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从“寒温之争”到“寒温合流”

已有 5039 次阅读 2010-11-5 00:4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杂谈, 寒温之争, 寒温合流, 中医传染病学, 诊疗模型

    一、“寒温之争”肇始

    随着温病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就出现历经数百年的“寒温之争”。争论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伤寒可不可以包括温病;二是《伤寒论》方可不可以治疗温病。

    伤寒学家虽然承认温病是一类独立疾病,但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总称,温病自属其中,温病不能另列门户,自成体系。其首推清代陆九芝:“凡病之为风为寒为温为热为湿者,古皆谓之伤寒......无人知温热之病本隶属于《伤寒论》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者”(《世补斋医书·卷二》)。“置六经于不问,不知《伤寒论》六经提纲本不独为伤寒而设,废《伤寒论》六经则六经失传,废六经则百病失传。”(《世补斋医书·论刘河间治温全用仲景伤寒方》)即认为《伤寒论》不独为外感风寒而设,其六经辨证亦同样适用于温病,伤寒阳明病即为温病,否认卫气营血传变,否认逆传心包,认为神昏皆属胃家。《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等,都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剂。近人陆渊雷直斥温热学派之非:“晋唐以前,凡流行发热之病,皆谓之伤寒,其范围至广,故《内经》言热病皆伤寒之类......凡哆口谈温热,欲与伤寒对峙者,皆谬妄弗可从”(《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序》)。恽铁樵在《药盒医学丛书·热病学》中提出:“伤寒以《伤寒论》为准,温病亦当以《伤寒论》为准,凡《伤寒论》中祖方,用辛凉不参以温药者,皆是治温病之方。”

    温热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完全不同,在病因上,伤寒为寒邪,温病为热邪;在病机上,伤寒由肌表入,依六经演变,易伤阳;温病由口鼻入,有卫气营血、三焦的病机演变过程,易伤阴;治疗上,伤寒善用辛温,温病善用辛凉。因此有严格区别,概念上不能混淆。并且认为《伤寒论》虽是外感病的专书,但全部内容是为伤寒立,毕竟“详于寒而略于温”。太阳病篇中尽管也提到了温病的概念,但没有明确提出治疗方法,而对伤寒、中风则论述独多,治法详备,阳明病篇中的白虎汤、承气汤等,虽也可用于温病,但还不能适用于温病的全过程,故主张温病必须跳出伤寒圈子,另立新说,以羽翼伤寒。

    二、寒温统一尝试

    鉴于“寒温之争”的水火不容,清代后期俞根初、吴坤安、杨栗山等开始将伤寒与温病两种学说融汇起来的尝试。俞根初与吴坤安均认为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之总称,在辨证体系上主张以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为支架,参合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来认识和概括外感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从而形成兼取寒温的统一辨证体系。杨栗山《寒温条辨》亦指出:“寒证有六经之传变,温病亦有六经之传变,其阴阳脏腑顺逆无二也。”即便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虽然是温病学著作,亦多融汇了仲景论说和方药。

    5O年代末,章巨膺提出:“《伤寒论》为温病学奠定了基础,而温病学说的成就乃是伤寒论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伤寒温病所以有条件统一起来的先决条件。”50~8O年代万友生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寒温纵横论》、《寒温统一论》、《热病学》等论著。认为:“外感伤寒和温病两说,分开来各有缺陷,合起来便成完璧,因而是必须统一的。”主张伤寒和温病的辨证论治纲领可以在八纲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并且成立专门研究组进行了“应用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治疗急症的临床研究”,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等多种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按自行设计的寒温统一方案治疗。

