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本质与“天-人”时空结构的相关研究

已有 3850 次阅读 2020-9-25 16:1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学, 天人相应, 天-人时空结构 |文章来源:转载

施娜,郭霞珍,许筱颖.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本质与“天-人”时空结构的相关研究. 世界中医药,2018,13(5)1901-1904,1099

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国传统医学思想理论时起,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围绕着“天人相应”观展开。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认识,以及在对疾病的认识、治疗、预防等实际应用方面,无处不在体现“天人相应”的思想内涵。“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导着中医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延伸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中医学诊治、养生特点,是整个中医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是中医学为中医学的突出体现。

我们团队在对《黄帝内经》“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文献和实验研究中,更深刻的认识到“天人相应”思想不单是一种中医学为预防疾病、处理人体异常状态、保证人体健康而提出的顺应“天时”、顺应自然的规则。究其本质,实则构建的是人处于自然(地球)、宇宙(时间、空间)某一位置中的“天-人”时空结构,是中医学构建藏象理论的基础。

1 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渊源

1.1  中医“天人相应”是指人在时间和空间下与自然、宇宙的对应关系

回归中医理论的思想源头,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影响了《黄帝内经》对人体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关联的认识。由此,在“天人相应”思想中,需要解决对其中2个对象的中国古代哲学认知。其一是对“天”的认识,其二是对“相应”的认知。中医学研究人体、疾病此类客观事物,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命”等社会、政治范畴中的“天”[1],并不适用于解释中医学中的“天”,但中医学的理论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哲学,这使得中医学对“天”的认识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无法从古人对“天”所有认识中单纯的剥离出来。通过《黄帝内经》中对“天”的应用,在中国古代哲学对“天”的理解中找到合适的解释,对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进行恰当的剖析是较为合适的。

《黄帝内经》中常“天”与“地”并出,以天地代表人体之外的自然环境,“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老庄以前,因社会、政治的条件需求,中国古代哲学对“天”的认识常将自然“天”之力转嫁于神性之“天”,逐渐覆盖“天”之自然性。而老庄崇尚自然天道的思想逐渐消解“天”之神性[2-3],以“天”之自然性对待天人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庄子·达生》)。此时对“天”的认识呈现出更多的自然性,逐渐成为天地自然的代名词。也就是这种将“天”推向自然性的思想过程,自然成为人类效法天地的根本[2,4],实现了“天人相应”的天人关系。到后期《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更明确的表达出“天”乃自然甚至宇宙环境。《吕氏春秋·李春季·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吕氏春秋》中“天”所代表的“天道”可以通过对天体、季节、气象等自然现象而把握[2]。“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吕氏春秋新校释·贵因》),“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至此,可以说明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将“天人相应”中的“天”理解为自然甚至是宇宙环境是恰当的。同时也说明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疾病等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其思想理论沿袭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唯物的思想内涵,有利于中医学正确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状态和认识健康状态。

1.2  共同的化生本源是“天”与“人”相应之关键

 明确了中医学理论中“天”的所指,再说“相应”时便有了一定的科学内涵基础。对于“相应”,也需要解决2个问题,其一是为何“相应”,其二是“相应”什么。处理好“相应”的问题是揭示“天人相应”的本质是时空结构的第一步。天人为何“相应”,实则是在问天人为何感应,因为“相应”在作为与自然相处的法则之前,强调的是因为感应所以相应。

天人的感应最根本离不开中国古代哲学“元气论”的建立[5]。“元气论”历经先秦、汉代、宋代和清代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到清末已经相当完备,曾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了中国传统哲学主流的地位[6]。“元者,为万物之本”(《春秋繁露·重政》),“元”表明的是宇宙万物的初始和本原。这个本元(本原),到底是不是物质的,是不是存在的,《公羊传解诂》说了:“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本原是气,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医学中又可以是人体之精气。总结说就是“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出焉”。(《礼统》)在“元气论”(“气一元论”)的集大成者张载[7-9]之前,东汉的王充在提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论衡·言毒》)的同时还认为元气是宇宙的基本状态[10],他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论衡·谈天》)。这种“元气”即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的基本状态的思想,一是使“天”(自然、宇宙)与“人”拥有着共同的化生本源,二是“元气”作为宇宙基本状态而充斥于“天”“人”之间。“天”“人”拥有共同的本源,即在初始阶段同为一物,古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中饱含着“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认为本质相同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同为一物便有了可以触发相互感应的基础,此所谓“气同则会,声比则应”(《春秋繁露义证·同类相动》)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易·乾卦》)也。但对于“天”“人”这种概念意识和实际情况下均距离较远的二者之间,可以感应不代表一定能够实现相互感应,“天”“人”二者之间需要一种即为二者同源又可流动传递的物质,宇宙以“元气”作为基本状态为将“气”作为“天”“人”之间的感应媒介建立了物质联系。

