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说疾解病:风与中风(上)

已有 348 次阅读 2024-3-22 15:30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江湖郎中(一个非主流的医学边缘人,关注哪些教科书外的知识)2021-01-21 11:56

中风是人类与相伴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在如今高居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首位,中国居民终生发病风险高达39.9%,每年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及古希腊医学家相继开始进行研究。中医学从取类比象的思维出发,认定中风后出现的肢体摇晃与风邪侵袭有关,故取名中风;西方医学从卒中引起昏迷出发,认为是昏迷倒地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击倒,故命名为卒中。中、西方医学花开两枝,结果迥异,本文回顾中风的相关历史,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启示。

一、中医学对风与中风的认识

1、风与中的文字索源

(1)风

从已有文献看,“风”字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古“風”字。《说文解字》说“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明代赵古则在《六书本义》解释说“凡物露风则生虫,故风从虫。”武汉大学古文字学专家万献初教授认为风为无形之象,夏天风吹虫鸣,故借虫衬托之。“风”源于虫的推测在金文中特别明显。

二是源于古“凤”字。《殷虚文字甲编》中有“今日不鳳”的文字,有学者认为造字者是借鳳鸟飞行来描述风是一种流动的气候现象,“风”字在楚系簡帛中看起来特别象鳳鸟的样子。

笔者以为“风”字并非来源于“風”或“鳳”,就是由“冖”(mi)加“乂”(yì)构成的一个字。《说文解字》注解“冖”为“覆也,从一下垂也。”《说文解字》解释“乂”(yì)为“芟艸也,相交。”看甲骨文中“风”字,更象风吹树枝摇摆之像,这或许正是“风”字的本义,也就是说“风”字并不是“風”的简化字,在古代很可能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汉字,依据是以风吹枝摇来描述“风”非常形象和直接,何需转弯抹角的去借虫鸣或鳳鸟来间接描述,可惜这一推测未找到相应证据。

考察古籍中“风”字的异体字有凨、凬,明代张自烈在《正字通》中解释“凬”字说“風从天气形,从日中出气成風。”凨、凬无非是造字者借以表明风”是一种与云、日相关的现象。看来为了描述“风”这一自然现象,古人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2)中与中风

从甲骨文和金文看,“中”字有两意,一意为部落中插旗杆子的地方,即平面上前、后、左、右最中间的位置。相传为孔子编定的《尚书·召诰》记载“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康熙字典》认为“土中”即“四方之中也。”其二是空间方向上上与下的中间。《说文解字》注解“中”为“内也。从口,丨,上下通。”《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中”为“內者,入也。……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由从插旗杆进而引申出“中”字之贯穿、击中含义,如西汉司马迁在《史記·周本紀》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中风”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达生篇》说“中身当心则为病,犹医书中风,中暑是也。”《素问·风论》进一步说“风之伤人也,……或为热中,或为寒中,……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可见《黄帝内经》所说“中风”是指感受外来风邪,而非后世所指的脑卒中。在《素问·遗篇·本病论》说“卒中偏痹,手足不仁”,这里所言“卒中”显然才是脑血管出血或梗阻引起的中风。

2、中医学对风及相关疾病的认识

(1)风与八风

在科技尚未出现的远古时代,古人对风是如何产生的不知所以。战国中期《庄子·齐物论》也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大块即大地,大块噫气意即大地吃饱以后发出的气息。”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进士戴侗在《六书故·动物四》解释“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曰风。”

《河图洛书》说“风者,天地之使。”广西中医药大学刘力红教授认为在自然界里,风不仅能帮助植物花卉雌雄授粉及种子传播,还能促使动物异性相诱及交配,所以说风为天地之使。刘力红的依据是《左传·僖四年》所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康熙字典》引贾达的注释“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这可能也是后世将男女之事称为“风月”的由来。

古人认为风是天地派出来的使者,因此从风以及风起来的方向可以预见天地将要发生的变化。西汉末年专论经纬之学的《春秋元命苞》解释“阴阳怒而为风。”《说文解字》注解“风”为“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灵枢·九宫八风》也介绍了从四面八方来的大弱风、刚风、大刚风、婴儿风、谋风、折、凶风、弱风等八种风,并说“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2)风邪致病特点

风对人类的影响,《易经·系辞》说“雷以动之,风以散之……”巽为风,具有吹动及流散万物的能力。春秋末期左丘明在《左传·昭元年》中说“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说文解字》注解“淫”为“侵淫隨理也……久雨为淫。”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过度的风、雨等自然因素可引发人体各种疾病。

