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参加一个培训会议,科技创新是大家对中国经济的一个希望所在。这几年中国经济会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个艰苦的过程,而科技创新是走出低迷的良药。
理科研究的目的是科学发现,一般不考虑实际应用,以发现自然现象与规律为任,可以象‘嫦娥奔月’一样任性与美丽。飞得越远越高越好。
而中国除了理科外,象工科这样以工业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必须要‘生要开花’并结果,用会议上多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接地气’!
面对中国经济,面对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中国的许多学者写出来的文章洋洋洒洒,但是没有可操作性与应用性。其中有位在中国有影响的演讲人说,中国许多经济学教授写的论文,在中国经济实践中基本用不上。他们都是纸上谈兵,不切合中国的实际。
而许多工科教师,为了应付考核与职称,都在写sci论文,这些论文写完发表出来,他们自己后面也不大看,基本上石沉大海,如果能够偶尔被捞出来一下,也很光彩了,有了收录次数了。
科研立题不是为了科技创新,不是为了工业生产质量提高与新产品开发,不是为了对中国经济有任何作用。目的是写出来论文,而且基本上都是不接地气不能生根开花的‘文章’。
近期,听许多高校的朋友说,他们整个学校的横向经费与前几年比起来,减少了很多(昨晚还与一985高校的教授散步时聊到这个问题)。因为横向经费考核‘不算’,应用科研在写文章上一是有保密限制,二是研究的结果不容易出高sci影响因子的论文。
唉,老百姓如果都清楚他们纳的税做的科研,不是为了提高中国生产力,不是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他们该如何想。
理科播下的种,果应该是发现自然,工科播下去的种,收获应该是生产力的提高。
假设高校都停止做企业项目,那么高校对中国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提供多少贡献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林中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177-98784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