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找回真诚

已有 1195 次阅读 2023-5-15 18:48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们总是希望别人真诚,自己往往并不真诚。那不是因为真诚不好,而是我们的欲望太多。找回真诚,就是找回真正的自我。

真诚无价

有两则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真诚是如何的珍视有一天,美国10岁的小学生汉森与一群小朋友在家门前空地上玩棒球,一不小心将球掷到邻居基尔的汽车上,把汽车的车窗玻璃打碎乐。小朋友们见闯了祸,一个个逃回家去了。汉森没有走,他呆了一会决定登门认错。并表示愿意拿替人送报纸的储蓄赔偿损失。不料基尔笑道:“好吧,你如此诚实,又能承担责任。因此我决定,不但不要你的赔偿,还要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对你诚实的奖赏。”汉森因祸得福,是真诚品格的应有报偿。

一位青年道一家公司应聘,他看到前面几位都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心里增加了几分担心,当喊到自己的名字时,他连忙整整衣容走了进去,刚一推门,公司总裁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这不是上次救我女儿的年轻人吗?你也来参加应聘,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这位青年一楞,然后真诚地说:“您一定认错人了,我并没有救过任何人呀!”总裁仔细辨认了一番,回到主考席上开始考问。青年考完后就要他等候通知,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了出来。第二天,他被通知录用了。通知人告诉他他一进门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公司录用员工的最高原则是诚实。

宝物易失

然而,人们在交往中常常不能以真诚相见,为什么呢?因为凡是美好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迷失。

志和莉是一对真诚相爱的夫妻,结婚十几年,他们一直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双方无话不谈,没有丝毫的隐匿。即使婚前各自的恋情及婚后的怀旧也都坦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常常自我夸耀:婚姻就是理解,既然两个个体合二为一,那就从灵到肉高度一致。所谓成功婚姻应保留隐私的说法,只能表明他们根本没有看到成功的婚姻。终于有一天,志开始发生变化,有时做事躲躲闪闪,有时说话遮遮掩掩,过去那种以吐为快的思想汇报变少了,有时候甚至还不能不编些故事。是什么原因使志在妻子面前失去了真诚?因为漫长的婚姻已经消泯了他的激情,接踵而来的是生活的单调和枯燥,不能再与妻子真诚相对,是因为他有了私情。

彬和李教授是一对典型的忘年之交。5 年前,彬到李教授的研究所来筹办杂志、合作课题和出版学术著作,双方一是如鱼得水,一是如虎添翼,可谓珠联璧合,坦诚默契,研究所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令全院上下刮目相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彬的要求多了起来,李教授的戒备也多了起来,双方不再那么融洽了,有时自自然然说些假话,清清白白许些空诺,明明暗暗闹些别扭,再也不能坦诚相见了。是因为双方有了利害之争、得失之患。

有句俗话叫做:“小男孩爱吹牛,小女孩爱骗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来到人间,逐渐有了思想:渴望被别人尊重,有时就要虚张声势;要想私心不被人发现,有些事情就需要隐瞒这些,不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来的,而是自私意识的最初萌芽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人们还说:“宁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为什么呢?因为在看不到利益的时候,人们可以真诚相待,生死与共。一旦出现了利益,就出现了分配的困难,就出现了真诚的危机,友谊的大厦倒塌了,不是委曲求全,就是鱼死网破,还有一种是一走了之。

回天有术

治病救人,首先是辨证求因。人为什么会失去真诚?那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佛教认为,贪婪之心生起是“惑”,惑是对物色之欲无止境的渴求;随贪婪之心做事是“业”,业是对功名利禄无止境的追逐满足贪心的感受是“苦”,即所谓“人生在世苦海无边”。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欲望得到满足是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也是痛苦。佛教普渡众生,为人类开的秘方是一个“空”字,空掉自我,从而空掉烦恼,空掉痛苦,达到人生的涅槃境界。

的确,频繁的经济活动,高节奏的利益运转,商品交换,信息流通,权力竞争,得失角逐,现代社会把人变成了欲望的附庸,滋长了虚伪、贪婪,迷失了真诚、淳朴,为外在的东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身外之物呕心沥血,含辛茹苦,这难道是人生的目的吗?这难道就是幸福吗?他们丢掉了真诚,从而丢掉了真正的自我。我们的处方与佛教不同,找回真诚,也就是找回自我。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自我坦荡无私的表达,是自爱和爱人厚实而牢固的基石,真诚是对身外之物的淡漠,对内在品格的珍重,真诚是思想的单纯,情感的质朴,心志的淡泊,灵魂的安宁,真诚是通向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融洽的桥梁;真诚是幸福的种子,快乐的源泉。

面对人生,我们说:只要心诚,你就能找回真诚——一个真正的自我。

1997年9月25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88120.html

上一篇:真诚断想
下一篇:宁愿受骗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3 武夷山 郑永军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