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感悟中医”备忘录(五)

已有 2871 次阅读 2018-9-30 16:2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感悟中医, 哲学, 科学

林肇昆:哲学和科学的高度统一,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但是水涨船高,这就是发展。在内经伤寒论的时代中医是否科学?只要符合哲学规范的,就是科学,就会发展,就有无限的生命力,中医立意于易经等古老朴素的哲学思想,比如八卦在古代可以解释一切,即可算命又可用于治病,直到今日也在中医针灸领域广泛应用,我是个针灸匠,在肚脐或在手掌八卦定点,每次两三针,的确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能用现代科学判其生死吗?还是存疑吧,由将来来解决,是最现实的解决方式。有感而发,没有考虑太多,请老同学们笑纳。

李明远:林兄、聂教授、严教授,非常感谢诸公的评论和讨论,再一次感到能参加“感悟中医”这个群,甚幸!由于上午要与油田方面最后确定“矿场试验方案”,未能及时回复,望谅解。
自己不仅感受于各位专家的真诚讨论,更对各位半夜三更写帖子、上传文献而深感不安。我们毕竟不那么年轻了,需要充分休息。为此,鉴于群里大部分专家工作、生活在国内,建议聂教授在“群规”中增加一条“北京时间23点后不讨论与中医有关的话题,居住海外的专家可自行安排”。

第一次与中医专家讨论中医,也是第一次如此多的接触古典哲学,受益良多。看了严教授提供的“气道合一是中国象科学的哲学根基”和“中国气学视野下的宇宙图景”颇有感触,深感中国古典哲学的魅力,也更加确信中医的科学性。

与诸位专家不同,中医对我而言,我是在兴趣驱驶下的业余爱好,起初希望能对医学有点儿了解,免得稀里糊涂的过了“奈何桥”。随着对其认识、了解的逐步深入,感到用我所学,似乎还可以为中医做点儿什么。当然,除了将自己作为一个“小白鼠”,是不可能去实践中医。但若能将中医有关的知识,用较为简单的语言“翻译”为大众能接受或欢迎的语言,做做中医知识的科普,也许还可以。而欲做此事,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经历了系统的现代教育、而几乎不懂古汉语、古代哲学的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若不将中医“翻译”的“科学”一点儿,便没人会理解,更不会有兴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科普”并非易事,不管哪一个专业,若对其没有“深入”的理解,则无法“浅出”。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从上大学开始,自己便没有离开校园。作为一个“教书匠”,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和不同人群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问题则是我的“日常功课”。一旦“老师们”对我的“作业”不满意,其情景可以想象。因此,基于“理工男”的思维和“职业病”,对什么事情总希望尽可能的搞清楚。

对于“不可通约”,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各位比我的理解和体会更深。但既然“有了气,才有生化;有了生化,才有大化流行”,那么“有大化流行,不可通约,岂能不生化”。既然人们可以用哲学、科学去研究其它事物,为什么不能用哲学、科学研究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实际上,没有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结合,便没有古代中医学。那么,既然古人可以做到,现代人怎么就做不到了呢?因此,我相信,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进行融合是可行的。这在哲学层面和科学层面都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目前我们遇到的障碍,是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障碍。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看到,中医与西医一百多年的碰撞,不可谓不激烈,有得有失,但还是有所进展。因此,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还是可以做点儿什么,并希望有所获。

@林兄,哲学和科学的高度统一,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聂教授,不必介意,您的水还不够凉。[呲牙][呲牙]三十年前,我作为一个学“石油储运”(准机械类)的工科生,掉到了异国它乡的“化学”(理学)的“坑”里,吃尽了苦头。二十多年前,又选择了“采油”,与“石油工程”专业碰撞。也许是上了瘾,现在又要“班门弄斧”,与中医学“交叉”。但说实话,没有过去的“碰撞”,也就没有今天的感悟和收获。

吕莫玲:韩世辉大夫,现代物理学专业,迷上中医后从单位辞职改行中医,重新考上中医研究生,目前在北京三甲医院临床。希望和大家一起,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精彩的碰撞。

李明远:欢迎韩大夫!有“双学位”持有者加盟,感悟会更深刻!谢谢morning推荐!