2  天人相应理论的内涵

基于对“天”“人”相感应的认识,《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处于自然、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和生命活动状态。“天人相参”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核心[11]。“相参”与“相应”义亦相同[12]。“参”本意为“三”,即天、地、人三者相合之义[11]。天地人自然规律相互应合,故亦谓之“参”[12]。“应”,即相应,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形态结构、运转规律、外在征象的相应性[11]。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元(一源)。“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通天》)这里的“六合”是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指的是地球自然空间和宇宙空间。可以说“天人相应”“相应”的是人与自然、宇宙环境在位置结构(空间)和次序结构(时间)上相通相应、相似相符。

从位置结构上讲,首先人与自然、宇宙之间有着相似的布局特征。《淮南子》中道:“原本人之所由生,而晓寤其形骸九窍,取象与天”,“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因天人之间相似的布局特征,《黄帝内经》在解释人体的水液代谢机理时,以天地类比于人体内部,以天地之气蒸腾交互来说明人体内水液代谢的情况“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时空观的主要特点

3.1  时空观是以空间描述时间,时间结构以空间结构的变化来体现

以时间统摄空间的思维方式,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一切特色之根[4,13]。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是经验型的时空观。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在空间和时间之间,时间的意义最初是依从于空间的方位来产生的[14]。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宇宙中太阳和月亮位置的交互移动形成了温热寒凉的变化,也就有了四季时间的变迁。昼夜更替和四时推移,这些时间的变化,都是由于日月天体和寒暑之气的运动变化所造成的[14]。在解释中国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时,学者们常引用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左传正义》中说的:“时间体验,难落言诠,故著语每假空间以示之,强将无广袤者说出有幅度,若‘往日’‘来年’‘前朝’‘后夕’‘远世’‘近代’这类,莫非以空间概念用于时间关系”。确实如此,在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体系就是以空间结构的变化示时间结构的变化。如“天干地支”系统中的“十二地支”,“十二地支”也可称为“十二辰”。这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概念,就是把黄道(即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的路线)附近的一周天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15]。“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汉书·律历志》)“十二辰”是古人通过在地球上观察并记录太阳的移动位置,来确立的相应时间点,以宇宙空间位置的变化来表示时间,同时划分出的“十二辰”空间区域也成为了时间节点。空间代时间,时空得以统一。同样“月建”也如此。古代夏历正月建寅,现行阴历近似夏历[16],因十二辰中“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丑”五行属阴土,位居北东方,所以当北斗星斗钓指东北方时,正月建寅;斗钓指正东方时,二月建卯……斗钓指正北方时,十一月建子;斗钓指北冬方时,十二月建丑。

“天-人”空间结构的变化,在中医学解释人体生理机制时有所体现。“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指明了人体气血的运行受日明、日阴变化的影响,日明、日阴的变化是以地球观察太阳位置移动的结果。太阳移动至日明的位置时,观察地球上人体的气血运行的情况(加快),此时形成的就是太阳的空间位置-地球上人的空间位置,这一空间结构,是形成的这个“天-人”空间结构使得人体的气血运行受到了太阳移动的影响,人的气血运行与“天”相应。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卫气的循行与“周日视运动”(每一昼夜的变化)是相应的,“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篇》)卫气的循行受地球自转(地球空间位置的变化)的影响,形成的是地球(人)的空间位置-太阳的空间位置这一空间结构,日明、日阴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其实也是这一空间结构。中医理论还阐述了月球-地球的空间结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观察月球-地球处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时(月生-月满-月缺)人体的生理变化如何,以此发现了“天人相应”。

