的大学生、23级的大学生一样,他们是从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走过来的。对于2023级来说,疫情三年正是他们的高中阶段。2022级高二和高三是新冠疫情,大一第一学期也是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候。


记得2022年秋天,意想不到的原因,张掖的疫情又一次发生了。学校关于是否让大一新生来校报道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通知新生来校报道。其实,学生们也特别想来学校。但在大家还没有来得及全部到校时,就发生了疫情。到学校的被隔离在宿舍,在家里的就不再来校,教师们则在各自的家里,于是,大家又开始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和学习。


那三年中,每次我在“线上”教学时都有些非常奇怪的感觉---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激情澎湃地大讲特讲,而听课的学生们呆在四面八方不同地方的某个屏幕前面。当然,他们也是孤独地面对着一个电脑屏幕。当时为了害怕网速和卡顿,我都不开视频窗口,音频提问也常常有限。所有,我们师生之间,都是看不到对方的面部表情的。


其实,后来,线上教学对我们教师,对学生们而言,都是一件已经适应了的事情了。缘于这件事情,我们并没有在那弥漫全球的新冠疫情中荒废教育与教学,学生们也没有荒废学业。


但若说这个新冠疫情没有影响我们的教育和学生们的学业,那是不明智的。它的影响是在“后疫情”时代慢慢体现出来的。

图片


2. 2024年春天 课堂里的“痕迹”


2024年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又开朗的春天。最严重的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2023年春天的甲流、乙流,也算是过去了,虽然各种病毒都还存在,但毕竟已是疫情时代的尾声了。我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我想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好好过一把“线下”教学的瘾,我还是特别喜欢面对面地侃侃而谈。


但是,还没有到学期中间,我就感觉到自己疲惫异常,发觉这课我有些“上不动”!而我的学生,他们也没有纪律不好。相反,他们上课纪律挺好的,被我要求都坐在前排,也都坐得很整齐,也都被我要求得上课也在听课(不敢玩手机)......我曾经一度以为是我自己年龄大了,讲不动了......我跟其他学院的老师交流经验,才发现大家和我有一样的感觉“讲不动”!


我们为啥讲不动?是因为学生没有配合。也就是说,老师们无法从他们的表情、眼神、语言或者形体表情中得到反馈,他们究竟听懂了没,这一个知识点我需不需要重新强调一下。没有反馈,教师就不能确定,不自觉地就会多次重复讲解,这样每次课都会压下了进度,课程赶不到前面去,还不知道学生到底听懂了没有。


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我教的学生有,只是我们学院的学生有,那不能说明什么,但若其他学院也有,而且主要是2023级和2022级学生的表现,那就能说明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三年高中的“线上”教学,使这一届学生没有了与教师互动的课堂“习惯”,或者说,他们潜意识里就没有“互动”这样的观念。倘若是这样,教师的课堂并不只是“线上”或者“线下”学习那么简单,教师的课堂也不只是教授知识那么单纯,教师的课堂实际上还是一种人际交往,还在在培养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模式,在这种交流模式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心灵的沟通。

图片


3. 本学期的教学结果


当然,我知道经过一两学期的课堂,可能这种整体的“无反馈”会有所改善。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改革,却在物理231班的《热学》教学中,完败。如前所述,物理231班上课的纪律相当好,他们听课很积极,有好几个学生上课一直坚持坐在我跟前,我都以为自己真得讲得特别好,是他们爱听而且能听懂的,或者我以为他们听懂了。


我的《热学》本来是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所以我也有意识地把课讲得活波而有意思一些。平时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前期布置了一个课程思政作业:根据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的概念谈谈如何认识自己。45个同学,有43种“谈法”,我把他们每个人的答案都做在ppt上,给学生们展示了一次。当然也是令我非常感慨的,真不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限量版”,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是如此地不同,思维的角度、表达的方式、语言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多彩多姿,真像一个百花园。


但我设计的期末考试,失败了。按学校教务处提醒和要求,期末考试我出的主要是主观题,以概念简答和计算分析题为主。结果百分之七十三的人不及格,最高分也才75分。有个学生交了白卷,他给我发短信道歉,我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上课没有听懂,他说他上课听着呢。还有个女生考得很差,她不相信,说要查卷子。我又一次看她的卷子,才知道她为啥不相信自己的成绩。在她看来,她的卷子上是“写满了”。然而,她写的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在我看来,她的答案简直不是一个“学物理”的人写的。


当然,这种惨痛也不只是这一学期我才遇到的。2010年之后,这种情况其实经常遇到。那就是,凡是需要组织语言、用文字描述的试题,都答得不好。凡是需要按逻辑、分步骤来回答的计算题,也都答得不好。就连比较简单的填空题,也都很难获得得分率较高的一个情况。学生们最喜欢且得分率高的,是题干简单的选择题。


然而,自从2010年之后,我的每一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都写得相当精彩且篇幅较长。我的物理231班的孩子们,叫他们每个一写一篇热学学习心得,却都写得相当不错,文字功底不比我这个老师差呀。这就是说,我的学生们,他们每个人都是内心精彩的限量版。

图片


4. 所有过往皆有痕迹


所有的过往,都提供了“根部”学习的环境。学生们在试卷上的种种表现,都来自他们的“过往”。当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大大改善,多媒体教学全面覆盖了小学和中学,从小到大学习的过程中,课堂上,他们大部分时间是面对着课件的,教师们的板书时间大大减少,学生们动手的时间当然不多了。优越充分的网络资源,便捷的手机,给学生们提供了充分的资讯,短平快的知识点的浏览......当大家把时间都花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动手书写、组织语言的能力,他们静下心来把物理专业的知识点学透且掌握的能力,那是要非常厉害地下滑的。


当然,这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但是,“知道”这个层次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吗?那肯定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是“知道所以然”,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资讯,知道那个知识点表面的文字表达,却不能把它们写下来,那就只是达到了“仍然不甚明白的知道”这个层次,而已。


至于它们能把学习心得和毕业论文的致谢都写得流光溢彩,当然也是得益于目前这些优越的“资讯”。把诸如“所有过往,皆为序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之类的网络“美语”拿来,再结合自身感受,加入细节描述与情感渲染,那些心得体会与论文致谢自然能够写得相当华美。

图片


5 区别对待物理221


对待物理221班的《原子物理学》我就中规中矩地出考试题了。试题的最主要部分是选择题,然后是简答题和计算题。物理221班的《热学》也是我上课的,他们当年考试也没有比231班好。也许,我只能认为这就是热学课程的特点了。或者说,曾经的“不会学习”和“不会考试”是他们在大学里必经之路。


而我可以在《热学》的基础上,针对221班特点,在《原子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常常“收拾”,上课过程中多讲题,多做练习。到期末期间,几乎每次上课都强调、要求他们好好复习,于是,考试结果没有令人失望。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开学初我就给同学们说了,原子物理学是考研必须参与项目————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那么,物理231是我拿来打基础的吗?我自己不想这么说,应该说,是他们的基础,或者他们的过往在这次考试中显了原形。我的任务是让他们在大学里进步,不是设计一份能掩盖他们短板的考题。若他们有短版,总会表达给这个世界,在学校里、在大学低年级表现出来,反倒是好事,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获得进步。


因此,此次物理221班《原子物理学》是老师蓝莲花瓣的成功,而物理231班的《热学》考试是蓝莲花瓣的失败,当然这失败是老师我自己的,不是学生的。既然所有的痕迹都是不可逆的,我们就把这些痕迹当成资源,对于学生们,以此为基础,向着未来,到二三年级,再去争取他们的成绩。

图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葛素红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594-144269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