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承与启:把中医药疗效发挥到淋漓尽致(广东省中医院发展之路④)

已有 1582 次阅读 2022-11-14 09:0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2-10-21

内容摘编自《致中和——读懂广东省中医院的第一本书》,本报记者林晓斐整理

广东省中医院汇聚“铁杆中医”,挖掘传承中医药学宝贵财富,并不断注入创新发展的能量,让百姓认识到中医药能治未病、救急症、有绝活——



没有传承,就失去了根和魂;不去创新,就没有了活力和未来。解决好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是一切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广东省中医院坚持守正创新, 把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到淋漓尽致作为目标,围绕着临床关键问题,从多个维度挖掘整理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精华。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挖掘传承中医药精华

中医院一定要姓“中”,中医特色是立院之本,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办好中医医院,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构建好用中医药维护人类健康的坚强阵地,就是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贡献。

如何才能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如何才能让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突显出来?

广东省中医院提出围绕病、证和临床的关键问题展开“六个挖掘”:挖掘和整理历代经典文献和古今的研究成果;挖掘和继承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挖掘和继承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和治则治法;挖掘和继承本院医疗实践的临床经验;挖掘和整理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挖掘和整理安全、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

“六个挖掘”成为广东省中医院传承精髓的核心要素,为配合挖掘、传承、创新工作,医院建设了“六个平台”,包括中医药知识库(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名医挖掘传承平台、流派梳理传承平台、中医临床思维研究平台、传统疗法中心、临床研究平台。这“六个挖掘” 和“六个平台”最后全部要落脚在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上,否则便是空中楼阁。广东省中医院的梦想是“把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全国名医岭南传薪,培养“铁杆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很早就开始组织院内名医的“师带徒”,但这种方式仍然满足不了医院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尽管广东省中医院有几十年历史,但毕竟名师、老中医还是有限;第二,医院的这些名医主要是在岭南地域环境下成长起来,基本属于岭南医派,思路、治疗方法、原则往往类似,既具有特色和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于是,广东省中医院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把全国的名中医请到广东省中医院带徒。一方面可壮大医院的名医老师队伍;另一方面,全国各地不同的学术流派有可能在广东省中医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同流派的碰撞,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局面,对促进学术发扬,全面继承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都非常有意义。

医院的这些想法得到了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的支持。在邓铁涛的倡议下,任继学、路志正、朱良春一起向全国名老中医们发出了号召。

到广东传递岐黄薪火,得到了热烈回应。2000年,邓铁涛、任继学、焦树德、路志正、干祖望、颜德馨、朱良春、陆广莘、张琪、唐由之、吉良晨、周仲瑛、石仰山、罗金官、张学文15位耄耋之年的国宝级中医大家确定了集体带徒的事宜,并于次年不顾年迈千里来粤,在医院举行拜师大礼。90多岁的江苏名老中医干祖望当场留下“但使中医有传人,岭南裹尸亦不悔”的感人誓言。

广东省中医院和一批“铁杆中医”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并不断注入创新发展的新能量,让中医药在临床救治中大显身手。

奔赴全国各地,脱产向名医学习

广邀全国名老中医岭南传薪还不够。广东省中医院领导班子认为, 中医药临床疗效要发挥到极致就一定要汇聚中医所有的精华,必须整合全国名老中医的经验。

广东省中医院很快联想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公布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这些指导老师都有真才实学,是一个中医大宝库。广东省中医院领导班子立即决定,要向这些指导老师学习,吸收他们的经验,将其融汇到治疗方案里,帮助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医院启动了另一项人才工程——给各专科布置一项硬任务,跟所有专家建立持续的学术联系,确有特长的,就动身拜师。

随后,广东省中医院进一步出台了脱产跟师制度,选拔中医功底良好的中青年苗子,由医院出资,奔赴全国各地,在国医大师身边全脱产学习。

广东省中医院的青年医生高燕翔介绍了她脱产跟师的故事。高燕翔硕士毕业后一直在肾内科工作,十年间,为了提高疗效,她买了大量的书,一有空就钻研。书读得越多,开方时反而越迷茫,不知该用哪个方子好。正巧,医院开始了第二批脱产跟师培训,首届国医大师、肾病专家张琪也在老师名单之中。

