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飞
AI们都在做什么(III)?
2025-4-2 17:28
阅读:670

AI们都在做什么(III)?

鲍海飞 2025-4-2

 

5.大地的语言密码

吊灯突然摇晃起来,摆幅越来越大,灯光散乱交叠。

噼噼啪啪,书本不断从书架上跌落,鱼缸里的水也四溢开来,溅落到地上。房子开始震颤,大地在剧烈抖动。夜晚的街上嘈杂一片,男人吼叫着,女人尖叫着,孩子大声哭着。

不久,伴着暴雨,震区的山体多地又出现大面积滑坡,许多道路中断……

坐在飞机上的老顾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望着那片曾经的震区,二十年前的一幕又一次闪过脑海中。

“这些日子又莫名奇妙的地震了。地震前,还是有不少明显征兆的,有的井水突然上升,一边翻泡,一边冒气;还有那些家禽在笼子里也会烦躁不安。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很危险了,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大难即将来临,如果我们能够准确预报就好了,真是让人着急!”。老顾自顾自地说。

“别着急,慢慢来,我这不来了吗!”一旁的小白说。

“你有好办法吗?快告诉我。”老顾说。

“我有办法,不过还需要摸索。”小白答道。

“大地,我们脚下的大地,它们也有语言,你想过吗?不过,它们的语言,可能更加难以理解。大地一直在用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语言和行动跟我们交流,直到它愤怒的一刻,我们才警醒,但一切都发生过了,什么都太晚了。我们只能慢慢来,摸清它的脾气。”

“我们脚下这地球,看似巨大无比,实际上,地球的质量连太阳的0.5%都不到,一个可怜兮兮的小球,竟然飞快地环绕着太阳一直在旋转奔跑。还有月球,没日没夜地绕着地球奔跑,你瞧,这不就是一个三体吗!三体的相互作用,还有什么太阳耀斑、地磁场,相互作用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小白顿了一下接着说。

“你知道珠峰是怎么形成的吗?那是多少万年前,甚至更早,亚欧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你知道潮汐是怎么产生的吗?要知道,地球表面70%是水,月亮对地球上海水施加了巨大引力。从结构和原理上说,地球若是大爆炸的产物,地球从表面到内里,实际上一直在冷却,火山就是明显的事例,地球外部先冷却下来,就形成了地壳,而地壳内部深处依然是液态。那些巨大的陆地板块,就像打碎的蛋壳,东一块、西一块,漂浮在蛋清上,那些大陆板块就类似这样,它们漂浮着,它们在缓慢移动着,偶尔就会相互碰撞一下,地震就这样产生了。就这一下,我们可就受不了了啊。”

“看样子,你还了解不少,认识有一定深度啊。我看你胸有成竹!莫非你要观察测量那些板块移动吗?”老顾说。

哈哈,你真了不起!观察板块的移动还是有些难度,不过还是可以测量的。太平洋板块移动速度最快,每年可移动10厘米,澳大利亚板块每年也有7厘米左右。不过,我还有可行的办法。这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小白悠悠的说着。

“快说说!”老顾兴致上来了。

“那些经常地震的区域,其地形地貌很复杂,有许多断层,那些大块岩石,在地表、地下滑动或断裂,这些滑动断裂,轻易不为人知,偶尔,地表会有些微变化。那些地下的巨大块岩石一旦发生倾斜、纠缠和相互碰撞,大地便发生令人战栗的地震,没有人能够阻止它们发生。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些地下断层、甚至地下火山区用地图描述出来,并监控它们的过程,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知道它们何时何地存在发生的几率,就有可能避免灾难。要使用一些仪器,来监控和记录地表历年的各种类型的震动,包括各地区的地震在内,然后创建这些与板块移动、地表震动的地图。地震要释放能量,就要产生复杂的纵波、横波,这些波在地表穿行,有一点音乐的味道,这就需要识别它们的‘音符’和节律变化。因此,需要采集大量的地表、地下震动的数据,利用人工算法来识别地震。不过,这个数据量是相当惊人的,而且,人工难以识别那些细致过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里面往往就隐含着真正的地震。采用自我学习的人工算法,有可能从预存的信息中对未来进行预测……当然,最后还得由人类科学家来进行判断!”小白滔滔不绝兴致勃勃地说着。

“太好了!就这么干吧!”老顾一下子抓起了小白的手,紧紧地握着,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芒。

飞机突然摇晃了一下,他们急忙往外看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鲍海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148043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