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飞
说说学习 精选
2013-12-31 13:28
阅读:6876

说说学习

鲍海飞 2013-12-31

 

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学习,并由此学会了思考与创造,人类才一步步走向文明。

学习首先是从同自然交流开始,不断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学习的过程就是向无知挑战和探险的过程;学习是向大脑和自然提出疑问,向人自身智慧挑战;学习是向落后说再见,是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人类融入自然,自然又孕育着人类社会。大自然是一本书,人类社会又构成了另一部鸿篇巨制的书,而这都是因为人类在不断地学习和创造。

 

人向书本学习,跟师傅学习,于是有了生生不息的智慧、信仰的传承。人向历史学习,向历史学习就是向过去学习,过去是前人走过的路,前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得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面历史的镜子值得学习。

向成功者学习,看他是如何选择道路的、看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同样,更要向失败者学习,失败者的经验和教训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学习是从不自觉的过程开始。咿呀学语、模仿是人类的本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和传承,之后,人类的学习又到了自觉的过程。学习又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的制造到复杂的创造过程。

 

学习是痛并快乐着事情,是苦与乐同在。

学习的苦,有选择行当之苦,有入门之苦,有方法难易选择之苦,有是否有师傅传承之苦,还有是非判断之苦。学习是个苦行僧修行的过程,学习是一个人内心修炼的过程。

学习的苦,不仅有皮肉的苦,还有精神的苦。譬如,弹吉他,手指磨出血泡;练武术,伤筋损骨。从事于科学研究者,又每每对如何阐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思考,经常彻夜难眠、殚精竭虑;对文献典籍中的名词、概念的理解和概念之间的区别在哪里,需要反复理解和体会、可谓绞尽脑汁,而且只有经过反复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得到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上的升华。比如在无线电技术中,调幅和调频的概念,调频和调幅均要利用到具有非线性效应的二极管器件,那么调频和调幅的差别在哪里,如何实现调频和调幅,为什么要用具有非线性效应的二极管器件来作为混频器,它是如何实现调制的,其中又涉及到两个信号的相互作用。如果没有反复理解和比较学习则不会明白这两个概念。因此,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和认识上升的过程,但在你没有明白之前,却是痛苦的。

学习的苦是对某一个问题的百思而不得其解造成的,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师友则是很必要的。没有师友的交流和提醒是苦闷的。师长或学友有经验,经过交流和讨论、或者师友有启发的话语则会让苦闷得以解脱。

学习的苦,是入门容易出门难,精益求精深入则更难,思考愈深而不能自拔等皆是其苦。比如,学习小提琴,学会拉一首曲子并不难,但是,所拉曲子的节奏对吗?节奏对了,音调准吗?音调准了,所注入投入的感情又恰当吗?然后又涉及到指法、把位、速度的快慢等。

学习最苦闷的事情是自己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没有凝练成自身躯体中流动的血液。

 

那么,学习中的乐是什么呢?狭隘的讲是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比如一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技术创新获得了一项大奖等,自己的成绩或研究成果终于被人承认刻上标记了。而广义地讲,学习的乐,对于一个学人来说是其对问题的沉思而豁然开悟的那一刻,学习的乐是其内心苦苦寻求到答案后,内心流动着无法说出的自然喜悦,缠绕在头脑中的迷团突然被揭开的醒悟、和身心舒畅而又恬然的时候。

 

学习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领悟力和洞察力。学习是个自身意志锻炼的过程,有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可以暂且放一放,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存思、存疑。

学习要避免人云亦云。对于一个概念、方程或者现象的描述,每一个文献中,所描述的都大致相同,但有的人会这样描述,有的人会那样描述,当我们如法描述的时候,我们真的了解了,懂了它吗?

因此,学习是渐进性的,学习让我们用运动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不是要静止地和一层不变地看待问题。

 

 

书本是我们学习的好教材,书本会不厌其烦的让你翻阅和学习,会一遍一遍回答你的问题。但书本不是万能的,放不下书本,则变成了读死书、教条。脚踏实地,身临其境的学习则赋予了学习的真实性。到实践中去学习,绝不是一句空话,更是直接学习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再回到书本中去,这样循环往复的学习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认识和知识的运用。

 

学习让人开阔视野,是一种精神食粮,是引导人精神前进的方向。只有学到一定程度,才能站得高望得远,才能: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信念。逆境中同样造就一个人,也在磨练着一个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曾经在下放期间,一边拿着锄头铲着地,一边还在背诵他的隋唐演义。这是一种精神,这也是一种有思想的学习准备。天生我材必有用,单田芳先生因为心中有了这个信念,才会在后来的日子中将评书发扬光大,而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学习还是自发的好。学习要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闲极无聊,身边准备一本书的确是一种不坏的选择,就是这本闲书或许给你有所启发和教益。

探索!探索!内在的追求动力在不停地呼唤着一个人的心灵。

时间在无声无息地流淌,岁月会悄悄地在你的额头上染上风霜,莫让年华付水流!

 

学习是学而后能够经常温习;学问是不仅要学而且还要有问,向自己发出疑问,向别人发出疑问;学宽则是知识面要不断地拓宽;学专则是不仅要知识面宽而且要学有专长。

突击性的学习是暂时性的学习,一般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功利性的学习则像吃方便面一样,刚吃饱很快就又饥饿了。

 

有一种是迫不及待的学习,这种学习就是人才之争的学习。二战德国战败之后,美苏两国纷纷出动人马到德国去抢夺德国的火箭制造技术的人才。这也是一种学习!

 

学习是有代价的。不仅要花费金钱和时间,还要花费体力和脑力,不动脑的读书就是看戏、走马观花。

学习有短学和长学,短学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某种技能;而长学则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不仅要向外面学,也要向里面学;不仅要向过去学,还要向未来学。

 

有了学习,有了历练,有了阅历,才能让人处事不惊,做事不乱。

 

学习最大的苦,是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是一痛苦;学而又不能学以致用是另一种痛苦;没有分享体会学习的乐趣、认知的快乐更是一种痛苦,学习也是需要知音的,藏在深闺人不知何尝不是一种痛苦。

 

学习有报酬吗?有,对于个人来说,狭隘地说可以找到了工作,广义上说,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知识就是力量。对国家来说,就是国家的强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提升,人民觉悟不断提高。一个学习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有了学习,我们才会冷静思考,才会提出新的问题,才会督促自己去学习。因为学习了,我们才看到更高远的天空,看到远古的智者和今天的智者,看到他们留下深邃的思想,看到他们的目光指引我们向前,让我们能够静心、细心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认识、借鉴和创造。于是人类创造了一个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世界。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发现规律和认识规律。

学习需要用真心来学,同样,学习需要环境,学习需要气氛。一个学习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学习的国家是一个智慧的国家,由此,才能创造和新生!

 

昨天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明天和今天又会有什么不同?我都会依然拿起书,或者随便翻阅几下,或者仔细地品味其中的一言半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鲍海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75449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