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建院40周年口述史(29):P3 实验室成为深圳战“疫”的“秘密武器”

已有 235 次阅读 2025-11-14 22:38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png

口述者:张明霞,1969 年出生于安徽颍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口述时间:2024 年 10 月 28 日;口述地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原本只是想来特区看一看的我,却被深圳开放、包容、务实的城市气质吸引,毅然来到了四季鲜花盛开的深圳。

一个巧合的机会来到深圳

来深圳以前,我在安徽蚌埠医学院从事微生物与免疫学科研、教学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正在招聘一位有免疫学基础的科研人员,就推荐了一位朋友,但这位朋友条件不够,巧合的是,我恰好符合招聘需求。我们科研室主任鼓励我去试一试,于是我决定来深圳看一看。

说实话,最开始我只是想借着应聘的机会,到深圳感受一下特区的氛围。2001 年元旦前后,我来到深圳。那时候安徽还十分寒冷,深圳却已经春暖花开,气候特别好。关键是,我深深地感受到深圳的开放包容,“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特区氛围,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原本只是想来特区看一看的我,却被深圳开放、包容、务实的城市气质吸引,毅然决定来到四季鲜花盛开的深圳。

从慢性病防治院到东湖医院

来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后,我主要从事科研工作。那时候东湖医院还没有搬到新院区,与慢性病防治院仅一墙之隔,双方科研团队常常一起交流。

2006年,东湖医院的陈心春博士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CD4CD25+天然调节性T细胞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在肺结核发病中的意义》。

这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需要流式检测,这对相关技术的要求很高,而这正是我擅长的领域。

所以当陈心春博士开始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时,一直坚持说服我加入。经过再三考虑,我于2007年来到东湖医院,并一直工作至今。三院给了我很好的平台,让我在这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三院的P3实验室为深圳市乃至整个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和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五年筹谋终于拿到 P3 实验室的“准生证”

我刚来到东湖医院的时候,医院规模比较小,研究所规模也不大,科研人员只有五六位,主要聚焦于结核病和肝炎的科研工作。医院更名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并搬迁到新院址后,科研条件明显改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飞跃式提升。

我很荣幸见证了三院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 P3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 4 级,分别简称为 P1、P2、P3、P4 实验室, P1 级别最低,P4 级别最高。P3实验室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在新发突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治中起关键作用,例如SARS、埃博拉,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等。

2010 年建设新院区的时候,医院就有建设一个 P3实验室的计划。但是作为生物安全的“国之重器”,P3 实验室的建设必须由国家部委批复立项。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三院先建设了一个 P2+ 实验室,即实验室等级为P2,但是其建筑技术标准和部分硬件设施符合当时国家对P3实验室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未来建设P3实验室,可以在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节约建设时间和成本。

2014 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国家卫健委专家专程来到深圳几个口岸和三院调研。专家一致认为,作为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应该拥有一个 P3 实验室来应对埃博拉病毒等新发突发传染病。

2015 年,三院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的批复,这意味着我们拿到了P3实验室的“准生证”,可以正式开始建设了!

P3 实验室落成让许多研究“不出院门”

P3 实验室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我的工作重心还在科研和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上。2016 年,我开始负责P3实验室的工作,全程参与了 P3 实验室的“孕育”过程以及后期的管理。

对我而言,P3实验室筹建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首先,要详细了解实验室建设规范的“国标”。P3 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要求非常严格,布局、结构、通风、供水、供气、电力、照明、通讯、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监视与报警等等都要一丝不苟,我作为负责人,每一项都要了解透彻。

其次,虽然我们有 P2+ 的基础,但是升级改造难度依旧很大,周期很长,面临种种困难。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当时实验室采购了一个高压蒸气灭菌锅,需要办理特种设备许可证,光办理这个证件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 年1月14 日,三院的 P3 实验室顺利通过了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组的现场评审,并于同年获得了国家卫健委的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质,这意味着 P3 实验室这个“孩子”顺利出生,并拿到了“户口”。

2.png

△ 2018 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BSL-3 实验室正式获得国家认可委批复。

获得相关资质后,P3 实验室主要从事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研究,以及埃博拉等病毒的临床检测工作。有些研究和检测工作在大部分医院都需要外送到专门的实验室。而在三院,许多研究都可以“不出院门”了,这在华南医院中也是首家!

