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我要高考”:一个追求教育平等的网站

已有 5073 次阅读 2012-5-20 12:02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normal, 高考户籍

    刚刚上网,发现有这样一个网站,为弱势者呼吁教育平等——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为所有公民提供不分户籍、不分贫富、不分地位的平等教育权。我想,无论如何得表达自己的积极态度:平等是每一个公民的正当要求......

    细看该网站,有以下栏目和载文:

最新动态 

教育平等公民志愿者在行动

【在路上】为随迁子女争取公平教育权活动短片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异地高考可行吗 【CCTV经济频道:对手】异地高考可行吗?
【广东卫视】我要高考 【腾讯纪实视频】新移民的高考 【家长行动】北京新市民

各界呼声 


1


2

 3 

4

5

6

7


8

 

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

 

    注:为随迁子女争取教育公平家长志愿者们在2010年底提出“户籍与学籍分开,以学籍为主要条件”的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于2011年1月撰写《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发布在"我要高考网"网站上,向社会进行公示。9个月以来,综合各方建议,几易其稿,逐步完善,并每月向相关教育部门提交,希望能为尽快解决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贡献出一份力量。请各界人士多提宝贵意见,无论支持还是批评,我们都将认真聆听、虚心接受!建议可跟贴,也可发送邮件至news@jiaoyugongping.com。感谢您的参与!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有2亿2千多万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或生活,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他们的事业、家庭、不动产、交际圈均已扎根于输入地,绝大部分城市新移民不会再返回原籍。然而新移民作为输入地繁荣的建设者,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承担市民义务的同时,却无法享受与输入地市民相同的权利,其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矛盾便是新移民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根据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高考只能在户籍地报考。而全国教材和高考试卷不统一,这迫使大量城市新移民不得不把孩子留守在户籍地读书,根据2007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这些孩子普遍缺失正常家庭生活, 57%以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即使随父母在居住地城市读到初中最终也要回到户籍地读高中和参加高考,由于教材、生活环境甚至语言不通等问题,很多孩子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孩子过早退学走上社会,甚至形成了仇视社会的可怕心理,这些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父母居住城市。户籍限制导致城市新移民不能自然融入所在城市,这种限制无疑是一种歧视,在移民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流动人口子女,无论随父母在居住城市读书,或者留守户籍所在地,都会受到歧视,“外二代”及“留守儿童”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长此以往必然积累社会矛盾,以至于出现社会动荡。
    孩子随父母生活天经地义,以户籍阻隔孩子随父母成长的天然权利,这违背了基本人道。一个城市既然接受了新移民工作、生活和他为这个城市建设的贡献,就应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给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高考录取机会,是居住地城市的义务。我们主张“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给户籍减负,为教育松绑,做纯粹的教育!当然,考虑到历史形成的教育水平和高考录取率差异,为避免短期内人口输入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一定限制条件,逐步放开城市新移民子女在经常居住地上学和参加高考。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建议教育部修改2005年联合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以及在颁布下一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