《黄帝内经》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岐伯向黄帝介绍木、火、金、水、土五行与东、南、西、北、中五位,自然界风、热、燥、寒、湿五气,人体肝、心、肺、肾、脾五脏等关系时说:“东方生风,风生木……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说明在汉代,阴阳五行学说是用来解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主流学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这是后世中医“六淫致病”学说的肇始。《黄帝内经》将能引起人体疾病的风称为“邪风”,认为风邪在六淫致病中起着特殊作用,《素问》为此专列“风论篇”以示风邪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风邪致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① 风性主动,善行数变。《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多变,行无定处;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迅速、移动迅速、变化无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说明眩晕、肢体痉挛与抽蓄等摇动不止的症状为风邪所致。

② 风性轻浮,易袭头窍。《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内经》认为风性具有向上向外, 升发开泄的特性,故风邪犯人容易上达头面, 扰动清窍, 造成眩晕、头痛或口眼歪斜等证候;外扰肌肤,故易产生皮肤瘙痒、风疹、皮下出血等疾病。

③ 风为先导,易致百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也说“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这是由于风邪常常作为寒、湿、燥、热等外邪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往往需要依附附风邪才能打开人体肌肤毛孔,从而进入人体内部各条经络及各脏腑。《素问·痹论》谈到痹病就是由于“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3)风邪引发的相关疾病

《黄帝内经》提到的风类病证多达20余种,位居风、热、燥、寒、湿诸邪之首。汉及唐代以后各个医家对风邪引发疾病的论述,基本源于《内经》所言的外风,直至宋代以后才渐有内风之说。《素问·风论》及《内经》其他篇章中提及由风邪引起的疾病有:

① 寒热病:“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热。”《素问·风论》这段话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致病理论及元明清时期医家温热之邪致病理论的源头。北宋《仁斋直指方论·诸风》将“寒热病”改称“感冒”,明清时期医家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现代中医将为感冒轻症称为伤风。

② 黄疸病:《素问·风论》说“风气与阳明入胃……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是说风邪与热邪合而为病,因人体质差异而表现出热中与寒中两种后果,热中可引起黄疸。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在《素问·风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黄疸的病因病机、分类及辨证论治指南,仲景所创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等6方至今仍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黄疸等疾病。

③ 疠风病:《素问·风论》“疠者……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素问·长刺节论》“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内经》是医学史上首次描述麻风病的医学文献,《内经》作者认为麻风病皮肤溃疡、肌肤麻木不仁、须眉脱落等症状是风邪从太阳经脉入侵干扰卫气运行,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所致。

④ 脏风病:《素问·风论》首次提出人体五脏感受风邪而出现的肝风、心风等五脏风的名称和临床表现,“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但《内经》并未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在此基础上,提出肺中风、肝中风、心中风、脾中风以及心伤、肝着、脾约、肾着、五脏死等疾病名称,并创立治疗肝着、脾约、肾着的旋覆花汤、麻子仁丸、甘姜苓术汤等名方,仲景对五脏中风、中寒所致疾病并未给出相应治疗方案,但提出肺死脏、心死脏等五脏不治之症的脉象,客观地反应了当时的医疗水平。到宋代《圣济总录》和明代《证治准绳》等中医古籍都增补出五脏风的施治方药。

⑤ 偏风病:《风论》给出偏风的定义是“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偏风包括脑风、目风、肠风、泄风及漏风、内风、首风等,脑风、目风、肠风、泄风以风邪侵犯人体的部位命名,漏风、内风、首风则根据发病诱因命名,这也体现了风邪致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⑥ 卒中病:《黄帝内经·素问》在“生气通天论、阴阳别论、通评虚实论、调经论、大奇论和遗篇之本病论”和《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热病、刺节真邪”等多篇文章中提到薄厥、大厥、仆击、偏枯、偏痹、强直等症状名称,从相关条文来看,薄厥、大厥、仆击均指昏迷、倒地不醒;偏枯、偏痹、风瘫、强直等都是指偏瘫引起的半身不遂和肌肉强直。可引起半身不遂的疾病有偏风、痱、卒中等多个疾病,这从侧面反应出《黄帝内经》绝非出自一人之手。《内经》认为上述病症属于“肥贵人则膏粱之疾”,是由风邪引起,这与今天肥胖是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的结论不谋而合。

⑦ 风湿病:《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论的作者还将痹病根据发病季节分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和皮痹五种,并指出风寒湿三气持久不去,可以内犯五脏六腑而成为心痹、肝痹、肾痹、脾痹、肠痹、胞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认为风湿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故将痹病称为历节病,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直接称为风湿痹,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另外提出“痛风”之病名。

⑧ 劳风病:《素问·评热病论》中提到的劳风是一种肺部疾病,特征是恶风振寒,唾出若涕,强上冥视,冥视目微合而视物不清。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认为劳风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所说的肺痈病,即现代医学的急性肺炎。