韩世辉:很荣幸认识诸位中医爱好者。

吕莫玲:韩大夫在易经和佛学方面也很有造诣。

聂广:谢谢李教授,谢谢韩大夫!那天李教授布置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是因为有些茫然。今拟初稿如下,请各位斧正!

《感悟中医》群公告

因缘巧合,我们走到了一起,无论是退休老中医、老科学家,还是中医少壮派和爱好者。

来到这里,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话题,有不同的困惑。来到这里,因为我们情系中医,我们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我们每个人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差异是必然的。但是,我们本着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前贤、尊重事实的风度,本着“尖锐于事,和气于人”的理念,本着讨论无禁区、科学无国界的宗旨,我们能够克服价值观不同、思维范式不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每个人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科学理性,是我们建群的初衷。

结合《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的“文明表达规则”和哈维尔对话守则,我们拟出以下群规则: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反对党同伐异。

(2)群里所有人都享有平等权利,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和偏好。

(3)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决问题为限,并保持主题,不得“顾左右而言他”。

(4)辩论时用证据说话,不应意气用事,奉行“尖锐于事,和气于人”的宗旨。

(5)尽量避免偏激、粗暴和以势压人,出现误解时理性思考,发扬主动道歉的美德。

(6)北京时间23点后不讨论与中医有关的话题,居住海外的专家可自行安排。

未来的日子,让我们见证这一切!

李明远:[强][强][强]

刘兴东:[强][强][强]

聂广:二位,还要认真推敲,直言不讳地批评。

欢迎深圳校友会李一明会长。

李一明:拜会各位大家!

严金海:@李一明 [强][强][强]会长好!

李一明:衷心感谢,有幸[抱拳][抱拳][抱拳]

@严金海 ,老同学好!

严金海:@李一明 你好!

林肇昆:欢迎韩大夫李大夫。前两天我说过一下,明远是我出国以后认识的最好朋友,近两年我们谈的比较多的是中医,慢慢地我感觉有点吃力,于是拉来我们班的学者型老同学聂广帮忙,没想到聂老弟如此重视,能量如此之大,短短几天就拉起来这么个群,全都是专家学者,我学到不少知识,只是自己一直忙于临床,对于哲学和许多现代科学触及较少,认识也很浅薄,又不能置身于外,想到一点说一点,请大家不要见怪。谢谢大家,谢谢聂老弟写的感悟中医群公告,我们遵照执行。

聂广:谢谢林兄,您是我们永远的班长[抱拳][抱拳]

李明远:@李一明,欢迎!承蒙林兄、聂教授引荐,有机会与各位专家相识,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继续“抛转”、立“靶子”,欢迎讨论。

链接:关于能量输送载体、通道与经络的讨论(09-28)

王维武:【简言之,“经络”由两部分构成:血管、组织(细胞)间隙,细胞膜孔隙和淋巴管构成的网络输送气血;神经与组织(细胞)间隙构成的网络传递信息。】@李明远 只想问:血管、组织……构成的网络如果真是经络的物质基础,那么何以解释经络是一条条的?把经络直接当一个密密麻麻的渔网不就得了?照您的理解,什么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有区别吗?

李明远:按照我目前对经络的认识和理解,十二条径脉应是根据古代解剖学确定的,否则很难理解古人是如何确定经脉的走向。而经脉的路径大体上与现代解剖学确定的较大的动脉、静脉血管的位置相一致。而络脉、孙络及孙孙络等应该基于古代哲学提出来,再逐渐由后人补充的。由于中国古代解剖学没有现代解剖学对人体器官、组织等认识的这么精细,因此基于古代哲学指出,经络“网络周身”,否则就不能“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官窍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内外上下,统一步调,协调联动”。也不能“通达全身,营脏腑,濡筋骨,利关节,荣于身”。

由于我对经络的探索还没有到各个“经脉”的程度,更没有“临床”经验,只是“纸上谈兵”,对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等经脉的区别不清楚。但从理论上讲,人体的各个器官(脏腑)、不同部位、组织和细胞都各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不同的经脉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

