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2025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彭渤
两年一次的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今天下午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闭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举办,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会议设大会报告会场和7个分论坛会场,计有5个大会主旨报告和89个分论坛报告,从构造地貌、第四纪环境演变等7个主题展开学术交流。来自全国75个教学科研单位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承办方对大会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使大会圆满取得预期成效。本人已多年参加这个学术会议,这里谈点参会感想,与同行共勉。
大会展示我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重要创新成果。从大会收到的论文和展示的学术报告看,新世纪以来,我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取得多方面的重大创新成果。青藏高原构造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天山构造带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典型地区、典型地貌的研究成果,以及黄土与亚洲季候演变、极端气候与灾害地貌、构造-气候驱动地貌、地貌学研究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既体现我国当前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科学研究特色,又预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正在悄然取得新突破。既展示我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又体现地貌与第四纪的理论研究向灾害预警、洪水预报等实践应用领域的渗透。显示我国当前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活力。
一批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青年人才正茁壮成长。本人已连续多年参加该学术会议,亲眼见证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的年轻人从科研青椒到挑大梁、担重任的成长历程。这次会议的分会场有60%的报告是来自年轻人的研究成果。一些年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报告,既显示出良好的科研积累和专业素养,又体现良好的演讲技能,那份老练与成熟,真让人觉得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符。欣慰之余,真为他们高兴。
朴实认真的学术会风。本次会议沿袭以往各届的会议风格,即大会开幕式后,有半天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然后分组学术报告。本次会议考察了大连市滨海海岸风光。各分会场的学术报告一直持续到大会闭幕式。大会不像国内有些会议,按“帽子”来安排学术报告。大家都依自己的兴趣选择分会场,参加学术交流。体现朴实认真的优良学术会风。
夜已深,预祝我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更上一层楼。
2025年8月24日深夜,大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8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