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关于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临床基地的请示

已有 1790 次阅读 2021-12-28 11:5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昨天是个好日子,此事有了重大进展,存此为念。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市属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医院综合发展,为了更好组建中医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南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恳请市卫生健康委支持我院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临床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起草“区域中医传染病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即将启动中医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申报工作。为落实市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深卫健发〔2021〕52 号)精神,特提出本建议。

一、“区域中医传染病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基本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正在起草“区域中医传染病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基本要求如下(修改过程中):

区域中医传染病医疗中心应当是中医传染病学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或者传染病专科医院,具备区域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水平,具有丰富的严重、复杂传染病中西医救治的经验,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中处于区域引领的地位。传染病救治诊疗科目齐全、配套设备设施完善、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而且建立相对成熟的传染病中心运行机制。始终坚持公益性质,认真贯彻医改要求,具备承担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承担区域内传染病救治的临床、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推动传染病医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引领本区域传染病医学发展。

具体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应有独立设置的传染病院区,按照“三区两通道”设置,传染病救治床位数≥医院编制床位数的 10%。传染病专科医院应有独立设置的中医传染病病房,中医传染病病房床位数≥医院编制床位数的 10%。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在重大疫情救治时能够利用传染病院区(中医传染病病房)或者其他病区快速扩充传染病救治床位,迅速提升疫情救治能力。

(二)已建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救治团队和完善的中西医协同疑难危重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机制。团队由核心科室(专业)和支撑科室(专业)的组成。核心科室(专业)包括中医科、传染病科、重症医学科;支撑科室(专业)包括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脏病科、血液病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输血科、临床护理、临床药学等。

(三)中医传染病科近三年的门急诊人次在本专业国家重点专科中位居前列(或>5 万人次),出院人数在本专业国家重点专科中位居前列(或>2500 人次/年)。

(四)原则上应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二、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临床基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实施方案

(一)必要性

1. 落实“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实施方案(2021-2025)”精神:“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推进平急结合的粤港澳大湾区疫病应急中医医疗救治队伍、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基地。”“全市建设 1-2 个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或诊疗中心”,配合中医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报。

2. 从理论到实践,从务虚到务实,构建相互融合的话语体系,形成中西联动的长效机制:此次新冠疫情显示,“中西并重”是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各自为政;是取长补短,而不是矜技争宠;是形成共识,而不是自说自话。应摒弃成见、消除误会,开启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疫、抗疫探索之路。

(二)可能性

1. 学科带头人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 2021年 12月被聘为“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此前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牵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工作,具有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的工作经验。

2. 医院影响力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通过强强联合成立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基地,组建中医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南地区),具有示范带动效应。

(1)获奖成果:中西医结合传染病诊疗已经获得 10 多项省部级、市级的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奖。特别是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与钟南山院士合作获得了 2021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卢洪洲院长领衔的团队获得了 2021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4 名专家发表的论文影响力位列全国前 20 名。

(2)举办会议:2006 年以来,成功举办了 10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和 2 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传染病分会场会议”(2018,2020)。

(3)诊疗共识:2016 年以来,牵头制定了 10 种传染病的诊疗共识或推荐意见,其中已经发布 “人禽流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寨卡病毒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推荐意见”、“发热伴血小板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已经完成“重症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库氏杆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肺结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艾滋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此外“肾综合征出血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发热待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正在制定之中。

(4)科研项目:主持国家“十一五”至“十三五”中医传染病重大专项 1 项,参与 8 项(分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 10 余项。

(5)新药开发:与清华大学、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获批抗新冠特效药)

(6)实验场所:广东省新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含有 P3 动物实验室,广东省中医传染病诊疗技术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实验室。

3. 竞争对手

目前,华南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分别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并且存在联合申报的可能性。但是没有参与“区域中医传染病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起草,尚未全面开展前期工作。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面临学科带头人退休断层的问题,广东省中医院缺乏新发传染病早期进入机制。

三、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临床基地建设方案

(一)总体目标

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推进市内有关中医院建设平急结合的粤港澳大湾区疫病应急中医医疗救治队伍、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基地,成功建立中医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1.通过 5 年建设,建立和培育一批稳定的、能够运用中西医理论和技术快速反应、高效应对传染病的临床科研人才队伍、专家保障队伍和组织管理队伍。

2.形成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临床科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立利于中医药传承、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3.围绕中西医结合应对传染病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关键、重大问题,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提供先进技术和科学证据,丰富理论体系和促进学科发展。

4.实时反馈传染病发生发展动态,探索和总结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应对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提高中西医结合应对传染病临床防治水平。