王维武:( 1)“逐渐补充”?经脉系统自《黄帝内经》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任何变化。逐渐补充说从何而来?(2)细胞、组织有其特异性,组织间隙何来特异性?(3)经络循行方向何以解释?组织间隙可没有方向。(4)照你的理论,经络可以无限深在,因为组织间隙可以深入内脏,可是中医的经络与脏腑是明确分开的。经络上的穴位也并没有深藏体内。

李明远:(1)“逐渐补充”?经脉系统自《黄帝内经》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任何变化。逐渐补充说从何而来?

这好像与事实有差距吧。如果我没有搞错,仅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其经脉和穴位与《黄帝内经》都有不同吧。

(2)细胞、组织有其特异性,组织间隙何来特异性?

如果从微观角度讲,任何两个组织(细胞)间隙的宽度、长度、表面特性等均不一样。

(3)经络循行方向何以解释?组织间隙可没有方向。

对,组织间隙没有方向。因此,才有“营在脉(血管)中,卫在脉外。卫气运行,并非按固定的路线循环往复,而是散行于全身各部”。

(4)照你的理论,经络可以无限深在,因为组织间隙可以深入内脏,可是中医的经络与脏腑是明确分开的。经络上的穴位也并没有深藏体内。

对,理论上,脏腑应该有经络,也应该有穴位。否则脏腑内的细胞如何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气)。只不过,古代解剖学没有组织和细胞的概念,没有现代解剖学精细,自然就没有“组织(细胞)间隙”的概念。另外,但谁敢在脏腑上扎针?如果经络上的穴位没有深藏体内,为什么不同穴位扎针的深度是不一样?

王维武:(1)最初关于经脉,有《阴阳十一脉灸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与嗣后的十二经略有出入。《黄帝内经》后,再无变化。(2)如果将长、宽等物理参数也纳入其特异性考察,那么,人体将有无穷无尽的不同间隙,何止十二经?十二万经也有。(3)如果您仔细研读《灵枢-营卫生会》篇,里面恰恰讲了卫气是按固定的路线循环往复的。如“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记载得非常详细,何以认为是“散行于全身各部”?4.只能说您真的对于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还完全不了解。“脏腑应该有经络,也应该有穴位”,您这让我还怎么与您辩呢?[捂脸]如果您对中医的理论毫无了解,却要对它改良,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李明远:作为一个初学者和一个“外行”,我将所思考的问题写出来,是为了向各位专家请教;同时,与大家讨论。您所关心的问题讨论如下:

(1)对于12经脉,我不认为是“组织间隙”。因为提出经脉之时,中医学没有组织间隙的概念。而12经脉是“气”的主要输送通道,应是直径较大的动脉、静脉血管,不然如何“通行气血”。

(2)对于卫气如何循行,各医家有不同表述,我们不必要在这里讨论哪家正确。

(3)既然经络是通行气血的通道,脏腑若没有经络,没有气,人体会是什么样?

(4)我并不想改良中医,只是想如何认识、理解中医。此文只是想通过人体输送“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通道与经络的比较,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经络。

当然,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不同的理论,不同的体系,这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但两种医学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人体。如果“气具有“物质”与“能量”的二种属性”,那么两种医学输送“物质和能量”的系统应为同一个。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由血管、组织(细胞)间隙,细胞膜孔隙和淋巴管构成的网络就是“经络”,证明我们老祖宗二千年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对的,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对于大家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对这种跨专业的讨论,确实很困难,但只要我们逐渐学习,是会有一个共识的。一切刚开始,不要急于求成。

各位专家晚安,周末愉快!

