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医药防治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已有 2933 次阅读 2010-4-20 04:32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临床研究, 重型肝炎, 中医药防治

通里攻下法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将18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里攻下中药赤芍承气汤,2次/d,200ml/次,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死率、肝功能、并发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针对对重型肝炎最常见的腹胀症状进行小样本研究。22例患者分成两组,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西药综合治疗加中药8例(治疗组),西药综合治疗14例(对照组)。治疗组尚未发生腹胀者用凉血活血、通里攻下中药(赤芍60g,厚朴、枳实各15~30g,生大黄10~30g);已发生腹胀者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中药(蒲公英、厚朴、枳实、生大黄各30g,元明粉10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0%,对照组为14.3%(P<0.01);治疗组井发症发生率为33.0%,对照姐为60%(P<0.01);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病例在入院第2~3周,胆红素开始下降,PTA、总胆固醇、白蛋白开始回升,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在入院第4~5周才开始好转。

    上述资料提示中医通里攻下法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利湿攻下法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随机选择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湿攻下法组方口服和(或)灌肠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记录并发症,比较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7%(43/60例),显效率为48.3%(29/6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31/60例),显效率为20.0%(12/6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例数及各主要并发症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HBV DNA及HBeAg定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胆固醇(TC)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间AST、TBil、PTA及HBV DNA定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6个月期间,治疗组病死率为23.3%(14/60例),对照组为41.6%(25/6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利湿攻下法有助于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整体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2.3 抗肝衰复方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择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药物口服和/或灌肠)治疗,l00ml/次,1剂/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常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研究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7%,显效率为48.3%;对照组有效率为51.7%,显效率为20.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乏力、上腹不适、恶心、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缓解,血清TBil、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HBV DNA、HBeAg定量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加速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4  抗肝衰复方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治疗,每次100ml,剂/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并检测治疗前后TBil、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ho1)值。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3.3%,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53.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两个疗程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 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2.5  中药结肠透析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等综合支持治疗;治疗组32例,在上述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透析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肝功能指标改善,总有效率6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药结肠透析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2.6  赤芍承气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重型肝炎随机分成治疗组98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赤芍承气汤水煎剂,疗程2~3周。结果赤芍承气汤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降低PT,升高PTA(P均<0.01);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ET)和TNFα水平(P均<0.01);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P<0.05)。

    另一组患者结果显示,赤芍承气汤可以降低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41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赤芍承气汤。疗程?结果TNFα活性与ET水平呈正相关(P<0.01),治疗组TNFα、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TBil、PTA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Alb较对照组也有升高。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

2.7  清肠养肝方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将4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均采用基本的保肝、退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肠养肝方150ml 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50ml灌肠,每周保留灌肠5次,每次20分钟,疗程4周。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胀、乏力、口干明显好转,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清肠养肝方有通腑逐瘀,清热解毒,养肝体作用。

2.8  丹黄方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将8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以保肝退黄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西药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4例,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黄方,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60.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丹黄方可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9  丹黄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丹黄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8例,结果能有效改善慢重肝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2.10 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48例重度肝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赤芍承气汤(赤芍、厚朴、枳实、元明粉、生大黄等组成)煎剂,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明显增加,大肠杆菌、拟杆菌、梭菌等有害菌群明显减少;TNF-α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清蛋白(Alb)等均显著改善;病死率显著降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313933.html

上一篇:中医药防治重型肝炎的理论探讨
下一篇:重型肝炎的证候学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