    裘沛然力主“伤寒温病一体论”,明确指出:“六经与三焦不可分割”,阐明“六经本自包括三焦”。张伯讷认为伤寒与温病两者均同属于外感热病,在理论内容上也同属于阐释外感热病的辨证层次和治疗规律,是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之间能够统一的基础。方药中指明,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均继承了《内经》的外感六淫为主的病因学说,温病学派继承了伤寒理论,并将《伤寒论》中许多代表方剂,几乎全部纳入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中。张学文主张“以临床实践来认识和对待温病与伤寒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进一步熔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一炉,用现代科学方法创造一个新的辨证方法。”肖德馨倡导用“六经系统”概念做理论框架,统一伤寒的六经辨证和温病的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统一的新的“六经系统辨证”方法和体系。姜建国提出,由于卫气营血辨证是由表及里的辨证,这种横向层次的辨证更能从本质上体现外感病的演变规律,故主张以其统辖外感病的辨证。石恩权等提出了定病邪、病位、病性、病势和传变趋向的“五定”辨证法,融寒温于一体。刘兰林等提出按病期、病性及病位统一的外感热病三维辨证方法。近几年,又先后出版了《中医外感病辨治》(柯雪帆、赵章忠等主编)、《中医外感热病学》(吴银根、沈庆法主编)、《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编著)等著作,是“寒温统一”的进一步呼吁。

    三、失败原因剖析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寒温合流”的呼声很高,也完全符合历史潮流,但为什么迟迟不能实现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原因:
    1. 理论构想与临床实际的脱节:当代传染病临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们的医生不可能面临一个能够保持特色的纯中医氛围。例如,我们不可能抛弃西医的诊断、治疗而一味强调中医的一体化,我们不可能去解决那些西医已经轻松解决的问题而面临未进行干预的病人。那些院校的学者、教授、博士们怎么就不到传染病房去看看,亲自体验一下目前的临床程序以及面对的患者、疾病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和现实问题?无的放矢而设计出来的东西难免不成为“屠龙之术”。
    2. 对现代传染病学的忽视:在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科的病房里,那些“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笼统“外感病”(或“伤寒”、“温病”)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被现代传染病学分割成门类繁多的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感染、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蠕虫感染等等不同的疾病,我们不得不一种疾病一种疾病地研究它们的证候规律和辨证模型,因为每种疾病具有不同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企图简单化地建立一种辨证论治模型应对是不现实和不可靠的。例如,我们的“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模式”就是为了实现技术标准化而简单化地将每种疾病采取“分型辨证”,其结果是中医临床“去理论化”趋势,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3. 创造性建构的缺如:事实上,所谓辨证体系不过是一种理论支撑下不断深化进步的技术模型,是一种从个体化技艺有待上升为标准化技术的可操作性强的诊疗路径。我们过去把《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看得过于神圣,变成不可更改的教条。如上所述,目前的“寒温统一”方案都没有涉及西医的内容,谈不上与“传染病学”的知识更新接轨,与临床诊疗的现实需要接轨,与传染病诊疗的中西医并存格局接轨。现代临床不能离开西医诊断,否则可能吃官司,中西医传染病医生,都已经掌握《传染病学》理论。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以证据为基础,制定精细、严格的操作规程。实际上,设计越严密、精细,参数越多,结果越可靠,模型的可操作性越强,规范化越容易;否则,设计得越粗糙,越简单,变异性越大,可操作性越差。那么,目前的辨证体系就自然不能满足现代传染病的规范诊疗也是必然的。
   1)六经辨证统不了传染病的深层原因:缺乏确切的病原学理论,无法对传染病进行严格分类;不同疾病具有明确不同的临床经过,笼统辨证的结果导致模型顾此失彼,变数太大;选择分期的依据来源于书本(内经的一日巨阳……”),非扎实的临床观察,有投机取巧之嫌;由表及里、反复循环的传变学说契合了经络的循环无端,背离了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模型的粗糙难以进行规范化培训,后学者各以心悟,易于牵强附会,六经的解释千奇百怪
    (2)卫气营血辨证不了传染病的深层原因:缺乏确切的病原学理论,无法对传染病进行严格分类,笼统分为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仍然难以区分不同疾病的不同临选择分期的依据虽然来源于临床,但对于斑疹性疾病的认识仍显不足(由于其内在的异质性),并非所有的斑疹性疾病都属于重症(营血分),主要与选择的理论模板有关(卫气营血)以目前传染病的病原学分类、疾病异质性分型、临床过程分期、病变程度分级相比,其模型的精细程度、可操作性仍然有较大差距,难以应对当代临由于分类的粗糙,辨证模型仍然顾此失彼,变数太大,难以进行规范化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380520.html

上一篇:从《伤寒论》到“温病学”
下一篇:福州船政局与罗星塔
收藏 IP: .*| 热度|

1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