王维武:(1)组织间隙之说是你刚才自己提出来的。即便如你说的,为“直径较大的动静脉血管”,那么人体直径较大的动静脉血管何止12条,又怎么能对应12经?另外,看不见的“气”为何要在血管中通行?刚才你自己也提出可能还包含信息,信息为什么要在血管中才能通行?(2)讨论中医不是讨论哪家正确的问题,你不能忽视中医经典所记载的,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说营卫气散行就散行了?那还是中医吗?(3)你前文说脏腑有经络与穴位,而非气。人体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能说我们理解不通人体就不存在。我们理解不通那是我们理解水平的问题,并不会将人体变成另外一个样子。(4)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经络是早已经做烂的东西。咱们国家90年代曾由国家科委组织,专门有“经络攀登计划”,研究经络的实质,北大、中科院等单位均参加,并没有发现经络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那么多家科研单位研究都没有得出结论,现在靠个人的假设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经络与大的动静脉血管相应,那不是浪费时间与精力吗?

李明远:我明天再与您讨论这些问题,好吗?晚安!

王维武:好的,晚安!

李明远:@关河梦,上午好!对您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

(1)组织间隙之说是你刚才自己提出来的。即便如你说的,为“直径较大的动静脉血管”,那么人体直径较大的动静脉血管何止12条,又怎么能对应12经?另外,看不见的“气”为何要在血管中通行?刚才你自己也提出可能还包含信息,信息为什么要在血管中才能通行?

对于二千多年前的一个农耕社会,其解剖学对人体组织、结构的认识一定不如今天现代解剖学精细。古人能够发现一些血液由躯干流向四肢末端,而另外一些血液则由四肢末端回流至躯干,而提出12经脉和气血循环的概念,已是十分科学和伟大的发现。在这方面,我们应从当时的社会、哲学、科学和医学的发展程度来考虑问题,并且,考虑如何与古人对话。

一般认为“气”是肉眼看不见的。然而,若“气具有“物质”与“能量”的二种属性”是对的,红细胞、白细胞这些“物质”在显微镜下是可以清清楚楚看得到的。这样“气”在血管中流动不就很正常了吗。

在我的短文中,只提到“神经与组织(细胞)间隙构成的网络传递信息”,没有涉及血管。

(2)讨论中医不是讨论哪家正确的问题,你不能忽视中医经典所记载的,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说营卫气散行就散行了?那还是中医吗?

我所提及的“营在脉(血管)中,卫在脉外。卫气运行,并非按固定的路线循环往复,而是散行于全身各部”也是引自中医文献,不是我说。

(3)你前文说脏腑有经络与穴位,而非气。人体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能说我们理解不通人体就不存在。我们理解不通那是我们理解水平的问题,并不会将人体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脏腑没有经络,则气血不能在脏腑中运行,脏腑就不能正常工作。如果脏腑不能正常工作,人体就会有病或不能生存。

(4)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经络是早已经做烂的东西。咱们国家90年代曾由国家科委组织,专门有“经络攀登计划”,研究经络的实质,北大、中科院等单位均参加,并没有发现经络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那么多家科研单位研究都没有得出结论,现在靠个人的假设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经络与大的动静脉血管相应,那不是浪费时间与精力吗?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结合现代科学或现代医学对中医的研究一直在探索中,今天仍然是,这个状态基本没有改变。既然是探索,中医大家可以做,乡村郎中也可以做;国家团队能做,我们这样一个民间组织(感悟中医群)当然也可以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科学研究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科学探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好了,回答完您的问题,我建议我们共同探讨一个基本问题。既然对“气”、“经络”的探索比较复杂,我们先来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体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共同研究的唯一对象。那么对于“血”而言,暂时抛开中西医各自对“血”的定义、性质、功能、组成等的表述。一滴源自人体的血,是“西医的血”,还是“中医的血”,或是“中西医共同研究的血”。如果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再简单一点儿。人体的左眼睛是西医的,右眼睛是中医的;还是左眼睛是中医的,右眼睛是西医的;或是“眼睛是中西医共同研究的对象”?

