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严姨写的,她花了很长时间查资料才最后完成。
8月2号上午,黄总带我们参观都匀市景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场,这是他们企业的新兴投资项目。
我有幸了解到这一行业的大致情况。据统计,2024年中国牛肉产量达到779万吨,与2013年的613.09万吨相比,增长了约27%。2024年末,全国牛存栏量为10047万头,出栏量为5099万头,表明肉牛养殖业在调整结构,提高出栏效率。
目前,中国肉牛产业已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北、西南四大优势产区。其中,内蒙古、河北、新疆、山东及黑龙江的牛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环保政策趋严,中国肉牛养殖产业分布呈现出由中原优势区向东北、西北和西南优势区转移的趋势。
就养殖模式而言,散养模式仍占主导,农户出栏的肉牛占到全国肉牛出栏的较大比例。但是,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并购、自建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养殖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正在通过全产业链模式重塑产业格局。截至2025年2月,全国正常经营状态的肉牛养殖相关企业共有约8.77万家,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云南等肉牛养殖大省。
从市场情况看,2024年,中国牛肉消费量达到1070万吨,较上年增长4.1%,连续五年稳步增长。但与消费量增长相反,活牛和牛肉价格却持续低迷。这主要受到进口牛肉冲击、国内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24年进口牛肉量达到287.5万吨,占国内牛肉产量的37%;另一方面,饲料成本约占肉牛养殖成本的65%,且不断上涨,土地、劳动力、防疫等成本也在增加,加大了养殖压力。
目前,中国肉牛养殖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一是规模化与标准化养殖加速推进,肉牛养殖行业正从传统散户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有助于保障牛肉的稳定供应和品质安全。二是全产业链整合与品牌建设加强,其产业链正在向“育种-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转型,通过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技术进步与智能化应用普及,智能设备在饲喂、健康管理等环节的应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物联网监测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优化饲喂方案,提高养殖效率。四是绿色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种养循环、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模式成为行业的新标准。五是推动消费升级与高端市场需求增长,通过冷链物流的完善和零售渠道的创新进一步推动牛肉消费的普及。六是进口保障措施与关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需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动态和政策走向,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该肉牛养殖场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投资建成的。该项目于2024年7月开工,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4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在原有砖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建设内容包括牛舍、草料库、青贮池等,二期项目将在毛尖镇双堡村建设,占地面积约70亩,建成后可存栏5000头牛以上。如今,一期项目已建成,已经出栏100多头牛,现存400多头。
首先,他们与广西大学合作,在广西大学动物科技院梁吉汉教授的指导下,采用益生菌配制饲料饲养技术,利用酒糟等原料发酵饲料喂牛,提升肉质并降低成本和发病率。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以订单方式鼓励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用有机肥种植牧草等饲料,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打造集肉牛养殖、饲料加工配送、有机肥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25年5月,公司与广东江记牛业有限公司鉴订了《黔牛奔粤优质肉牛保供合作协议》,借助广东企业市场渠道和冷链物流优势,将优质牛肉送到粤港澳大湾区。