(二)实施方案

1.组织建设

(1)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卫健委领导下,按照国家防治传染病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切合实际、中西医融合的临床诊疗体系和建设方案。

(2)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专家委员会:①参与我市临床科研体系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制定;②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参与制定完善区域中西医应对传染病临床诊疗方案和预防方案;③对我市承担的中西医防治传染病相关科研项目、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

(3)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在依托单位成立基地办公室,设立专职人员,拥有独立办公空间):①负责我市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信息的收集,包括收治患者的临床信息、救治方案、疫情动态等,结合国内外本专业学术进展及传染病流行概况,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信息数据库;②围绕确定的重点病种(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突发传染病),挖掘、整理、总结临床经验,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优化各项制度;③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及时掌握我市传染病流行情况,开展因地制宜的中医药诊疗规律和防治方案研究,并在体系统一组织部署下开展协作;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法定和新发传染病进行医疗救治,具备传染病急危重症的诊治能力;⑤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培训和学术交流,推进科普教育工作和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我市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⑥推广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成立粤港澳及海内外联盟,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 队伍建设

(1)人员:依托我市相关传染病防治和科研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各单位中西医防治传染病的优势力量组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临床基地。在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建立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的一线、二线专家队伍。

(2)培训:以“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为目标,形成中西医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防治传染病的能力。加强一线、二线人员培训,培养中西医融合防治传染病的临床能力和科研素质。

培训教材《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正在编撰的过程中,通过组织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参考名誉主委聂广教授专著的《传染病辨证体系规范化实践》进行编写,达到中西医融合,通俗易懂的目的。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经验。如古代著名方剂(如东汉张仲景,清代温病学四大家等)、现代医家的创新理论(如姜春华教授的“截断扭转疗法”;王今达教授的“菌毒并治”、“急性虚证”理论等),及其热毒清口服液等系列中成药。

3. 信息平台建设

在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中医院)协调建立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信息沟通方式和机制,建立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应急信息快速传递、研究数据支撑共享、体系各方资源整合。

4. 科研机构建设

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建设项目的工作,按照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的重点任务,开展相关临床、药物筛选等研究,解决临床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一线救治和预防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梳理各地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经验和理论,开展基础性、培育性研究;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凝练,丰富中医药防治疫病理论,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一线救治和预防提供科技支撑,提供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带动下,充实和加强广东省中医传染病诊疗技术实验室的能力建设,通过对中医药典籍、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总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验证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功能疗效,在中成药开发、诊疗新技术等方面取得成效。

5. 救治能力建设

建立“临床与科研结合、中西医结合、平战结合、继承创新结合、管产学研用结合”的临床科研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按照“国家部署,省市协调,专家指导,基地负责”的职责进行组织管理。健全传染病应急响应与处置机制,保障在传染病发生时中医与西医等协同介入防控救治。统筹布局中医、西医医疗应急队

伍,在中西医结合专家组、医疗管理队伍指导下,建立中西医联合巡诊会诊制度。

临床基地建设单位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中西医取长补短、相辅相成防治传染病的特色和优势,对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突发新发传染病开展医疗救治,优化各种病种的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完善中西医结合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建立兼容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的基础数据库。把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体现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治等政策制定上,细化相关条款,厘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医疗责任,使得中西医结合防治有明确的制度支持和清晰的操作路径。

(三)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在市卫健委和市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领导下,以构建相互融合的话语体系,形成中西联动的长效机制为宗旨,加强对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临床诊疗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2. 人员保障

卫生管理部门要制定人才措施,吸纳各领域专家参与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的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临床基地建设单位要制定鼓励临床及交叉学科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制度。

3. 经费保障

体系建设和运行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单位共同承担。

(1)争取国家引导性经费(重大项目和行业建设项目),保障基本科研活动的开展。

(2)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财政建设经费,制定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相关规划、安排信息系统和机构建设、组织人员培训及安排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储备时提供支持和保证。

(3)基地建设单位为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物资储备等财力物力保障。

4.制度保障

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应对传染病联合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临床科研体系高效运作的政策,逐步建立临床科研协作制度、信息沟通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成果推广制度等。

(四)验收形式

由深圳市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专家委员会参照我市重点专科检查的评价表格,制定临床科研基地验收量表,2025 年由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验收。

恳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在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临床基地上予以大力支持。

妥否,请批示。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 年 12 月 24 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8511.html

上一篇:[转载]消化内镜百年发展回顾
下一篇:[转载]严金海:科学医学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