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侯灿:疾病概念的历史演变

已有 1159 次阅读 2023-8-20 10:22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无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人类把疾病归之于鬼神的惩罚,故盛行巫医、宗教医以解决防治疾病问题。当时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认识:一种认为疾病是灵魂的丧失,一种认为是机体受外来的敌对的精神所侵入,另一种则认为是集体受某种外来物体的入侵。根据前两种认识,防治疾病要靠宗教医。根据后一种认识,要从人体排除入侵的致病物体谈何容易,因此大都用骗术、巫术来对付病人。较后历史阶段,特别是17~18世纪以来,随着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疾病概念先后或同时出现了下述的方向和变化。

(一)生物学方向

1. 疾病的解剖学概念 如Morgani器官病理学认为疾病的本质是器官的病变;Virchow 的细胞病理学认为疾病的本质是细胞的病变,超微结构和亚细胞病理学认为疾病的本质是细胞超微结构型的改变,等等。

2. 疾病的生理学概念 如Claud Bernard 的体内环境恒定学以及 Cannon 的稳态(homeostasis)的学说,认为健康是体内环境的恒定或稳定,疾病是这种恒定稳定的破坏;Selye应激学说认为疾病的本质是机体对紧张性刺激(stressor)应激(stress)反应能力的衰竭,等等。

3. 疾病的病因学概念 自巴斯德发现很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以后,疾病是特殊病因引起的异常生命过程的概念就被广泛接受,寻找原始病因一度成为防治疾病的主攻方向。以后由于发现有病因不一定引起疾病,或有些疾病至今找不到单一的原因,因此它不再成 为防治疾病的惟一主攻方向。

4. 疾病的生态学概念 注意到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出现诸如地理病理学、气象病理学等,认为疾病的本质与生态环境有关。实际上此概念可归入疾病的病因学概念之中。

(二)心理学方向

19世纪初期发现精神与肉体的某些疾病如恐怖症、强迫观念和失眠有密切关系,提出了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概念,认为某些疾病的本质是心身关系的失常。随着大量有关心身关系以及疾病与社会关系的材料的积累,Engel 1997年指出单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的明显不足之处,倡议另外建立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medicine),认为疾病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的产物。

(三)社会学方向

近年注意到诸如吸毒、酗酒等病态行为是社会病态的一种反映,出现了社会病理学概念。注意到很多疾病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出现了疾病的社会经济学概念。注意到疾病与文化背景有关,出现了疾病“生物文化”概念(bio-cultural concept of disease)。

(四)系统论控制论方向

这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方向。它把当代理论前沿系统论(systems theory)和控制论(cybernetics)的概念和原理移植到病理生理学中进行类比,说明健康的本质是机 体通过复杂的调控代偿机制对定态遭受威胁做出反应的能力的保持,疾病是这种调控代偿机制的破坏从而是机体定态的丧失(loss of the steady state)。系统论控制论的疾病观是当今理论医学的新方向,下面另一节介绍。应指出的是中医病理生理学早就掌握系统疾病观。例如中医一直把人看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中医的“证”可以理解为个体作为一个系统对致病因子做出反应所处 的功能状态,是系统的一种状态。状态(state)是系统科学常用而不加定义的概念之一,指系统的那些可以观察和识别的状况、态势、特征等。状态是刻画系统定性性质的概念,人体系统可用适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来描述;给定状态变量的一组数值就是给定一个系统的状态。中医的证作为系统的一种反应状态可通过望、闻、问、切观察和搜集系统(病人)的输出信息(证候——症状、体征)加以辨识和描述。“证候”(也就是医生借以识别、给定病人系统状态的“状态变量”)可以理解为一种整体涌现性(emergence)的体现。因为它是整体涌现性,从而具有不可还原性,这可能是多年来人们企图通过还原方法找到“证”的特异指标大都落空的部分原因。系统科学认为环境也是决定系统整体涌现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因时、因地制宜正好加以体现。但由于整体涌现性的非还原性,因此西方学者认为“要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 务”。但中医千百年来在完整的人体黑箱上用输入输出试错法可以从未被支离破 碎分割开来(还原)的个体诸多关系的总和上和多样性的统一上把握整体的某些本质,也就是掌握了病人的整体涌现性以及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它。《灵枢·通天》所曰:“人有阴阳,… …,视人五态乃治之”的“态”也是一种整体涌现性。因此,可以认为以上是传统中医个体化医学的最显著特色。传统中医个体化医学的局限性在于它未能像个性化或基因组医学那样对系统诸多较低层次涌现性加以掌握。

资料来源:吴伟康、徐志伟.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9679.html

上一篇:[转载]侯灿: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概述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84):留在杉木湖畔的光影
收藏 IP: 117.6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