仅供参考。

未央两位教授的探讨发人深省。

聂广:二位教授,我觉得关于“气”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我赞成李教授的说法,“眼睛”既不是中医的,也不是西医的。有关它的结构、物质、生理、病理,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不断地接近它的事实真相,获得那个唯一的认识。在那个认识里,没有中西医之分。

但是,“气”是中医的,它不能对应任何西医的东西。因为从“发生学”看,“气”是自然哲学中移植过来的医学概念,包含很多猜测的成分,与以物质结构决定功能表现的现代医学格格不入。或者说,如果研究的起点缺乏规范,那么实证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圆满地解释哲学思辨;而哲学思辨在实证研究那里会首先遭到排斥,因为他们只从事实与经验出发,而对现成的学说充满怀疑。如果不能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他们只好“拜拜”。

我想,完整的经络学说永远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如果有一天,人们从经络学说中提供的某种现象出发,发现了人体的某种崭新结构,也许会有诺贝尔奖来叩门。但那已经不是经络学说,或者说不是经络学说所表达的理念。

有关中医的热点问题还有很多,尤其是与经验、技艺以及疗效相关的东西,可能更受大家关注。我建议,有关“气”的研究,李教授先安静地坐坐“冷板凳”,等到有所突破的时候,再来接受大家的质疑,可否?

李明远:@聂教授,感谢您的点评和提议!大家先探讨一些关于“经验、技艺以及疗效相关的东西”,我也先休息一下,思考一些其它问题。建群仅仅10天,通过与各位专家的讨论,受益颇丰!特别是关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学哲学的讨论,深受启发,加深了对“气”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愈加感到“中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气一元论”,从哲学的高度,将医学和所有的自然科学统帅之下。可以说,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切成果和现代医学发展的一切成果,都没有超出“气一元论”最基本的内涵,“物质”与“能量”的的范围,或是对“气一元论”预测(不是猜测)的证实。

按照我目前的认识和理解,现代医学只是一门科学,而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古代科学的结晶,二者水乳交融般的融合,使之成为“中医艺术”,而不仅仅是“中医学”,古今中医大家,均是艺术大家!艺术是不能用科学标准评判的,科学也没有资格评判艺术。

我相信,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敞开中医的大门,积极推动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将一切现代科学和一切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为中医所用,一定会“复兴中医学”,形成“现代中医艺术”,产生一大批“现代中医艺术家”!

非常感谢关河梦教授的讨论,促使大家思考更多问题。

谢谢!

未央:有相物质(结构)是能量的凝聚方式,无相能量是物质的功能动态,本质上是统一的。精化气,气归形,精与气是统一的。近代科学与古典中医的认识论思想没有差别。概念、表达方式、思维着重点不同而已。中医更是注重整体时空动态的掌控,科学以局部精细结构为基,所以概念不同。模糊性能通贯整体性质,具体性可以明达瞬时能态。

聂广:统一的精神,应该用统一的术语表达。科学概念,只有当它是唯一的时候,才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欢迎《科学网·知识分子》丛远新群主!

丛远新:谢谢,我是来学习感悟中医智慧的[抱拳]

聂广:群主大人,我不知道怎么介绍您?还请自我介绍!

只知道毕业于武大物理系。[抱拳]

丛远新:不敢[擦汗]

我就是建个平台让科学网老友交流的,毕业于武大物理,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程师。

喜欢传统武学,深受益,小有研究,正待出版。

传统武学与中医有着一定共性,希望进来能进一步受益。

聂广:丛工是《科学网》名博主,见多识广,对中医很有见解。

欢迎《科学网》陈辉博主,对中医很有感情。我还不会介绍,请您自我介绍吧!

链接:《科学网》博文“《感悟中医》的群公告”。

各位,这篇博文先发到了《科学网·知识分子》群里,就迎来了二位大伽!

丛远新:@readnet 快点,自我介绍[发怒]

陈辉:小时候,看一位老中医,他通过望闻问切就能知道我有什么病症,感觉很神奇。高考时曾报考过医学院,虽然后来没当成医生,但对医生一直充满着敬意。

聂广:我们还是不知道您的身份。

陈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职工。

聂广:您的情况特别符合我们的条件,大家以退休职工为多。[抱拳]

二位,我们这个群是为一位退休后爱上中医的化学家李教授建立的。他在挪威与我们的老班长是至交,他希望为中医能够讲”普通话“做些努力,我们就邀请大家建了这个群。

群主是我们林肇昆老班长,他今年72岁,在挪威退休4年,但仍有诊所,有时回来看看。

刘为立:各位学兄师长都是学富五车,本人受益良多。本人水平有限,写不了文章,发个指导学员病案上来,算是参与。为了保留真实原貌,素材和盘托出未做修改。有兴趣的学兄师长可以消闲看看,多多指教![抱拳][抱拳]

聂广:为立学弟从爱尔兰归国,以经方诊疗颇有感悟,自己的诊所门庭若市!

