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广
人类早期的认知革命与文化创造
2025-10-18 17:45
阅读:343

引 言

认知革命与文化创造,二者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引爆了人类文明的飞跃?这也是“让人类突然变得独特”以及“文化创造力的根源”的迷思。

认知革命”作为转折点,强调了虚构能力这个核心,是最主流的学术观点(赫拉利《人类简史》的推广让它广为人知)。然而,更具体的机制比如,认知变化如何直接转化为文化产物(艺术、宗教等)?

或许,有一个一个清晰的因果链:认知能力突破(语言、抽象思维)→ 核心创新“集体虚构” → 实现大规模灵活合作 → 文化爆炸式创造 → 自我强化的循环。用比喻(“点燃”“分水岭”)和具体例子(狮子人雕像、项链)来让逻辑更生动。

那么,认知革命和之前的基因交流、生物进化有什么不同?实际上,认知革命是“非生物性”的飞跃,用文化演化取代了缓慢的基因演化,这正好衔接了之前关于“基因交流是捷径”的讨论,形成了对比——认知革命是更彻底的“捷径”。整个思考过程在把抽象概念编织成一个有说服力的起源故事。

总之,认知革命与文化创造是一个极其深刻的话题,它揭示了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核心机制。这两者之间构成了一场持续数十万年的、自我强化的反馈循环,最终将人类推上了地球生物的独特位置。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理解为一个不断加速的飞轮:

认知革命——为新思维按下“启动键”

认知革命”指的是在人类进化史上,大脑出现的一系列关键性能力飞跃。这些能力为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

1. 心智理论:这是文化诞生的社会基石。即能够理解他人拥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欲望、知识和意图。这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欺骗、教学和共情。我知道“你知道什么”,也知道“你不知道什么”,因此我可以有意识地将知识传授给你。

2. 符号思维与语言:这是文化创造的载体。当人类大脑发展到能够将一个任意符号(一个声音、一个图案)与一个事物、概念或叙事关联起来时,真正的革命就发生了。

语言使得精确、高效地传递复杂信息成为可能(“河对岸有一群猛犸象,我们可以用陷阱捕捉”),也使得跨代知识累积成为可能,爷爷的智慧可以通过故事传给孙子。最重要的是,它使得创造和相信“虚构故事”成为可能,如神、国家、法律、货币。这些集体想象是大规模灵活合作的基础。

3. 抽象与想象未来:这是文化创造的引擎。人类不仅能思考眼前的事物,还能构思不存在的东西(如半人半兽的神灵),并能规划遥远的未来(“旱季来临前,我们要储备食物”)。这种“离线思维”是艺术、宗教和科学规划的直接来源。

文化创造——为认知搭建“加速器”

一旦最初的认知能力催生了最简单的文化(如石器技术、丧葬仪式),文化本身就反过来成为一个强大的驱动力,塑造和加速我们的认知进化。

1. 文化作为“体外硬盘”:文化(尤其是语言和工具)将知识外部化。人类不再需要把所有生存技能都编码在基因里或记在大脑中,而是可以储存在神话、工具制造法和社会规范中。这解放了大脑的认知资源,使其能专注于更复杂的抽象和创新。

2. 文化作为“认知脚手架”:文化产品和技术为思维提供了新的工具,扩展了我们的心智。写作系统的发明,不仅记录了思想,更重组了我们的思维过程,让我们能进行更线性、更逻辑的思考;数学符号使得复杂的数学推理成为可能;地图扩展了我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3. 文化创造新的认知选择压力

社会复杂性:随着文化发展,部落规模扩大,社会结构变得复杂。理解联盟、地位和规则需要更强的心理理论和执行控制能力(如抑制冲动、长远规划)。那些拥有更强大社交认知能力的个体更具优势,他们的基因便被选择下来。

技术挑战:制造更复杂的工具(如弓箭、渔网)要求更精细的空间想象力和操作计划能力,这推动了对相关脑区的选择。

协同演化的飞轮:从“认知可能”到“文化必然”

这个过程的精髓在于其正反馈循环:认知进步(更好的大脑)→ 催生更复杂的文化(工具、语言、艺术)→ 复杂文化创造新的生存环境和挑战(社会竞争、技术需求)→ 对更高认知能力(社交智能、抽象思维)产生选择压力 → 驱动进一步的认知进步 → 催生更更复杂的文化……

这个飞轮一旦启动,便不断加速,最终在距今约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表现为一场“文化大爆炸”——出现了精致的洞穴艺术(法国肖维岩洞、拉斯科岩洞)、复杂的饰品、精密的工具和仪式性的葬俗。

一个生动的比喻是,基因演化建造了一艘拥有强大潜力的“认知之船”(大脑)。认知革命则为这艘船安装了帆和舵(新的思维能力)。而文化创造则是吹动船帆的风。一开始,船的结构决定了帆的形态;但一旦帆就位,风就能驱动船只以基因演化无法企及的速度航行,甚至反过来引导着后续对船体本身的改造。

因此,认知革命与文化创造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并非先完全“变聪明”,然后才“拥有文化”。恰恰相反,我们是在创造和参与文化的过程中,不断重塑和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

这场始于远古的自我强化的革命,至今仍在继续。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我们今天的每一次文化创造,也都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思考、记忆和互动的方式。我们,依然是这个宏大故事的书写者和被书写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506452.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