肾内科大科主任刘旭生早已留意到高燕翔的努力,便建议她报名跟师张琪。经过一番刻苦复习,高燕翔顺利通过考核,踏上了两年的跟师之路。

2012年,高燕翔来到哈尔滨跟随张琪学习。一开始,高燕翔发现来找张琪的病人所患疾病五花八门,并不全是肾病患者。这让她十分苦恼,她着急想多看看肾病的病例。张琪似乎看出了高燕翔的心思,对她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思维练出来了,你什么病都能治。”原来,张琪以诊治肾病闻名,但实际上他对内科杂病也造诣颇深,专攻疑难重症是其临证一大强项。

一位半月板严重损伤的病人前来就诊,西医建议手术。高燕翔看完患者的病史资料,也觉得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张琪用复元活血汤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就恢复了正常工作,经影像检查,损伤大幅减弱。张琪独到的中医思维方式带给她极大的震撼。“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据,对疾病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是张老治好很多疑难杂症的关键。”

回归医院后,高燕翔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非常显著。2016年, 广东省中医院专门成立中医临床思维研究室,高燕翔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

从个体继承到流派继承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术实践积累和相互争鸣促进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域医学流派的崛起、争鸣与交融,构成当代中医学术研究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于是,医院开始从名老中医个体继承逐渐扩展到不同学术流派的全面继承。在精心筹备下,根据人体的体质特点以及疾病谱,医院聚焦建立了三个研究型学术流派,遴选学术带头人,建立团队,分别是扶阳学术流派、补土学术流派和岭南学术流派。

2007年,广东省中医院着手开展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在国内知名医史文献研究专家的指导下,系统整理、挖掘岭南医学精髓,收集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全国和广东省名中医称号的岭南名医生平事迹、主要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绘制了《岭南名医图》,系统梳理了以“十大名医”(罗元恺、梁乃津、黄耀燊、何竹林、岑鹤龄、林夏泉、文子源、甄梦初、张阶平、司徒铃)为主的岭南名医传承脉络及弟子信息;绘制了《岭南医学脉络图》,初步理清了岭南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传承概况,概括岭南医学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代表医家、代表著作、主要医学贡献等,并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系统介绍岭南医学的连载文章40余篇。上述工作为组建院内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室奠定了基础。医院还请了岭南医派带头人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志伟牵头,研究梳理了数十个有三代传承的岭南中医流派。

2012年,“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徐志伟和吕玉波。经过医院四处奔走努力,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财政厅等单位都给予了强大财政支持。医院也与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开展专项研究,制定指南,给出政策指向,引导大家申报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相关项目。至今,省部级以上的项目已立项超过五个,形成多个更细的分支流派进行学术的研究和传承。

2014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开设“流派门诊”。目前共开设流派门诊35个,年诊治患者超过50万人次。

名医工作室:组织研究型继承与挖掘

传承本身也需要创新。在医院的推动下,名医工作室开始组建,并不断与时俱进,运用前沿的科学技术手段帮助实现智慧传承。

其一,建立名医工作站,用视频、音像等记录手段对名老中医诊病全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包括患者的舌象、面色、体态,医者提问的先后问题以及患者的回答,医者分析病情的原声,以及在医案中先处哪味药、后处哪味药,都清晰地保留下来,并归档永久流传。

其二,建立起知识管理系统,纳入名医知识库,并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的支持下,建立历代古籍书目信息,并全部实现标引,以利于系统分析和比较。

其三,建立针对临床需求的决策辅助体系,将恰当的知识及时推送给需要的人。

其四,建立虚拟社区,让临床医生学习的新体会和发现都汇聚到知识库,相互启迪,相互学习。

其五,以临床科室主攻病种为核心,建立古今文献价值的评估系统,让古今文献资料以病种为纲进行汇聚,为临床应用和方案形成提供支撑,使每一个临床医生的背后都“站着”古今历代名医的身影。

其六,利用现代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的能力,通过数学建模,重新模拟中医思维体系和决策机制,为临床深度挖掘,特别是对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参考。

这一系列操作为传统中医知识提供了运用当代技术实现的载体,即智慧中医。

让“治未病”理念转化为群众可及的服务新模式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治未病试点工作。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于2007年成立,是我国最早的治未病中心,并被授予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示范单位。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广东省中医院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该如何把“上工治未病”的理念转变为可以为人类健康服务和实践的模式呢?谁去承担这项重任呢?大家都觉得副院长杨志敏最合适。她既师承颜德馨,又主动跟师邓铁涛,对中医特色优势有独到见解。从此,这位女郎中开始了中医治未病的探索。