⑨ 肾风病:该病名出现在《素问·风论》和《素问·评热病论》中,分别是“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和“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从文字上看,《内经》所言肾风病就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所说的“风水”病,即现代医学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⑩ 风厥病:风厥三次出现在《素问·评热病论》《素问·阴阳别论》和《灵枢·五变》三篇文章中,评热病论篇说“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阴阳别论的风厥是“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五变篇的风厥“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从上述条文看,《黄帝内经》各篇所说风厥显然不是同一种疾病,再次佐证该书绝非出自一人之手。

3、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简史

(1)中风概念及演变

“中风”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素问·风论》提出饮酒中风、新沐中风的疾病名称,《庄子》及《内经》把外来风邪侵袭人体引起各种病症总称为“中风”。“卒中”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遗篇》中“卒中偏痹,手足不仁……”可见《内经》所言“卒中”是指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的疾病。明代医家楼英《医学纲目·心与小肠部》解释说“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黄帝内经》及汉代以前古籍记载与“卒中”类似的名称还有仆击、薄厥、大厥、偏风、偏枯、痱等多种。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将《内经》所言卒中诸病统称为“中风病”,与“历节病”并列一篇,显然表明二者皆为风邪所引起。但仲景所言中风病包含半身不遂之卒中与但臂不遂之风痹病两种。张伯礼院士主编的高等中医药教材《中医内科学》认为“中风”病名及其专篇始于张仲景,此说显然与事实不符。元代医家王履(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概念,并认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

2020年11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最新修订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对中风或卒中的定义是泛指因年老或脏腑虚衰,情志变动,外因诱发,致使风痰入络,或气血逆乱,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所引起,以突然昏仆,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肢体麻木,舌蹇难言等为特征的一类急慢性颅脑病。包括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急风病、口僻、风痱等。

(2)病因病机及演变

① 外风学说:《黄帝内经》发现仆击、偏枯等中风证候多见于过食肥甘膏粱之人,偏瘫(偏枯)发生与虚邪(风邪)外袭有关,薄厥(突然昏迷)是因为情绪失控的大怒引起。张仲景认为中风是人体素有血虚,络脉失养,加上外感风寒邪气,正气与外邪相博,因此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唐宋时期医家多遵从《内经》及仲景之说。

② 内风学说: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以清热、攻邪、护脾胃及养阴立论的四大医学流派,内风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补土派的李东垣和养阴派的朱丹溪。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说“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朱丹溪在《丹溪心法·论中风》提出指出:“东南之人,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寒凉派代表医家刘完素认为中风是由于“心火暴盛”引起,攻下派代表张从正则认为“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王安道认为真中风是外感风邪,而类中风可因火、气及湿而起。“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兼有之。”

③ 非风学说: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非风》提出“中风非风”说,他认为“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清代医家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阐明中风的发病机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寸起。”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医家分别提出了“水不涵木”“因痰而中”“肝风内动”“气虚血瘀”等中风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近代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医家进一步认为中风病主要是肝阳化风、气血上逆、直冲犯脑所致。非风学说的出现与不断​完善,标志着现代中医学中风病因及发病机制理论正式​形成。

中风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类型

(3)中风分类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府和中藏几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分别是“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元代医家王履根据病因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两类,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进一步将中风重证分为闭证和脱证。

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颁布《全国中风诊断及疗效标准》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脏及中腑四类和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证期。张伯礼院士主编的高等中医药教材《中医内科学》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脏腑又进一步分为阳闭、阴闭和脱证三类。

2019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疾病纳入其中,在传统医学疾病之脑系病类,将中风分为中风先兆证、中风后遗证、其他特指的中风及未特指的中风四大类。2020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中风病(中风、卒中)下分列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急风病(卒中急风)及口僻、风痱(喑痱、中风后遗症)五类,并对相应术语给出定义。

中风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伯礼;《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10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8月。

2、贾建平,陈生弟;《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病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7月。

3、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4、韩振蕴,白文,吕家坤;风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赵明山;论《内经》中的风邪与风病;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第05、06期。

6、张宁兴,王海燕;中医对中风病认识和治疗的发展过程;中医药研究;1997年第2期。

7、刘晓婷 宋立公;中风病病机理论的再探讨;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第23卷第1期。

8、罗家祺,胡慧菁;中风“外风”学说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10卷第10期。

9、张晓钢;中风病病因病机古今沿革;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13卷第7期。

10、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年第38卷第2期。

11、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年10期。

12、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国全科医学;2016年30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26411.html

上一篇:何清:岷江——我的母亲河
下一篇:[转载]说疾解病:风与中风(下)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