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鸟与鸟袭
鲍海飞 2013-6-5
六月三日新闻报道说,一列高铁在从杭州南开往北京,途径镇江时,一只飞鸟把高铁玻璃撞裂了。从相关负责人介绍知道:“高铁车窗玻璃和门等在内,它的挡风玻璃共有6层,包括3层无机玻璃、2层软塑料,以及1层厚度为2~3毫米的防飞溅层。即使在特殊的情况下,飞来的物体将5层全部击碎了,最后也会被防飞溅层像网一样兜住。而司机前方使用的球面防弹玻璃,更是不怕撞击。即使行驶时速达到400~500公里,遭遇重1千克的飞石撞击,高铁前挡风玻璃也不至于出现破碎的危险。”那么,是鸟袭击了火车,还是火车袭击了鸟?
鸟儿真的这么勇猛吗?前两天,我就遭遇了一次鸟的袭击。那天下午,我和家人从外面归来,我们走在大路边商铺旁,一楼店铺的上面就是居民住家。当我正在前面走的时候,忽然间,有一样东西,感觉黑乎乎的‘嗖’地一下子从我的左侧腮帮子处落下,擦到了我的脸。我的第一个念头是,糟了,高楼坠物!在一愣神的间隙,那黑东西又‘嗖’地一下子从我身前掠过,悠忽间飞到我身体右侧的草丛花树间,一边飞还一边叫着,我立时醒过了神,也看清了坠物,是两只嬉戏的鸟儿在追逐。还好,我的行走速度比较慢,鸟儿只是擦着我的脸颊一扫而过,我的脸上也没有擦伤和疼痛。现在想想,这两只鸟是多么幸运,他们在忘情地追逐,但这也许就是鸟儿的不该了,‘忘情’也别忘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这三个要素啊;如果他们遇到的不是我,而是列疾驶的列车,他们‘忘情’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曾经一直认为,鸟儿高高地在空中飞翔是多么地自由,高高在上,视野辽阔,是空中的霸主,这也许就是鸟儿的得意之处和其大意之处了。其实鸟儿很脆弱,尤其在城市里,鸟儿看不见玻璃,但能看到玻璃反射的世界,于是鸟儿会向着镜子里面的世界飞去,在这梦想的飞翔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一头撞到建筑物的玻璃上了。鸟儿还有个习性,鸟儿在夜晚飞翔时更爱向着有光的地方飞行,因此,会经常迷失在光与影的世界里面,这样也会一头撞向建筑物的墙壁上,很多鸟儿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面对自然,鸟儿甚至连一只稍微大一点的蜘蛛网都挣脱不了。小时候,我姐姐给我讲过一个她在姥姥家后院的一次经历。一只大鸟儿在一个蜘蛛网上使劲地挣扎着,但就是逃不出那个蜘蛛网。这又让我想起我与鸟的趣事。十几年前,曾经有一只鸟飞进了我五楼的办公室,那时我的办公室很大,我立刻就把窗门都关好了,就开始在办公室里面来回追逐这只鸟,采用疲劳战术,只几个来回,小鸟就精疲力竭落到了地面,于是我轻而易举地捉到了这只落在角落里气喘吁吁的小鸟,后来很快又把它放飞了。还有一次,是走在女儿的校园里面,我忽然发现地面上有一只鸟在啄食,我跑过去,只是想吓唬一下它,谁知它只是在‘仄仄而行’。我俯下身子几个起落就轻易地把它拿在了手里,后来让女儿看了一下,我们又把小鸟放回到草丛里面。这只鸟其实是一只刚出生的幼鸟,还不会飞翔。
鸟儿是人类的帮手。曾经记得英语课文里学过一篇文章,说是某年某月某地的某一天,突然,天空黑压压又轰隆隆的一片像乌云一样的东西涌过来,正在农田里忙碌的农民们一见便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季节那黑压压的一片是可怕的蝗虫袭来,那些蝗虫正朝向他们即将收获的庄稼扑来,想过来抢夺农民的胜利果实。正当农民们无计可施的时候,这时从天空的另一测传来海鸥的叫声,一大群海鸥刹那间飞了过来,吃掉了遮天盖地的蝗虫。
鸟儿更是大自然生化敏感检测的精灵啊,但却是以生命作为代价。在读了《寂静的春天》(A silent spring)一书之后,才知道,鸟是化学农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吃了含有过多农药的种子和作物,于是知更鸟儿连蛋都产不下来了,即使产下了蛋,由于蛋里面的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蛋根本就孵化不出来。
鸟儿带来春天的生机,鸟儿的鸣叫是生命的呼唤。但是鸟儿也的确带来了很多麻烦。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距离地面一百多米的区间,是飞机最危险的飞行区。自1988年以来,由于鸟而引起的坠机事故已经造成190人死亡,这也主要是因为飞机的飞行速度太快所致、或被吸入到螺旋桨里面。
禽流感的罪魁祸首也被追踪溯源到鸟类,比如今年的H7N9禽流感。因为鸟类没有地理位置的约束和限制,哪里好便飞到哪里去,这种自由自在的迁徙带来了流感的传播。
最好笑的是,有的鸟儿居然把窝建在了高压线的线塔上,导致了灾难的发生。2012年5月的一天,孝昌县新城区107国道转盘附近的一座高压线塔顶端,燃起了火光,致使花园镇白合村附近1000多用户家里一片漆黑。最后发现,线塔上燃烧竟然是一个鸟窝,鸟窝中的铁丝因下雨短路导致起火燃烧。
愿鸟儿能够和人类和平相处。天使给了它们一双翅膀,让它们能够在辽阔的天空翱翔。或许是我们干扰了它们的世界,干扰了它们的生活,那天空本来就是它们的世界、它们的舞台。
让人羡慕的鸟,让人无奈的鸟,又让人可怜的鸟。
那就让车轮慢一点行驶!留一点空间给鸟,留一点空间给自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鲍海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69675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