这时,一个理论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体质学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提出体质学说,将人的体质分成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经过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后,可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医疗干预和个体化顺势健康管理服务,从而更有效地防治疾病。

根据体质学说,广东省中医院明晰了体质偏颇状态人群的分类思路,治未病中心的工作就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十多年过去,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调理,有的渐渐消去了湿疹,有的鼻炎不再复发,还有多年不孕的怀上了孩子。如今,中医治未病的魅力和实力被越来越多的患者熟知。

成立治未病中心之后,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开设医养结合门诊,通过“未病”“已病”及“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形成预测、预防、干预、养生、治疗、康复、养老的生命全周期健康维护链。

杨志敏分管治未病中心和慢病管理中心。她认为,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不能把目光局限于某项或某几项康复技术,而要建立完整的中医慢病管理体系。

广东省中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已对20余个病种开展慢病管理,初步建立起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等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有数以万计的患者建档立卡。

从“治未病”理念出发,广东省中医院还针对患者的健康偏颇状态做出预测、预防、干预,在完整链条上形成“服务包”。未来,这些“服务包”将应用于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国家层面推动应用到县区级,进入社区成为社会保险项目;二是服务于特定人群,与社会化的健康产业结合,提供高端的养生保健服务。

中医不是“慢郎中”,要在急危重症中显身手

在大众的观念中,中医药是“慢郎中”,要治疗急危重症,西医仍是首选。中医在救治急危重症上真的只能“望洋兴叹”吗?

广东省中医院想要为中医正名。医院领导班子很清楚,要办纯中医病房,决不能浅尝辄止、小试牛刀,而应让中医药成为“急先锋”,在急危重症中让中医药显出神威,这才有意义。

从医院开始有想法,到真正筹备建科,这段时间,医院领导班子请教各地名医专家,每当问起办纯中医病房要怎么做时,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告诉他要回归经典。大家灵光一闪:这个纯中医病房,就叫“中医经典科”。

当时,医院党委决定把中医经典科布局在芳村医院,由杨志敏具体负责管理领导,该科科主任由年仅三十几岁的颜芳担任。

中医经典科在全国范围内遍寻名家名医讲学带教、出诊查房,整理宝贵经验,梳理典籍文献,逐步建立急危重症中医救治体系。

科室学术的不断发展,得益于许多中医名家的指导,其中一位就是山东的许家栋。许家栋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比较圆融且完整的学术体系,即经典经方体系。

中医经典科医生曾祥珲至今难忘拜师许家栋的收获。2017年6月,许家栋应邀到广东省中医院做了一场中医经方的讲座,课后至中医经典科查房,以一剂竹叶石膏汤退了八旬高龄患者因肺炎引起的脓毒血症高热, 激发了科室医生们学习经典经方的强烈热情。在杨志敏的推荐下,科室派曾祥珲前往山东脱产跟师学习三个月,深入了解经典经方学术体系。2018年3月,医院正式成立了“广东省中医院许家栋名医工作室”,许家栋开始每月到医院做讲座,同时在包括中医经典病房在内的多个科室进行查房和教学。在教学中,他以“三观统六经,六经钤百病”“病机解伤寒,方阵衍二旦”指导临证法则, 提倡以“表里观”“正邪观”“津液观”之三观学说来贯通六经,以六经病势来统摄诸病,以“里邪出表、阴证转阳”揭示病愈的规律。经典经方体系理法圆融,对表证中表束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分析,使表证的内涵更加丰富;细分了阳明的清热四法,使火证治法得以条分缕析,对治热病的理法更加翔实;阐述了少阳病的四大病机,揭示了半病为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本质;阐明了太阴中风的病传规律,提出太阴为杂病之薮;指出了真类厥阴之别,使千古“疑案”得以明朗;另外,对《金匮要略》的四饮理法求本溯源,并进行了深入诠解,使得学习者能看清人体津液输布离合的状态。

在许家栋的指导下,科室医生对急性发热性疾病、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等疾病辨治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2018年冬季流感盛行,科室医生运用经典经方体系,通过细分疾病的病机,辨机施治,疗效确切,取得了退热快、缩短病程的优势。

十年过去了,中医经典科从死神手里夺回的病人不计其数。这一成功实践在全国中医界引起了轰动。可见,中医药非但不是“慢郎中”, 在处理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时反而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医经典科病房无异于“中医ICU”,最先进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器会用在每一个急危重症病人身上,除颤仪、起搏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随时待命”,确保急性心梗、脑出血等急症患者的安全。只是,在中医经典科,何时使用西医治疗有明确标准。比如感染患者72小时内若需要使用抗生素,必须经过颜芳同意。

