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素红
告别2023 精选
2023-12-28 10:29
阅读:6292

告别2023

文/蓝莲花瓣

清晨,我坐在窗边,看着东边天际的光影变化,瑰丽的橘黄色着染在深蓝、黑蓝的天边,大地还没有苏醒,城市还沉浸在黑蒙蒙的颜色里。然而,时间在流驶,光阴在行走,夜往昼来,再过几天,2023年就要成为过去了。


对于一段光阴,我们能说什么呢?我们能留住什么呢?这是多么复杂又深情的问题啊!它成就了我们生命的一段,又即将带走这个历程,从此赋予我们丰富却又将是渐行渐远的回忆。


对于我个人,2023年是非常珍贵的。它的珍贵就在于它带给我的痛苦。借用一种表达吧,2023年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我就是那一只除了勇气之外、对真实的生活不知深浅的、被丢入这火炉的石猴。也许出于本能的逃避,我并没有在火焰的中心,只是缩身在炉壁边沿,也被烧灼、炙烤得体无完肤了。


我当然得是石猴,要不然怎么能出得了炼丹炉?!不过,可能是造化留情,那炼丹炉的温度小于二氧化硅的熔点,不但使我经历了烈火的锻炼而头脑清醒了许多,也没有把我这种石猴化成为灰烬。我终于相信,如同2023年的锻造一样,每个人头脑清醒的程度不同,年末岁尾的反思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在2023年最大的清醒便是非常真实地认识和接受了这种巨大的差别,不再那么强烈地、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度量万事万物。尽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也并没有很彻底地达到这种要求,但我做到了真实的认识和有意识地试图去实践它。


王东岳说,所谓文化,文学和艺术是大海上的浪花,不是大海本身。大海的实体是浪花之下的那一部分———人类被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生产关系所限定的,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方式,它才叫做文化,它才是大海本身。这话让我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了人和人的不同、一代与另一代的不同,这些不同其实可以被称为是鸿沟,它们根深蒂固在潜意识和下意识里,是构成“我是我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来说,不可去除,也难以改变。


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从中国广袤的农村出走,走在城市和小城市的路上,我们最潜在的目标,是改变整个的、民族的、土地的生活,使所有的人们都获得幸福和幸福感。可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作为一个个体,这种读书和出走,其实也使得我们远离、脱离了农村和农民。父老乡亲是我们的根和乡土。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我和他们的差距,是知识和认知的差别,我现在才有点明白,那是基本的生存观念的差别。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令人难过的事情,它意味着我与我那有着千丝万缕情感联系的父辈,在我读书出走的开始,就已经渐行渐远了。而我试图要做出的对于他们生活状态的微调的努力,其实基本没有多大的作用。差别是缤纷的前提,这个世界如此奇妙、如此美丽的原因,正是由于差别的存在。当然,我所有的天真的希望,也就不得不成为泡影了。认识到这一点,是我的进步,也是我的痛苦,同时,也是我的成熟。


张爱玲说,爱情使人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种比较清醒的意识,也使我感觉到自己应该再低一点,低到尘埃里去,但这是爱,不是爱情。或许它是一种成熟的大爱,无爱之爱。唯其有了这种认识,我才可能真正地面对将来必须的“耳顺”。


因此,2023年是内心比较繁荣的一年,读书却不是很多。读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空灵清淡,像一幅着墨不多的国画,我对它的领悟还不够。读了黄永玉的文学编六本书,成熟老辣,表达热情又才华横溢,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有时兀自大笑,有时泪流满面,也许人生本来如此。可这个九十九岁的老人,他不但表达了人生,也表达了人生之外。


读了施一公的《自我突围 向理想前行》,本打算写一篇读后感却一直没有写成。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理想主义者。我觉得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我目前还不知道我是不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在不断地修正自己-----因为怕别人对我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但我并不敢太确定这件事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也许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都是相当丰富的。单靠我个人的野心不够克服我的懒惰,而别人的表扬和激励,却是可以帮助我进步的力量。我已出走半生,其实再也无法“归来”啦。


复习式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奔月》和《补天》,觉得以前都完全没有读懂他的深意,现在终于能够看出他影藏在“字缝”里的消息,也诚心诚意地觉察到先生文章的那种难以言喻的“好”。


比较认真地、反复地在《学习强国》上听学了三门慕课。西南大学的《进化心理学》,由帅气的吴能表教授主讲,对于我这个外行来说,听讲亦是一件如痴如醉的事情。与其为了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矛盾而苦恼,倒不如来听听、学习这门课,这门课其实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中人性的选择和行为的进化或者物质性的来源。所以,当我听完这门课,我觉得人生的痛苦减轻了一半。很多平时感觉莫名其妙、没有道理的人们的行为,它都是有来源、有理由的,毫不奇怪。


山东大学美丽的刘晋老师讲述的《美学原理》,就一个字“美”。从语言文字、课件配图和动画,到老师的衣饰,以及衣服装束与课件的搭配,都是相当的和谐美好的。对我这个学生而言,除了系统地了解到什么是美,美的类别和特点之外,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这门课使我终于明白无误地接纳了“美是有功用的”这样一个命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欣老师讲述的《女性、写作与成长》,像缓缓流淌的一条光阴的小河,在这条河里,我详细了解了萨福、裴白秋、小德兰,最厉害的简 奥斯丁,勃朗特三姐妹,被称为白裙子隐士的艾米丽 迪金森,伍尔夫,莫里森。最让我感慨的是,在历史的长河里,她们是如此地才华横溢,又都是如此地不同。而她们的不同是因为什么呢?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是因为什么呢?情随境迁,世殊事异......所以群星闪耀?!所以差别,也便承认它好了。


冬日的阳光,如此明媚。像是我该要走向成熟的冷静么?罢了,亲爱的2023年,我既然曾经是那么地热爱着你,今后,我依然会在回忆里把你热爱。你是成就我的光阴,是我的过往,如烟如梦,亦真亦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葛素红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594-141563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