刘为立:广哥谬赞了![流汗] 诊所比较偏僻,人不太多。在自己家里,主要方便陪陪高龄老父亲。[擦汗][咖啡][咖啡]

聂广:比我们的诊所兴旺很多!

刘为立: 广哥的诊所才开不久,可能暂时知道的人不多,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就会人满为患的。

严兴华:为立兄威武!百善孝为先[强][强]我看令尊气色尚可,茶寿可期[握手][握手][咖啡][咖啡]

刘为立:谢谢兴华兄!上次去太仓促没有招待兴华兄。下次一定请华哥好好坐坐啊![抱拳][抱拳]

严兴华:见您心切呗!

赵先明:链接关敏“中医批判”。

李明远:@readnet @丛 欢迎!兴趣使大家相聚。

陈辉:看着心酸!转:“小泽征尔是我们尊敬的指挥家,不幸患了老年痴呆症,这次演出也许是他的一次“荣誉指挥”,虽然指挥已完全不在节拍上,但演奏者充满着对他尊敬和爱戴,完成了这难得“最后一次”![玫瑰][玫瑰][玫瑰]”

请问,中医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什么好办法?

聂广:@readnet 教授,您的问题稍嫌笼统,不太好回答。(1)诊疗难治病,无论中西医都要根据疾病类型、临床分期、病情轻重,而采取相应的对策。(2)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一种个体化诊疗模式,而且还有经验疗法,可以说没有中医不能干预的病情,因此当现代医学捉襟见肘的时候往往求助于传统医学。(3)中医药诊疗难治病,并不排斥现代康复医学的某些干预方式,因为它们多一些从基础到临床研究的数据。(4)东直门医院的田金洲教授是中医界治疗该病的权威人士,如果需要可以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更为专业的信息。

陈辉:感谢!

长寿的基础和关键就是吃得好,有道理吗?

李剑松:长寿的因素其实也是很复杂的,有基因环境饮食运动心态等等,如果单项这么简单早就可以复制了。对于年长者各种代谢消化机能还是不比年轻时候,所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都出现了,建议还是什么都吃(只要不过敏没有特别禁忌时),食谱广食量适当,暴饮暴食偏食都不可取。

丛远新:@背影 您这是基于某个理论得出的结论还是基于对高寿者的调查?

央视夕阳红曾经调查过100位百岁老人,他们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吃自己喜欢的,很多人基本上只能保证一个菜甚至主食,远远达不到专家建议的营养丰富的标准,不论水果还是蔬菜都达不到。

陈辉:身体缺啥就想吃啥,自然界中的动物也同样如此。

李剑松:@readnet 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结论。央视的是新闻是热点,不是科学结论。

丛远新:传武需要权威、大师,但科学不需要权威,也不认权威,只有对错[呲牙]

刚刚有位顶尖数学天才,沃尔夫奖和菲尔兹奖的双料得主,号称证明了黎曼猜想,过程公布后,一片批评中淡化了。

长寿因人而异,得用中医的理论,辩证看待,对吧[调皮]

陈辉:指挥家郑小瑛90岁了,问她怎么样能长寿,她说自己吃糖吃咸吃冷吃剩菜剩饭还不太喝水,每一条都犯忌!央视采访她了没有播出,说明复杂的养生理念其实很简单,适合自己的就是养生的。请看上面视频郑老是怎么讲的。

王维武:大家有木有药理专业的博士推荐?我一哥们刚给我打电话,想招这方面的博后……10.10截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38015.html

上一篇:《感悟中医》的群公告
下一篇:吴雄志与他的中医传播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