可以说,P3 实验室为三院打造研究型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 年,实验室再度升级,获国家认可委动物生物安全认可资质,这意味着以后实验室可以依托动物进行实验,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也更符合科研需要,方便后期临床转化。

新冠疫情初期,P3 实验室 24 小时无休

P3 实验室作为“国之重器”,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科学研究、疫苗开发、生物医 药筛选等提供重要资源支撑。一旦社会上出现类似非典的突发传染病疫情,P3 实验室将成 为控制疫情的关键。

新冠疫情暴发后,P3 实验室确实成为了深圳战“疫”的“秘密武器”,承担着动态监测病毒载量、研究病毒致病特点等重要工作。

疫情初期,病毒检测基本都在P3实验室里完成。那段时间实验室 24 小时无休,日夜灯火通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处在最强工作负荷状态,实验室里的年轻人甚至为此推迟了婚礼。

检测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攻关,不断向外界发布我们的研究成果,促使大家更多地了解新冠病毒,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比如我们在 2020 年 2 月 1 日对外发布的消息——“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 阳性,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存在粪口传播可能性”,这一发现提示大家阻断病毒传播除了戴口罩外,还要勤洗手,注意消化道卫生。

可以说,三院的 P3 实验室为深圳市乃至整个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和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三院P3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是我们团队成员不断探讨、摸索、总结出来的,花费了很多心思,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认可和表扬,在国内来说是做得比较好的。

以打分和匿名反馈方式规范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做好人员管理是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础。很多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源于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或管理不规范。所以,如何做好人员管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和人员自身健康,是实验室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院 P3 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是我们团队成员不断探讨、摸索、总结出来的,花费了很多心思,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认可和表扬,在国内来说是做得比较好的。实验室还积极参与并主持了8项生物安全领域标准规范制定和教材编写工作。

我们在管理上有许多人性化细节,比如“打分制”,就像驾驶汽车违规会扣分,12分扣完需要重新学习一样,每位进入P3实验室的人也有12分基础分,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会按照严重程度扣分,如果12分扣完,就会被剥夺进入P3实验室的资格,需要重新学习、考试。

此外,每隔一两个月,我们会召集实验室所有人进行一次例会,将P3实验室最新的情况反馈给大家,也了解大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会播放每个人在实验室内的操作视频,由于大家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所以只有本人知道视频中的操作人员是自己,相当于一种匿名点评。

对于好的方面供大家借鉴学习,不当的地方也可以及时改进。比起生硬的批评管理,这样的方式有趣又让人印象深刻,促使大家更好地遵守规范。

源源不断孕育人才和科研成果

与 P3 实验室共同成长的我,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卫健委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评审专家。但是仅我一个人成为生物安全领域专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十分重视团队人才的培养。

让我欣慰的是,实验室的年轻人不断成长,如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梯队。2024 年,刘威龙、程林也入选了国家卫健委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此外有17人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紧缺人才培养项目人才(高等级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

这些专业人才的储备为三院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相关的科研、教学,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和防控构筑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同时,依托实验室的雄厚资源,三院还自主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与生物安全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创新争先奖得主的张政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鞠斌博士等。

实验室在科研产出上也成就斐然,先后在 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登上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如 Nature、Cel1、Nat Med、JAMA 等,并申请专利10余项,实现了3 项科研成果转化。

打造一个开放的共享科研平台

从 P3 实验室投入使用的那天起,院领导班子对实验室的定位就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科研平台”,除了本院的研究团队,我们也欢迎其他团队,乃至其他行业与 P3 实验室合作进行研究。

实验室与古巴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三院的 P3 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科研平台。我们热忱欢迎各类机构、企业前来,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科研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其蓬勃发展。

回首在三院工作的近20载岁月,无论是科研工作中一次次探索未知,还是P3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让我收获满满,既有知识、经验的积累,更有发自内心的感动。

展望未来,我期待三院能够继续向着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必能铸就三院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510280.html

上一篇:读晓刚教授《医余闲墨》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5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