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变

已有 467 次阅读 2024-7-9 16:52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类的历史,是在物质生活与思想观念的交织中前进的。物质是基础,但观念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在其《流通与货币通论》一书中说:现在的世界是由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前的观念造就的,许多人的行为不过是他们年轻时读到的二三流思想家的著作的表现。

可见,观念和理论,是可以影响甚至塑造现实的。“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一个影响巨大又颇具争议的概念。

1. “ideology”的中文翻译

“意识形态”是个外来词,来源于英语单词“ideology”。其实,除了“意识形态”,还有两种译法,因而这个词至少有三种译法:

(1)观念体系。这个译法比较反映原意,就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都会有一整套看待事物的观念。这种成体系的观念的集合,就是ideology。

(2)意底牢结。这个译法,一方面发音最接近外文,另一方面意思也十分贴切。人一旦形成自己的观念体系,要改变很难,甚至连自知都非常难。井底之蛙,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呢?对它来说,井就是全世界,其他都不存在。但是,译法虽好,并不常用,因为只有个别学者提出。

(3)意识形态。这个译法最常用、最普遍。教科书上一般把它解释为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有时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2. 概念的提出

Ideology一词源自法国思想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DestuttdeTracy,1754-1836)的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从知识谱系上看,该术语是希腊语汇“理念”(edios)和“逻各斯”(logos)的合成,意为“观念学说”(doctrineofideas)或“观念科学”(scienceofideas)。

对于分析颇具争议的特拉西及其“观念学派”而言,建构一个分析框架或模型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分析框架包括:“世界观”,即以特拉西为首的“观念学派”关于时代变化与转向的判断、理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方式、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路向的信念;“价值观”或“旨趣”,即基于当时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历史可能性的替代选择、对当时社会条件与人们所赞成的价值选择之间距离的认知;“变革”,即通过社会变革促进价值选择得以实现的策略与方法。

特拉西把意识形态视为“观念的科学”,试图像牛顿那样,遵循几个简单的法则所确定的模式,证明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实。在《意识形态原理》中,特拉西把这种“观念的科学”界定为:“如果人们只考虑主题,也许可以把这门科学称为意识形态;如果人们只考虑它的方法,则可以称它为普通语法;而如果人们只考虑它的意图,则可以称它为逻辑学。无论它叫什么名字,它都必然包含这三个分支,因为人们不同时研究另外两个分支,也就不可能适当地研究这个分支。我认为意识形态应当成为通用的术语,因为这门观念的科学既包括关于这些观念的表达的科学,也包括关于这些观念的起源的科学。”

在拿破仑时代,意识形态逐渐从“观念的科学”中脱离,进入世俗,并与政治学说(当时的自由共和主义)相联系。在此之后,政治意识形态对西方产生过重大影响,如法国大革命、德国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冷战时期的对峙、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等。

意识形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开始出现差异和分工的阶段。在原始社会中,随着人口和资源的增加,人们开始分工合作,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地位。这种分工和角色使得意识观念不再是个体的私有属性,而是在集体中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随后,经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变迁,人类的意识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

3. 概念的演变

继特拉西之后,另一位重要的关注意识形态问题的思想家是马克思。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学说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5—1856),是意识形态学说创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共产党宣言》(1847—1848)、《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1—1852),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此,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第二阶段(1857—1895)是意识形态学说深化阶段。主要代表作有《经济学手稿(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和《资本论》第一卷(1867),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本论》。这一阶段,马克思主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展开批判,着力批判了物化意识和商品拜物教观念,揭示了在物与物的关系下遮蔽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第三阶段(1871—1895),是意识形态学说得到完整的论述阶段。其代表作为《哥达纲领批判》(1875)和《人类学笔记》(1879—1881),恩格斯的《反杜林论》(1875—1878)、《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和晚年的一些重要书信。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种种意识形态谬误进行了批判。系统地论述了意识形态相对性的理论。这一阶段中,恩格斯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在一次次的实践与批判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继承了康德以来的批判哲学的传统,又从唯物史观出发,从根本上改造超越了这一传统,最终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马克思一开始将特拉西的思想看作一种“唯心主义”哲学,随后又将意识形态纳入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并从阶级的观点,揭示精神劳动者的阶级本性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为现有秩序提供思想上的辩护。因此,马克思后期反对的不是意识形态,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意识形态的大师。他所批判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列宁的意识形态观就更为清晰了,他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看作阶级斗争的武器。列宁依据时代特征的新变化,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武器。

列宁通过提出意识形态党性原则以及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意识形态灌输、意识形态继承、意识形态批判等,开创了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境界。

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当时苏联和中国的一些哲学教科书和普及读物。他最早将意识形态作为概念使用是在1938年。他在《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中写道:“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上再造出现实社会。”

1939年,在《读艾思奇编<哲学选缉>一书的批注》中,他又写道:“哲学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不断变化和演进。在农业社会中,意识形态以宗教信仰和传统价值观为主导,这种意识形态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在工业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意识形态中加入了科学理性、个人利益追求和竞争意识等因素。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意识形态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个体的思想和观念也更加多样。

4.意识形态的功用与管理

意识形态对一个社会或群体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意识形态是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通过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人们可以产生共鸣,相互支持并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其次,意识形态是社会动态变化的推动力。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较量和碰撞,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意识形态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决策。

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管理和竞争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政治力量、经济利益和文化影响力等因素都参与到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传播中。各方势力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宣传和社会组织等手段来塑造和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争夺公众的认同和支持。同时,意识形态的管理也需要平衡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多样性与一体性的关系,避免极端化和对立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密切相关,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团结、发展和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正确管理和平衡不同意识形态的竞争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41583.html

上一篇:[转载]戈士国:批判与建构——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的双重意象
下一篇:[转载]中药进军FDA任重道远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4 张学文 郑永军 王安良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