    (一)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二)北京、上海两地,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三)父母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在工作和生活所在地连续工作和生活一年以上,根据自愿原则认定为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的证明包括:工作和收入证明(劳动合同、单位出具证明、工资发放依据、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之一),租房合同(或房产证)、水电费收据等。
    (四)作为以上建议的补充建议,应尽快实现本城市区域内部的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努力实现城市内部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相对均衡,居民子女能够就近上学,杜绝“择校”现象。同时,严格控制学籍的有效性,彻底消除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
    建议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以上建议方案,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担忧:第一,人口问题。有人担心会出现大量高考移民,导致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人口过快膨胀,超过承受能力。第二,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之后,人口输入地新移民的孩子大都跟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一定时期内会对人口输入地的教育资源形成压力。第三,如果新移民只要在优质学校附近租房即可获得就近入学资格而户籍居民必须买房才能获得同样资格,这会造成新的不平等。以下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关于人口过快膨胀问题 
    有人担忧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会导致高考移民,导致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人口过快膨胀,进而带来城市水资源、生活环境乃至社会稳定问题,可以说这种担忧是目前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最大障碍。那么,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是否必然带来人口快速膨胀?这需要理性分析。 
    首先,高考移民问题是高招录取不平等带来的。由于历史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成不同省市之间升大学机会的严重不平等,直接引发了高考移民现象,即使现有户籍制度下,“高考移民”也屡禁不绝。但是,只要严格执行学籍限制条件——比如规定在北京有连续的5年学籍才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和录取,即可防止高考移民。当然,要想根本解决高考移民问题,需改革高招体制,实现高考录取各省市大致平等。而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有助于推动高考录取平等,以北京为例,取消户籍限制意味着现有新移民的子女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和录取,几年之内北京考生可能增加40%左右,(以现有中小学非户籍学生比例推算结果),大学录取比例将很快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全国其他省市高考录取率都在提升),失去了高考录取优势,不会有很多人专门为孩子的教育移民北京。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现有非户籍居民的子女大部分将在父母居住地接受教育,北京将增加约90万人口(参见下文的推算),加上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消除了一部分潜在移民的顾虑,北京人口会有所增加。但是,如前所述,不会因为开放平等教育就带来大量高考移民,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是有限的,基本上是城市化自然增加的人口。 
    其次,过分担忧城市人口规模也是不科学的,北京目前的人口密度远远比不上东京和伦敦,北京的拥堵等问题主要是管理不科学带来的,水资源紧张等问题也是可以通过价格调控、开源节流解决的,世界上比北京资源贫乏的城市多的是。一些过分的担忧其实是计划经济思维的翻版,总以为自己能计算出所谓合理的规模,能够控制人口的自然流动,改革开放30年,北京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下降了,而是提高了很多。以过去十年北京的人口增长规模,再过十年北京也达不到东京的人口密度。而且应当指出的是,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开放,北京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特权会迅速消失,由于特权导致的北京的特殊吸引力也会迅速消失,北京新移民增加的速度也会趋于城市化的自然水平。考虑到中国人口过去十年间增速正在降低,有专家估计2020年中国人口可能转入负增长,对于人口膨胀问题不用过分担心。

    二、教育资源问题

    放开居住地高考之后,一些原本留守户籍地的儿童将随父母到人口输入地就学,给经常居住地教育资源带来压力。首先,人口输入地政府承担新移民子女的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像北京这样拥有近2000万纳税人却只想承担1200多万户籍人口的教育是不公平的,北京等大城市有义务增加教育资源,以保障所有纳税人子女在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

    其次,确实有必要分析,如果依上列条件放开居住地高考,北京等大城市未来几年内教育资源面临多大压力以及解决思路。以北京为例,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市的非户籍常住居民是704.5万人。根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2006年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流动人口的平均户规模为2.28人[1]。两者相除,可粗略得出北京市共有流动人口家庭309万户。又知其中“单人未婚”的家庭户占15.6%[2],排除这部分,并忽略离异、丧偶等不足1%的情况,得知已婚的家庭为260.8万户。同样根据“2006年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这些家庭中,23.3%没有未成年子女,54.7%有1个未成年子女,20.7%有两个,1.4%有三个[3],则目前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家庭共有未成年子女(包括在京的和不在京的):260.8万*(54.7%*1+20.7%*2+1.4%*3)=261.6万。又知,未成年子女中,在北京的占到55.5%(2011年我们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比例在提高),而在其他地方(绝大多数留守户籍地)的则是44.5%[4],那么261.6万*44.5%=116万,这是父母在京的留守儿童的大致数字。如果按照正常的年龄分布,应该有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是学龄前儿童,但根据我们初步了解,已经在人口输入地跟随父母的学龄前儿童偏多(具体数字有待进一步统计),那么,假定适合上学年龄的留守儿童占整个留守儿童数量的四分之三,116万*75%=87万,估计数字是90万左右。
    如果这些适龄留守儿童全部到北京来上学,北京在现有120万中小学生的基础上将增加90万,考虑到居住五年的条件限制,可以预期,这90万中小学生的大部分将在未来五年期间逐步来北京上学,即北京的教育资源需要增加75%,相应的教育经费需增加75%,即平均每年增加大约12%。
    增加教育经费75%对于北京而言短期内会有一定压力,但并不是不可承受。首先,北京市教育资源目前供大于求。1999年到2008年,北京小学学校数量从2352所减少到1202所,各类中学总数从754所减少到674所,小学生的学生数量从836655人减少到659500人,初高中生的数量从546530人减少到544280人,高考报名人数也是连续3年下降,2011年已经低至7.6万人。受人口出生率和开始普及高中教育的影响,北京市在校生数曾经在1990年代达到将近200万人[5]。也就是说,全部吸纳北京非户籍居民的孩子来北京就学,北京的中小学生数量也只是恢复到1990年代的水平略多5%左右。从2009年的统计看,小学的师生比是1:13.1,中学教育的师生比是1:12.1,大学教育是1:10.1,而欧盟国家的综合师生比为1:16.2[6]。如果说北京的教育达到欧盟的水平,北京市还可接纳的小学生人数为156065,初高中生人数为184425;更何况在原有就读人数中就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统计在内。如果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3,能接纳多少孩子上学的问题不言自明!

