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50)

已有 1414 次阅读 2020-3-14 21:42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古代医学, 现代医学, 中国近世重大疫情

一五零、《瘟疫下的社会拯救》

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公反应研究)》,2004-01-01由《中国书店出版

(一)内容简介

《瘟疫下的社会拯救》是一部专门研究和论述我国古代明清以来到民国期间,重大疫情的发生、发展与当时的相应反和社会影响的著作。该书从明代中期开始,选择在历史上涉及面较大且影响范围广的历史重大疫情进行综合的论述和研究,书中除了一般概述疫情的基本情况外,侧重于个案研究,精选几次影响重大又情况各异的大疫加以比较细致的探讨,从各个侧面展现暴发大疫的原因、影响,勾勒并检讨面对大疫,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包括个人)的反应,最后总结出一些值得令人重视的经验教训。全书为22万字,读者对象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员,使之初步了解历史上的重大疫情的基本状况,特别是当时的有关反应和对策,为今天的防范重大疫情提供历史参考借鉴。

(二)作者简介

余新忠,1991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6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日本京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入选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5年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明清以来江南区域社会史和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已出版《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和《中国家庭史·明清卷》、《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等专著4部、《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等编著3部、《瘟疫与人》等译著1部,在《历史研究》、《东洋史研究》(日本)、《近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日文论文80余篇。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入选"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中国家庭史》(合作)获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类)。

(三)该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近世疫情概况

第一节 关于疫情图表

第二节 疫情的时空分布

第三节 瘟疫的种类

第四节 疫情特点

小结

第二章 明末大疫与明王朝的灭亡

第一节 明末政局

第二节 疫情流行概况

第三节 瘟疫的种类

第四节 瘟疫发生和蔓延的原因

第五节 瘟疫的后果

第六节 官府与社会的瘟疫救治

小结

第三章 大灾与大疫——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江南大疫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疫情

第三节 影响与应对

第四节 大灾与大疫

小结

第四章 近世中国的新瘟疫——以烂喉痧(猩红热)和白喉为中心

第一节 近世以来中国的新瘟疫

第二节 关于烂喉痧和白喉

第三节 烂喉痧和白喉出现年代考略

第四节 社会生态变动与新瘟疫

小结

第五章 丰年行大疫——嘉道之际真霍乱的大流行及其影响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嘉道之前中国之霍乱

第三节 疫情

第四节 嘉道之后霍乱在中国的肆虐

第五节 当明及此后社会各界对霍乱的应对

第六节 霍乱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触动

小结

第六章 战争与瘟疫

第一节 太平天国战争与苏浙皖大疫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回民起义与云南鼠疫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冲突与细菌学说的进一步确立

第八章 国际化的现代防疫机制的初步形成

第九章 1932年全国性霍乱流行

第十章 近世瘟疫成因综论

第十一章 国家和社会疫病反应机制综论

结语:回顾与省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23530.html

上一篇:[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叶永安:将中医治疗引入重症监护病房
下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51)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