养牛场在附近的一个山窝里,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砖瓦厂。整个养牛场,弥漫着浓厚的酒糟味,是饲料里散发出来的。据介绍,养牛场饲养的肉牛来自新疆伊利,由他们养到300-500公斤再运来都匀。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西门塔尔牛,起源于中世纪瑞士首都伯尔尼附近的西门山谷;另一种是安格斯牛,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阿伯丁和安格斯地区,1909年正式定名,是英国最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种。
从养牛场的图片介绍得知,全球著名的肉牛品种有8种(图1),而该养牛场饲养的是第1名和第8名。
夏洛来牛 西门塔尔牛
图1 世界八大牛肉排名
第1名,安格斯牛;第2名,海福特牛;第3名,和牛;第4名,皮挨蒙特牛;第5名,利木赞牛;第6名,比利时蓝牛;第7名:夏洛来牛;第8名,西门塔尔牛。
安格斯牛原产地为英国苏格兰北部的阿伯丁和安格斯地区,1974年中国开始从英国、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牛。目前,该牛已遍及世界各地。增重性能好,饲养过程中对环境适应力强,耐粗饲、耐寒抗病、性情温顺,易管理。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也称其为无角黑牛。部分牛只腹下、脐部和乳房部有白斑。红色安格斯牛被毛红色,与黑色安格斯牛在体躯结构和生产性能方面没有大的差异。安格斯牛体型较小,体驱低矮,体质紧凑、结实。头小而方正,头额部宽而额顶突起,眼圆大而明亮,灵活有神。嘴宽阔,口裂较深,上下唇整齐,鼻梁正直,鼻孔较大,鼻镜较宽,颜色为黑色。颈中等长且较厚,垂皮明显,背线平直,腰荐丰满,体躯宽深,呈圆筒状,四肢短而直,且两前肢、两后肢间距均较宽,体形呈长方形。全身肌肉丰满,体躯平滑丰润,腰和尻部肌肉发达,大腿肌肉延伸到飞节。皮肤松软,富弹性,被毛光亮滋润。
安格斯牛肉食用性能好,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化肉牛品种中的典型品种之一,表现为早熟、胴体品质高、出肉多。用红色安格斯牛改良可提高肉质和出肉率,增加牛肉的售价,提升市场档次。
图2 该饲养场的安格斯牛(无角黑牛)毛光亮滋润,说明营养状态良好
图3 安格斯牛耐寒抗病、性情温顺
西门塔尔牛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头较长,面宽,颈长中等,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表现为六白特征,即头、尾帚及四肢为白色,鼻镜、眼、脸为粉红色,蹄为淡黄色及浅褐色。成年公牛体重平均为1000-1300千克,具有适应性强,耐高寒,耐粗饲,寿命长等特点。
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有的西门塔尔牛有角,有的无角?网上查询才得知,角的有无由性遗传控制:基因型为BB的牛无论公母均有角;基因型为bb的牛无论公母均无角;基因型为Bb的则公牛有角、母牛无角。现场看到,有角的肉牛还是好斗一些,不过与斗牛比较,它们完全是做做样子,只是一种嬉戏行为。
我生长在农村,对公牛打架的事情司空见惯。因此担心地问:“它们这样在一起,会不会打架?会不会受伤?”介绍人说:“会的,但还好。”
正说话间,两头西班塔尔牛就开始抵角。有趣的是,星语爷爷一句话“你们在一起,要和睦相处,不要打架。”抵角的公牛似乎真的听得懂,然后就松开了。一头牛径直向前走,大概走了一两丈远左右,又去攻击其他的牛,但别的同类不予理睬,它也就悻悻然但不再无理取闹。
介绍人说:“同品种的牛圈养在一起没问题,但与其他的就不行。以前把两个不同的个品种圈养在一起,发现他们对这几头牛很不友善,后来就没有一起圈养过。”看来,动物的种群之间具有排异性,难怪乎“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在参观牛场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刚下车时闻到一股淡淡的牛粪味道,其他时间我们所经之地全是酒糟发酵的味道,包括它们的圈养的地方,牛圈下面垫的是碎木屑,吃的饲料和水放圈外面石槽里,牛圈的空隙刚好够牛把头伸出来吃东西和喝水……
图4 西门塔尔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
图5 饲料非常充足,可以尽情享用
图6 开始干架
图7 僵持阶段
图8 两头牛松开了,似乎还有怨气
走出牛场棚外面,发现这片土地被群山温柔环抱,空气中似乎还充斥着树木花草的清香,抬头便是一汪澄澈如洗湛蓝的天空,仿佛天地间的纯净都凝聚在此,好一个天然氧吧!
他们还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用牛粪养殖的蚯蚓,我问这些蚯蚓养的是干嘛的,他们告诉我说是卖给一些养高档鱼的老板喂鱼,蚯蚓粉是饲料的上好添加剂,其蛋白质含量比鱼粉还高,牛粪还可以用作种植蘑菇的原料,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9698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