    其次,从教育经费角度看,北京的教育经费有很大增长空间,2007年纽约的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31% [7],而北京2009年的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18.58%[8],如果达到纽约市的教育投入水平,需要增加投入约67%。总之,如果北京全部接纳非京籍居民的孩子在北京上学,北京中小学生数量将略高于历史最高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比例需要提高75%,略高于纽约市教育投入占财政的比例。

    另外,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之后,即使短期内北京市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新移民的需求,只要放开社会办学,市场的力量很快能够弥补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不足。以上结果基于一些调研和分析,如果以五年为条件限制放开居住地上学和高考,北京市教委需要认真调研分析,北京市现有多少非京籍居民家庭会把孩子带到北京上学,北京市每年将增加多少中小学生,北京市每年需增加多少教育投入

    三、关于教育均衡问题

    关于第三个问题,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才能根本解决。只要一个城市内部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均衡,必然存在激烈的择校风,给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增加沉重的财务和心理负担。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只要下定决心,是可以解决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把中小学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所有公立学校都尽可能实现平等,包括教学设施的平等和师资力量的平等,教师应当在各学校间定期轮换,私立学校政府不拨款。严格遵照居住地就近入学,跨区域的需要获得批准并且缴纳较高的费用。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具体表现为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城乡的免费义务教育虽然早已实现了,但以违规收取择校费为背景的择校现象却多年来高烧不退。在人口输入地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背景下,如果新移民只要在优质学校附近租房即可获得就近入学资格而户籍居民必须买房才能获得同样资格,这会造成新的不平等。因此,为扫除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障碍,从长远计,必须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由此引发的择校热现象。

    近年来,部分城市采取教师轮岗、名校连锁、电脑派位等措施,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风。但是,要想真正遏制择校风,必须采取如下方面的实质措施切实解决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第一,统一办学条件。政府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应得到有力保障,特别是对于目前一些师资、硬件及生源较差的学校,应保证其教育基本投入,以达到同一城市内各学校办学条件的大致均衡。公立学校一律平等,消除公立学校里的重点和非重点之分。 
    第二,师资的均衡化。教师队伍的不均衡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教师资源做不到均衡化,教育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均衡化。如果师资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教育均衡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这是教育能够做到均衡化的重点。那些有好的教学理念的校长、教师不能总集中在某些名校。而应通过采取“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加强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第三,生源的均衡化。目前已有的探索包括,在升学过程中通过电脑派位等方式弱化竞争性应试的份量,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校的按校招生政策,等等。短期内来看,如果较为平等地分配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愿意留在条件较差的初中校学习的学生实际上将有更高的机会考入重点高中,对于遏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改善薄弱初中校生源质量会有帮助。

    第四,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为保证教育师资平等,教育行政部门要形成关于教师流动、教师招聘任用等重大问题的公正听证协商制度,扩大社会对教育平等进展状况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借鉴英国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会化的做法,教育主管部门应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动员全社会力量来促进师资平等。
    教育均衡确实有很大阻力,因为历史已经形成了某些著名的重点中学。目前北京市政府采取的教育均衡政策主要是“填谷”而不“削峰”,即提高落后学校教育水平,不削弱优势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这样虽然也会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根本消除校际之间巨大差异,不能根本遏制择校风。因此,推动教育均衡,需要教育部门更大的决心,在行政主导的国家背景下,相信教育行政部门只要有决心,完全可以推行教育均衡,社会也会广泛支持,障碍完全可以克服。
                                             教育平等公民联合行动志愿者
                                                      2011年10月

参考文献

[1] 尹志刚、洪小良等:《北京市流动人口移民倾向和行为研究》,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2] 同注1,第53页。
[3] 张展新、侯亚非:《流动家庭的团聚:以北京为例》,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4] 同注3.
[5] 广州日报:《我国中小学生人数连年锐减》,
http://news.sina.com.cn/richtalk/news/society/9903/030415.html
[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7] 黄发玉:《深圳与纽约城市文化比较》,http://qwb.baoan.gov.cn/baqfb/files/2007/11/14/352937310258.doc
[8] 京教财[2010]49号《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本市2009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公告》,来源:北京市教委网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573014.html

上一篇:《手足口病:中医药研究》样稿
下一篇:参加市中医院肝病博士论文答辩会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3 赵美娣 张玉秀 刘广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