“以前有西医药这个拐杖,你始终觉得拄着拐杖会走得稳一些。现在逼着你把拐杖扔掉了,发现原来不拄拐杖也能健步如飞。”这是颜芳如今的感受。

201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启动暨培训班,向全国推广广东省中医院的经验做法,并计划投入100亿元,以广东省中医院经典病房为蓝本,在全国100家重点中医医院,打造100个中医经典病房,为全国更多患者提供中医经典服务。

现今,中医经典科与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联动贯通,形成中西医协同救治的“铁三角”,提升了全院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

这些年,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韩云已亲历了太多这样的“奇迹”。“突出中医药在救治中的环节优势和阶段优势,选择关键救治节点介入、关注疾病并发症,是中医药参与重症医学科抢救中的重要一步。”他说。

医药传承并重,让疗效不打折扣

广东省中医院提出的“六个挖掘”思路,其中第五个挖掘就是挖掘和整理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里面蕴藏着丰富的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它们有的散落民间,有的流散各地。把这些宝贝从民间搜索出来,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有助于传统医学治疗手段焕发生机与活力,使它们重新造福于世人。

广东省中医院一直以把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到极致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致力于中医特色疗法的抢救、挖掘和应用,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便是“杏林寻宝”活动。2009年,医院与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合作开展“杏林寻宝”活动,广发英雄帖。活动的宗旨是传岐黄之道,扬中医之术。

每年新年伊始便开始海选。除了医院开展走访调查,民间技术持有者也会纷纷来“献宝”。海选结束进入初选环节时,专家组会首先对特色疗法的临床安全性进行评估,初步评估通过,则进行实地考核。这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组必须对“宝”进行反复考量。

首先确定其真实性,确定项目确实存在,有确切疗效,不能虚构捏造;其次是考核疗法的安全性和操作风险;最后是考察技法的独特性、新颖性。

实地探访后,一部分特色疗法进入下一轮考核。医院组织科室主任、专家、院长进行三个级别的评审,以病例为考题,通过现场诊治的疗效评选出最终入选演示会的“宝”。

截至2021年,活动共举办了13届,累计梳理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474项,实地走访254项,共有126项上台展示。形成相关专著62部,相关项目研究102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2项,厅局级项目35项),累计获得经费1136万元,发表相关论文151篇。“杏林寻宝”已经成为全国挖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品牌。

2005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在针灸科、按摩科之外,专门成立了传统疗法中心,承接寻回来的宝,负责接纳、规范、推广这些特色疗法。正因为有了传统疗法中心,“杏林寻宝”活动寻到的宝贝才有了落脚处。数百项特色疗法应用到临床中,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高疗效的中医药服务,并逐步将医院打造成为中医特色疗法“活的博物馆”、适宜技术的“集散地”。

人类与疾病做斗争,就像战场对峙,医生就是神枪手,枪法准,子弹也必须精良。优质药品就是战胜疾病的子弹和武器。因此,要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中药饮片质量是关键要素。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临床人才,医院邀请了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到医院带徒。北京的两位名老中医焦树德和吉良辰,一到医院就要去药房看看。到药房之后,两位老人家逐个拉开百子柜看,用手触摸,最后,对吕玉波说:“你们的饮片,看上去很漂亮,但缺乏传统的加工炮制,大大影响了疗效。你要我们来带徒,首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广东省中医院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去推动传承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医的传承,忽略了药的传承。医院开始四处寻找坚持传统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厂。刚开始和几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谈,他们都不愿承诺恢复传统的加工炮制,毕竟要做好这件事,一要增加投入,二要加大成本。当时只有一家企业愿意做出这种承诺,合作就此开始。

高水平的中医,用药都很精细。一般医生针对就诊病人一次往往开出3~5剂药分次服。如果把中药饮片改成小包装,事先就称准分装好,不仅保证了饮片重量精准,而且饮片干净,品种、产地、重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都标得清清楚楚,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很快,中药房百子柜里的散装饮片变成了小包装的饮片。时任卫生部门领导到广东省中医院的中药房视察,见了这种情况非常激动,说这么多年的梦想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很快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广东省中医院的做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3619.html

上一篇:[转载]功能性治愈乙肝,科学家们又近了一步
下一篇:[转载]承与启:点燃创新激情,用数据诠释中医药(广东省中医院发展之路⑤)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