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广
王瑞文:打卡小众景点达摩古洞
2025-3-24 22:34
阅读:859

前几天闲来无事,在手机上随意搜索本地周边的游玩去处,发现南京有个小众景点达摩古洞。想到达摩在佛教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联想到他与梁武帝萧衍相会的传奇故事,而萧衍又是从常州走出来的皇帝,作为一名常州市民,自然要去探望一下。

3月1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驱车前往景区游览。

达摩古洞景区位于南京幕燕滨江风光带中部,现被列为南京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它是在幕府山矿坑原址上修复重建的文化旅游景区,占地约18.5万平方米。主峰只有海拔约110米,平地拔起,临江而峙,凭着禅宗初祖达摩故事的加持,真有一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气度。

01.jpg

逆光中的主峰,自带几分神秘

景区的入口很不显眼,几乎没有游人,我们从门口走过都没发现,直到走过数百米,发现方向不对,折回询问工作人员才找到入口。

02.jpg

箭头所指“由此向上”指的是景区入口处

03.png

拍个特写也难以看出入口在哪

04.jpg

达摩洞内达摩石像

相传达摩祖师(公元?~536年)是来自天竺国(今印度)的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大乘佛教中国禅宗始祖。他与梁武帝萧衍曾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相会传说。史载梁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最崇信佛教的皇帝,曾数次舍身佛教,被大臣们数次花巨资将他赎出。他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据说出家人不吃荤就是出自他老人家的圣谕。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达摩宗师来了,梁武帝自然要恭迎达摩亲临弘扬佛法。

梁武帝自以为做了很大的功德,会谈中十分自豪地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不料达摩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并无功德。”

梁武帝听后茫然问道:“何以无功德?”

达摩解释道:“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意思是说,你所做的这些都是为求福报的行为,算不上真正的功德。

梁武帝又追问:“如何才是真功德?”

达摩解释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意即能够净化自我,普度众生,不为世俗福报的修行才算功德。

不知梁武帝是听不懂,还是不认同,二人话不投机,一拍两散。达摩离开梁武帝,乘一苇渡江,继续北上修行。

事后梁武帝甚觉后悔,急忙去追赶达摩,但机缘错失,再难续佛缘了。

05.jpg

梁武帝追达摩

06.jpg

挟骡峰,传说达摩用法力移动山峰夹住骡子,阻止梁武帝追赶

景区融合历史文化、工艺美术和数字科技建造的百态达摩广场和光影艺术馆颇具匠心,估计耗资不菲。由著名雕塑家孙家彬设计100尊形态各异的达摩雕像,复原“梁武帝追达摩”“二祖慧可”“六祖慧能”等传说故事。达摩石窟光影艺术馆生动再现了禅宗初祖达摩“一苇渡江”前在古都南京的短暂行程。

007.jpg

百态达摩广场(网上下载图片)

008.jpg

百态达摩广场(手机拍摄)

009.jpg

百态达摩广场(手机全景模式拍摄)

0010.jpg

达摩石窟光影艺术馆内,因光线太弱,看官只能自己脑补室内情景

0011.jpg

光影艺术馆内非常有创意的打卡点

景区不大,不到2小时就全部游完。天气晴朗,游客不多,没有拥挤,和家人朋友闲庭信步,边游边聊,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故事里的事都是传说,真假曲直任由后人评说。留传下来的故事成就了创造游乐价值的景区。后人可能会嘲笑古人的痴迷,可我真的喜欢世人对善的虔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7915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