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渤
九寨沟地震浅见
2017-8-11 11:29
阅读:5817

九寨沟地震浅见

彭渤

2017年上半年来,天气(降水和气温)一直有点反常。我曾给学生说,这样反常的天气,很可能会有大地震发生,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学生立马告诉我:“老师,发生地震了,被你言中了”。我不从事地震地质研究,但我总觉得地震发生前的一些蛛丝马迹,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虽然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但地震的发生在看似没有规律的运动中有它的规律,在看似没有迹象的现实中有他的指示信息。故根据个人的感觉,结合九寨沟地震发生前发生的山体崩塌泥石流事件,笔者认为,这次地震似乎是可以预报的

地震发生前后的一些地温、地电、地磁、生物反应,以及地下水水位变化和大气云图特征,是实时预报地震的重要依据,是从地震地质研究到实现地震预报分析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然而,地震发生后,人们总是借助板块构造分析来阐述地震发生的机制,而可能不太重视对这些现象和细节的总结、分析,更加忽视将这些现象与地震地质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报研究,这可能是难以实现地震预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九寨沟地震发生前,在该区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泥石流事件(1)。这种地表发生的大型岩石破裂、崩塌事件,除了与地表降水等外动力地质因素有关之外,是否与深部断裂活动等一些深层次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关?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该区,大型的表生山体崩塌泥石流,应该与深部地质过程(如断裂活动、岩浆作用等)密切相关。由岳中琦先生提供的九寨沟地震发生位置图(1)可以看出,地震发生的地点,在宏观上正好位于岷江和白水河两大河流的交叉点。在我国西部,地表河流的区域分布,基本上代表区域性新构造的分布。故此可以认为:九寨沟地震发生的地点正好位于两条区域性活动断裂(似可依次定名为岷江活动断裂带和白水活动断裂带,是否属实、合理,需要得到有关论证!)的交叉点。姑且不考虑岳中琦先生强调的白龙湖沉船事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70358.html ),两次时间间隔相距不到一个月的大型山体崩塌泥石流事件,其实都发生在岷江活动带上,这从地震地质研究的角度,就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一般认为,泥石流滑坡是地表雨水作用所致,但如此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泥石流事件,应该是深部构造活动提供直接动力、引起地表失稳等原因所致。至于地震发生是否与岳先生所强调的地下气体活动有关(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70358.html),也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


依岳中琦依(2017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70358.html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该地区的地震地质研究应该受到学界的重视。但深部过程与浅部响应的关系、规律等,确实需要多学科开展联合攻关,进行多层面的综合分析。故此,特建议国家正在启动的“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中,增设“板块俯冲深部动力过程及其浅部响应”的研究专题,针对该地域地震的发生、分布规律的动力机制,尽快加紧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以期实现我国陆内板块活动背景下地震预报理论和技术的新突破。

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推挤的背景下,特地斯构造域新构造活动加剧并变得频繁。对该区有关地震预报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017811


相关专题: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彭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096-107061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