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飞
秋天的记忆与模样 精选
2025-10-28 12:36
阅读:2563

秋天的记忆与模样

鲍海飞 2025-10-28

昨天入秋,今日入冬,人们说着今年的申城。经历了161个夏日(5月12入夏,10月19入秋),近60个高温日之后(据报道是近百年来的第二多高温日的一年),仅一天便入秋,紧接着第二天便 ‘入冬’了。昨天的人们还穿着短袖,嚷着热热热的,今天却已然重装在身,口中不断喊着冷冷冷的。

那八月的金黄呢?那八月的桂花香呢?

秋天的美,还没有来得及品味,还没有展示,却已然消逝的不见了。

 

一日,恰看到李可染、梵高和佩德罗的几幅作品,描写秋日的模样。

那就借助他们的妙笔,让我们重温一下秋日吧。

李可染先生的一幅作品,名为《枫林暮晓》,描写秋日时光。初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品味,却意境非凡。画面呈现出山、林、亭、水、人与题跋。山、林为画作之主题,山、林之妙,在与其色彩和形体的融合,低矮的树与高大的山,逝去的黄与笼罩的黑,巧妙的融为一体。虽然初看起来似只有两种颜色,但仔细看去,五色呈然。依旧是层林尽染之壮观。

画作之右侧为一细细长长奔流之水,从山顶垂直而下,仿佛李白的挥挥洒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境。水之妙在于,上为瀑布,下为溪流,水从高处一跃而下,其灵动、洒脱、奔腾、溅落、激流之势,一起哈成。这一白练,如此飘逸,与墨色凝重的山林一起,构成奇妙的一动一静,相互映衬。

画作里只要有了人与建筑,便会唤起人的同感。无论你是否到过、看过那一境地,立时,一幅画便充满了生机活力,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然而,透过层峦叠嶂的山与林,从那浓淡的色彩之间,我更看到,画作隐约呈现出一种梦幻、魔幻之境界。山衬托着树,树掩映着山,在林之深处、在山之高处、在天之远处、让人追寻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1853-1890年)的一组名画《干草垛》,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秋,但却应该是我们东方人喜欢的那种秋日景色。如这一幅画作。画面中近处的稻草地上有两个硕大的干草垛、小一点的干草垛旁还立着一把梯子。仔细看,左侧的大干草垛后还有一个干草垛。那干草垛仿佛就在你的眼前,触手可及。画面左侧上方有一条路通向远处的房屋,那房屋也分明是黄色的。画面的上四分之一处为蓝天白云的背景,左下角似有一个人在仰天睡觉。

作品中,那两个硕大的干草垛鹤立眼前,似乎与整个画面有些不协调。但越是欣赏,越让人觉得玩味。那金黄色的稻草,那长长的稻草,一根一根、一束一束、一捆一捆,层层叠叠,那种柔柔软软的感觉一下子就呈现出来。如果你再仔细品味,那干草垛又似人的丰满身姿,穿着蓬松的衣裙伫立在田园里,在暖融融的秋日中轻轻地向着远方歌唱。

你若是那农夫,走在这田园上,面对着这金黄色的麦浪,面对着那向往着收获的颜色,怎能不欣喜!那干草垛是收获的干草垛,是满足的干草垛。没有哪一个耕种者,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不去面对和欣赏秋收所带来的喜悦。那仰天酣睡的农夫,似被风吹过的稻草覆盖着、包裹着。在这风吹麦浪的时节,就让这劳动的人、疲惫的人儿多睡一会儿吧。

画家的笔,让我们看到精彩的世界,近处硕大的干草垛与远处的房屋和蓝天白云,在透视的效果中,更显露出天地的广阔与高远。整幅画作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感,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那秋日里的阳光和百草的芬芳。恰似:“我言秋日胜春朝,便引画意到碧霄。”

西班牙画家米格尔-佩德罗的秋,更是独有特色。如图所示这一幅。一个秋日的正午,或者下午时分,你偶然间走入这林中,映入眼帘的是它那火一般的红色,扑面而来。高大的树,顶天立地,枝头些许黄色点缀其间。黑漆漆的树干,格外显眼,红色、黄色的树叶,分外醒目。画面偏左,是一条落叶缤纷的小路,又似小溪,或者刚刚雨后的小路,晶晶亮亮,穿林而去,走向遥远的天际。小路之上,树木之间,透着白色的天空。这样的干净,这样的火热,这样的秋色,让人心动震撼。

如果你走在其间,我想你不敢发出一点点声音打扰它。那里处处透露着宁静与祥和,更显得庄重、大气和高贵。这样的清晰,这样的清新,又无比的透彻,怎一个美妙的天地。乏味的词汇,语言的边界,无论再有怎样的词汇,都难以描述这景致。树就是树,路就是路。树,拔地而起,路,伸向远方,在垂直与水平之间,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呈现在眼前,只有天地才能构造处这样的壮观。这如梦如幻的世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立体感,它晶莹剔透,灿烂无比,似纯真的少女和少年。尤其那似雨后的初新,层林尽染,万林红遍,它干干净净、坦坦荡荡,又清清爽爽、亮亮堂堂,不夹杂着一丝尘垢。

林间小路边有一簇一簇的绿草,杂然间是些许凌乱的落叶,绿草、落叶蓬勃而又温润,这难道不是许多人梦想的秋,梦想的天地吗?!一句美妙的古诗,能够配上这幅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走过林中,或许就能看见那鹦鹉洲了。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画家有画家的喜好,观者有观者的评判。纵观三者,都有一个‘闲’之在其中。小亭中有人的闲谈,暮色苍茫中有高山流水的洒脱和飘然;风吹过的田园有稻草的甘甜,稻草堆旁有熟睡人的安然;干干净净的深秋有林红的超然,静静地卧于大地之上有落叶的恬然。李可染的秋,暮色之秋,至幻;梵高的秋,丰收之秋,至柔;佩德罗的秋,金灿灿的秋,至纯。若无一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缤纷的秋之色彩,这美妙的秋之主题。有人说,这只是画家笔下梦想的田园和意象!不!这就是现实。每一画作,其美妙、其内涵,其意境,怎一个精彩说得完!

这就是秋天的味道,秋天的模样。

 

 

(补记,在完成本文这一天的正午,到小园走了一圈,突然闻到了桂花香,立时看到了开放的桂花。花开得晚是晚了点,但毕竟还是来了,若不开,这一年就过去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鲍海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1507805.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