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赵洪钧:《周易》是本哲学书吗?

已有 5753 次阅读 2021-7-28 15:18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周易》是本哲学书吗?

有人说:“包涵经传在内的《周易》一书,由于其早期部分内容诞生之古远,及其核心思想意义之深邃,不能不视为我国古代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此说出自黄寿祺、张善文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周易译注·序言》第14页。

这一判断有许多定语——不好意思用啰嗦、拉杂、冗长、含混、牵强等来形容。

什么是“哲学著作”呢?就是专门研究哲学的著作。

“包涵经传在内的《周易》一书”,显然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

什么是哲学呢?

简单说来,哲学是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总结和预见。

详细点说,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体系。

无论《周易》的“早期部分内容诞生”如何古远,“其核心思想意义”如何深邃,都算不上是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总结和预见。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周易》这本“特殊的哲学著作”也没有回答“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

那么,“包涵经传在内的《周易》一书”是否涉及哲学呢?

答案是有的地方涉及。比如《易经》《大有》上九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认为上天主宰着人世的一切。显然这里的“天”是有意志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其中还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至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就谈不上了。通过占筮认识和解决问题,无论如何拔高都不能说其中有深邃的哲学道理。

那么,《易经》和《易传》分别是什么书呢?

拙作《赵洪钧说周易·自序》中如下说:

若问:《周易》是一本什么书呢?不是很好回答,因为《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周易》就指《易经》,汉代之前即称《易》。广义的《周易》既包括《易经》也包括《易传》。不过,在交代《易经》和《易传》分别是什么书之前,请读者牢记,无论就其内容看还是就其社会功用看,《易经》和《易传》基本上都是两回事儿。

那么,《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

对这个问题,早已有两个大权威做出了回答。

一个权威是秦始皇。他下令焚书时赦免了《易经》,因为她是占筮、即算卦的书,不属于任何政治思想流派。所以,那时的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都倒了霉。最倒霉的是儒家。儒家不但被焚了书,还有四百六十多个想闹事的儒生被活埋。《易经》则完整无损地保存了很多手抄本。

另一个权威是《汉书艺文志》。其中说:“及秦燔书而《易》为卜筮之事,传者不绝。”

洪钧认为,秦始皇和《汉书艺文志》,在这个问题上,比后人乃至当代学者更权威。秦始皇的帮手李斯是儒家出身,假如那时已有《易传》,不会看不出其中的儒家思想。秦始皇本人也应该涉猎过《易经》。故那时《易传》很可能还远远没有完成。换言之,《易传》大多是秦代和汉初写成的。

可见,汉代之前,《易经》的地位不高。这一点从《论语》很少言《易》即可看出。孟轲自认为是孔子的遥从弟子,很推崇孔圣人,但《孟子》一书根本不言《易》。其余诸子百家,言《易》者也很少很少。至于汉代及以后,很多人说“十翼”(即《易传》)出自圣人之手,此说已经被近代以来严肃的学者推翻了。

为了说明,古代人远远不像某些当代人崇拜或迷信《周易》,下面再看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怎么说:

“《易》乃卜筮之书,古者则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亦未有许多说话。及孔子,始取而敷衍为《文言》、《杂卦》、《彖》、《象》之类,乃说出道理来。”“《易》只是卜筮之书,今人说来太精了,更入粗不得。”“《易》所以难读者,盖《易》本是卜筮之书,今却要就卜筮中推出讲学之道,故成两截功夫。”(俱见《朱子语类》)

清代学者对《周易》看法,可以拿《四库全书》的说法为代表。其中说: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房)、焦(延寿),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抟)、邵(雍),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伊川),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一》)

可见,清代学者对《易》学的评价不高,甚至有点反感。

总之,《易经》是筮、蓍筮、占筮,也就是算卦的书。按李镜池先生之说就是:“《易》是卜筮之书,由卜筮而成,为卜筮而作。”(《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70页)

那么,《易传》是什么书呢?

回答之前先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传”离不开“经”,“经”则可以离开“传”。故严格说来,《易传》不是独立的书。

像《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解说《春秋》那样,《易传》是对《易经》的解说,只是解得实在不好。加之《易传》出自多人之手,又历经很长时期,致使其内容非常散乱。为证实此说,且看《易传》对《易经》的看法:

1.《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2.《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3.《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4.《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5.《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以上五段,均见于《系辞下》,而且是编在一起的。至少应该出自五人之手。其中一、二、五三段是猜测《易》的成书时代和原因。第三段提出要重视《彖辞》,并对不同爻位之间的关系做了一般性的说明。该作者应该熟悉占筮。

如此说来,解说《易经》的《易传》,不就是讲解算卦原理的书吗?不是也应该归类于算卦之书吗?

回答是否定的。

不能说《易传》和《易经》完全无关,那关系却很浅。

那么,《易传》到底算是什么书呢?

洪钧先下个明确的判断,再做说明。

《易传》主要是借题发挥讲儒家思想的书。这一部分可以勉强算作哲学书。不过,其中也有讲神学的内容。故《易传》应该算是哲学和神学的混合体,而且是无论文字水平还是义理探讨,都不算高明的混合体。

有的人——包括《周易译注》作者,很可能不赞同以上拙见。为此举两个例子看看拙见是否冤枉了《易传》。

一个例子是《家人》卦的《彖》传,我曾经如下说:

《家人》卦辞只有“利女贞”三个字。意思就是利于女子贞问或利于女子的贞兆。

然而《彖传》解卦辞“利女贞”,硬塞进了儒家思想如下: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这四句《彖辞》简直是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另一种表达,又是对《大学》“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阐释。

为达此目的,《彖传》作者有意把“贞”解作正。其实,即便是把“利女贞”解作“利女正”也不足以引出这一大套儒家说教。

另一个例子是《恒》卦六五爻辞及其《象传》。原文如下:

《恒》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我的评说如下:

《恒》六五爻辞的意思本来是:总是能得到吃的。贞问妇女,吉祥;贞问男子,凶险。其中根本没有女子是否贞洁的意思。《象传》却解出了女子要“从一而终”——要妇女“从一而终”最早就出自这里。

显然,《象传》不但歪曲经文,而且赤裸裸地宣扬儒家道德观念。然而,即便接受这样的歪解还是很不通。试问:既然妇女贞洁,从一而终,她的夫子怎么会凶呢?

至于为什么“恒其德”“夫子凶”。大概是因为男人去占问的道德问题都是大节,坚守节操往往意味着很大的付出,甚至丧命,故凶。

还有“夫子制义,从妇凶也。”这是说,男子要独立地因时制宜,如果听从妇人的话则凶险。这就是后世所谓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男人怕老婆,则家道不正。至今还有“枕旁风”之说。总之是说:男人要当家作主,不要听从妇人的主张。

以上对《易经》和《易传》分别是什么书提出了我的看法,并且举例做了说明。据此,显然不能说《周易》是本哲学书。其实,汉代之前的我国文献中,没有一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书。也许只有《老子》可以勉强算一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97354.html

上一篇:[转载]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回答
下一篇:[转载]中药肝毒性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5 郑永军 李宏翰 武夷山 彭振华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