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肝炎病毒发现史

已有 2373 次阅读 2022-6-4 15:40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胡国强,朱建新. 认识肝炎病毒的历史. 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00-202

病毒性肝炎是由五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病变发生在肝脏的常见传染病。人类对其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史过程。

祖国医学对类似病毒性肝炎的疾病早有记载,两千年前的《内经》上就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伤寒论》中有“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其后,《诸病源候论》提出,热毒所致的“急黄”。宋代《伤寒微旨论》又提出阴黄证治。清代《杂病源流犀烛》指出“又有天行疫病,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已认识到此病危重,且有传染性。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对病毒性肝炎开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兵团和其它一些国家兵团中,流行黄疸性肝炎,有“军营黄疸”之说。当时发现,许多人是在接种黄热病疫苗后发病的,而这种疫苗是用人的灭活血清制备的。另外观察到,有的急重型肝炎病人是在接受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后发病的。以后,有人在监狱的犯人的志愿者中做实验,发现有两种肝炎,其传染途径和潜伏期不同。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称之为“卡他性黄疸”。

1937-1939年,在英格兰报道因接种黄热病疫苗后患肝炎的病人时,使用“传染性肝炎”作为“卡他性黄疸”的同义词。

1943年,在英国卫生部的备忘录文件中对亲历因接受输注全血、血浆和血清而患的肝炎称之为“同种血清性肝黄疸”。与此同时,美国则将“血清性肝炎”作为它的同义词。

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Krugman等在智力低下的志愿儿童中进行了研究。发现接种了一种肝炎病毒的儿童仍可感染另一种肝炎病毒。他从一个名叫M.S的病人两次发病的血清中分别得到两种病毒,称之为“MS-1”病毒和“MS-2”病毒。现在认识到它们正是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Krugman将这两种病毒冰冻贮存起来。他曾将含MS-2病毒的血清稀释并煮沸一分钟再接种给志愿者,若被接种者未发病,再用未加热的含病毒血清作攻击性接种。令人惊讶的是,其中许多受种者能抵抗第二次的活病毒攻击而不发病。这为以后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在人体实验中,由于曾发生志愿者死亡事故,加之从伦理学角度出发,一些社会学者对这种在智力低下儿童志愿者中所作实验的抨击,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被迫中止。

1967年,Hardt等将一株MS-1病毒感染给狨猴获得成功。70年代初期,James Maynard的肝炎实验室将一株MS-2病毒转染给黑猩猩获得成功。

1964年,在研究血清蛋白的遗传多态性时,Blumderg偶然发现一个澳大利亚本地人的血清中有一种抗原,能和两例曾经多次接受输血的血友病人的血清起沉淀反应。他称此抗原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Au抗原。1967年,Blumderg等研究发现,Au抗原在白血病患者和先夭性痴呆儿童中可见到,尤其多见于病毒性肝炎病人(21%-42%)。1970年国际肝炎学术会议提议将Au抗原改称为肝炎协同抗原(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

1971年巴黎国际肝炎讨论会上,将之命名为乙型肝炎抗原(HBAg)。Krugman在会议上建议将MS-1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改称为甲型病毒性肝炎,将MS-2病毒引起的“血清性肝炎”改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1971年,David Dane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首次发现了42nm的病毒样颗粒,称之为“Dane颗粒”。后来证实该颗粒就是乙型肝炎病毒(HBV)。HBV是环状双股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Dane颗粒的外壳蛋白就是澳大利亚抗原,也即HBV的表面抗原(HBsAg)。

1979年,Provost在体外组织细胞培养甲型肝炎病毒获得成功。他应用毒株在白狨猴体内通过5次传代并在有唇猴体内26次传代后,再将其接种在有唇狨猴的正常肝脏,进行人工细胞培养观察。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他发现接种后第8天在肝细胞中有荧光颗粒。经血清中和试验、免疫粘附血凝法以及放射免疫等多种方法,证实这些颗粒就是HAV。HAV是正股RNA病毒,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Provost的成就是甲型肝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7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一位名叫Rizzetto的年轻胃肠病学家,使用免疫荧光法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脏活检标本的肝细胞核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抗原,Rizzetto称其为delta抗原。以后证实该抗原是一种缺损病毒的抗原,这种病毒必需与HBV共生才能复制,HBV产生的表面抗原可为其提供衣壳,这种缺损病毒后来被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DV),它是一种环状负股RNA病毒。HDV与HBV联合感染常使病情加重,易发展为重症肝炎。

由于在检测与输血有关的非乙型的肝炎病人时发现病人血清中是否存在抗-HAV均与这种非乙型的肝炎无关系。因而有可能存在另一种肝炎病毒,故Harvey Alter曾提出“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概念。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病毒还是两种病毒,直到80年代才有了正确的答案。

自1955年以来,印度每隔若干年就发生一次水源型肝炎大流行。Dienstag等研究了1956年保存下来的水源型肝炎病人的血清,发现那时的水源型肝炎不是HAV或HBV引起的,而是由另一种未被认识的病毒引起的。此外,近年来印度北部流行的水源型肝炎也是由未被认识的病毒引起的。1983年,Balayan首先在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27-30nm病毒颗粒,并将这种病毒颗粒感染志愿者及猕猴均获成功,从而分离到戊型肝炎病毒(HEV)。这一命名在1989年9月东京国际肝炎学术会上得到了认可。HEV是正股RNA病毒,以粪-口途径传播。1986年-1989年,在我国的新疆发生了水源型肝炎暴发流行,发病人数达12万。我国学者在病人大便中发现了HEV,并也在猕猴中传代成功。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发现更晚,1989年美国的Choo等应用感染人Ⅷ因子而发生非甲非乙型肝炎的黑猩猩的血浆,制备出cDNA库,然后克隆到细菌的表达载体上,再用1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筛选,分离到一个阳性克隆。后证实它就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正链RNA病毒,主要以血液和体液途径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是人类黄病毒和动物瘟病毒的一个远亲。

至此,人类对五型肝炎病毒已有了丰富的认识,并促进了人们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方法的研究。目前,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是如何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我们相信人类也将在这一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1529.html

上一篇:[转载]蔡晧东:亲历我国传染病的变迁
下一篇:[转载]《中华感染病学》付梓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