不难看出,不论日明日阴、昼夜变化、月之圆缺都表现出时间性,但其本质是宇宙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人类通过观察天体现象和自身的生理现象,将二者联系对应起来,此即“天人相应”。“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尸子·卷下》),我们在说宇宙的时候,本身已将空间和时间统一起来。以空间描述时间,空间的变化以时间表现。

3.2  时空的连续性和循环性是季节和人体节律性形成的关键

时间的特征是永恒的持续,但持续之中又可以分成许多时刻和时段;空间的特征是不断的延伸,但延伸之中也包含着许多点位和区域,这种现象说明,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对立统一[17]。钱钟书先生引《易经·彖·坤》中“行地无疆”,以《正义》“‘无疆’有二义,一是广博,二是长久”。解释“无疆”,“疆”谓疆界,空间也,承“地”来,以空之“广博”示时之“长久”。后世沿用,反忘“无疆”二字本义之为空间矣。可见,古人的时空观中时间和空间不仅互代,而且都呈现“无疆”这种连续性。中国的时间观念则表现为与空间结构的契合性,它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循环性的[14]。

时空的循环性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多有体现。《易经·泰》卦曰:“无往不复”;《鶡冠子·环流》道:“物极必反,命曰环流”;《庄子·则阳》:“得其环中以随成。穷则反,终则始”;《吕氏春秋·大乐》言:“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荀子·王制》:“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中医理论受中国古代哲学背景的影响,在阐释人体生理甚至“天人相应”思想时,均体现出对时空连续、循环无端性的认识[18]。《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对周期的描述也呈一定的闭环式循环。如“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4  “天人相应”的思想中更为强调的是人当顺应“天”

在时空统一的基础上,时空的连续性和循环性的结果是自然、宇宙、人活动的节律。中医在诊断、治疗、养生方面的理论均能体现“天-人”节律的相应[19],由此也强调人当顺应“天时”。在诊断上,尤其以四时脉法突出。“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此外,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归纳总结出以下节律:“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疾病的变化都与“天时”的节律相应;治疗方面,中医理论强调顺应“天时”体现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上。“因地制宜”前文在引《异法方宜论》原文时已提及,此处不再赘述。中医理论中体现“因时制宜”最具特点的是月相呈不同阶段时的不同治法治则。“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还强调不同阶段若不顺时、顺势而治,则会加重疾病“因天之序......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预防疾病、养生方面,中医认为“天”有一定的正常变化规律,若人的生命活动节律能与“天”的节律达成一致协调时,疾病则不会产生。“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中古之时,有至人者,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能应“天”之四时节律变化,守天地阴阳节律之道,是益寿之道,是圣人之道,告诫人们顺应“天时”十分重要。《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更是详细介绍了人应当如何应“天时”以保证自身的生命健康。

5  结语

综上所言,中医“天人相应” 思想本身揭示的是人处于自然、宇宙中与空间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实质上是对“天-人”时空结构的描述。1)中医学从“元气论”出发,肯定了人、自然、宇宙相互之间存在的空间状态。2)由于“元气论”使得“天人互感”,随之确立了“天人相参应”。“参”为“三”,是对“天-人-地”这种人与自然、宇宙所处的空间结构的具体描述。3)以空间代时间,将人与自然、宇宙形成的所有空间结构续而贯之便呈现出时间结构。昼夜更替、四时流转实则描述的是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宇宙位置)空间结构。4)时间描述了空间结构的变化,加之时空的连续性和循环性,“天-人”空间结构的变化也呈现出循环性。一旦产生循环,便有了对周期的认识。这种人体上的变化规律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也就是现在时间生一些相同部位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在肺、空肠、回场及结肠组织VIP和SP的含量低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CK含量的测定中,我们看到低氧和高氧组在肺与空肠的部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数值的变化虽然没有达到统计要求,但存在不同的趋势。由此说明,外界环境对内在脏腑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物质基础。研究结果从理论上为中医学《黄帝内经》“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医学的依据,同时为我们依据中医理论开展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价值和意义。(参考文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2063.html

上一篇:[转载]六淫概念的发生学探讨
下一篇:董仲舒与“天人三策”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