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龙华医院贾立军和季光团队揭示间歇断食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潜在获益

已有 1836 次阅读 2021-9-16 17:3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公众号2021年9月16日

“辟谷”又称去谷、休粮,是在一定时间内断食的传统养生方式,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去谷食气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辟谷著作,书中记载了辟谷的理论、方法和益处。辟谷当前在国内外一定范围内流行,是民众采用较多的传统养生术之一。但由于缺乏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其安全性、有效性、生物学效应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尚不清楚。

近日,我院贾立军研究员和季光教授团队联合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1.5)杂志上发表了题为“Five-day water-only fasting decreased metabolic-syndrome risk factors and increased anti-aging biomarkers without toxicity in a clinical trial of normal-weight individuals”(PMID:34459130)的研究成果,为辟谷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潜在获益提供了临床证据。

1.jpg

该研究入组了41名具有辟谷经验的健康志愿者,在专业医护人员的陪护及指导下完成。辟谷方案采用持续5天仅饮水的方式进行。完成辟谷后,研究人员根据每位志愿者每日正常热量需求的30%、60%、100%分3天逐渐完成饮食恢复。并于复食后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进行跟踪随访。临床试验期间,医护人员按时严格对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同时采集其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和代谢组学分析。

结果发现:1)5天仅饮水的辟谷方案在健康人群中安全可行。辟谷期间,所有受试者未发生低血糖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不适主诉。同时,检测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血常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辟谷可显著改善受试者的体重、腰围、BMI、血压、血糖等代谢综合症相关的危险因素;3)辟谷可有效改善衰老相关风险标志物,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4)辟谷可引起血清中具有抗老化和抗炎特性的β-羟基丁酸水平显著升高;5)辟谷可引起具有抗炎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显著升高,并在辟谷结束后三个月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代谢组学阐明能量限制期间糖、脂和氨基酸的变化。通路分析发现:1)糖酵解通路被抑制而三羧酸循环通路被激活,具体表现为:糖酵解通路相关代谢物葡萄糖、丙酮酸和乳酸下降,而三羧酸循环通路相关代谢物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上调;2)脂肪分解和酮体合成增强,包括β-羟基丁酸上调51倍、乙酰乙酸上调31倍;3)支链氨基酸包括缬氨酸和亮氨酸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机体在能量限制导致血糖下降后,可以利用脂、酮体和氨基酸产能,以维持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

2.jpg

该研究证实,在专业医护人员的陪护和指导下,针对具有辟谷经验的健康人群,5天仅饮水的辟谷方案安全可行。同时,该辟谷方案可有效改善衰老、代谢综合症以及炎症等标志物,对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同时,该研究也提醒民众,辟谷作为一种传统养生方式,需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陪护下完成,不建议普通大众自主练习。

我院贾立军研究员和季光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我院蒋艳玉、杨晞、董昌盛、陆芸、殷红梅、肖碧莹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季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岐黄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人社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兼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Glob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主编,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rnational、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副主编。

贾立军,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研究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贾立军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抗肿瘤分子靶点发现与靶向药物设计筛选”和“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与中西医干预策略”研究。迄今在J Natl Cancer Inst(JNCI)、Autophagy、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Cell Death Differ、Mol Cancer、Oncogene等期刊发表SCI文章60余篇、参编英文专著4部,获邀担任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4477.html

上一篇:[转载]孙睿晨:拿了诺奖后,他为何做“间谍”?
下一篇:[转载]近现代天文学史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