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
下笔皆有文体
2010-2-18 12:12
阅读:4325
标签:童庆炳

        文体问题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过去中国的文学理论界把文体理解为单纯的文学体裁,通常把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理解为文体。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1990年我开始了对文体问题的研究,我在研究中发现,英文Style一词可以翻译成文体、语体、风格、格调、笔性、笔调等。文体决不等同于文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文体的选择和运用对于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这样说,作家一旦决定了写什么,在动笔写的那一刻开始,创作的整体过程都是在营造文体。在我看来,一部小说的题材并非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换言之,如何去营造艺术文体,如何通过艺术文体把自己的刻骨铭心的体验揭示出来,这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曾有读者问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你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什么,托尔斯泰回答说:“如果要我用文字来说明我在小说里要表达的是什么,那么我就只好将这部写好的小说重新一遍。”实际上,托尔斯泰完全意识到他的小说和他的小说文体是不能剥离开来的,如果谁要想把小说的文体剥离开,来说明这部小说表达了什么,那就等毁坏了这部小说。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给杜甫的“三吏”、“三别”作内容提要,因为如果剥离了杜甫诗歌的文体来说明他的诗歌写了什么,这已经不是杜甫的诗歌了。就是在艺术文体不可剥离的意义上,有不少作家和学者说:诗是不可翻译的,文学是不可翻译的。一般情况下,翻译只能传达原作的内容,而不可能完全译出原作的文体。文体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文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写明史,如读吴晗的《明代简史》、《朱元璋传》等,那是一种平实的、庄重的、严肃的文体;但现在我们阅读流行书《明朝那些事儿》,文体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充满了战争、杀戮、阴谋、苦难、灾祸等等,沉重得不能再沉重,但作家可以用一种轻松的、笑谈的、调侃的、带有戏剧性的文体,消解这沉重,使明代的历史由重变轻。文体的魅力是无穷的。博客文章也是如此,大家可以随意写来,不掩饰,不伪装,不装腔作势,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读书的心得,自由地随意地写,抒发心中的蓄积,转移注意,释放苦闷,这就是博客的文章对自己的身心有益,对阅读者的身心有益。所以文体是每个人下笔都要遇到的问题。每个人下笔写博文,都会遇到一个文体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有丰富的文体理论的资源,但过去研究得比较少。直到20年代80年代后,人们开始更多关注文学的“内部”,古代的文体论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我通过研究发现,不论在中国古人那里,还是在西方现代文论家那里,既不是把文体等同于文类,也不是把文体等同于风格。文体是一个系统,它起码包括“文类——语体——风格”这样一个系列。一定的文类要求一定的语体,例如叙事类的作品要求一种叙述语体,如中国古代常用“赋”的语体来叙事。抒情类的作品则要求一种抒情语体,如中国古代常用“兴”的语体,“比”的语体则既可用于叙事,也可用于抒情。语体在中国古代叫做“势”。我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定势》篇主要就是讲语势、语体的。语体一点也不神秘。例如在会场、客厅、商场、车间、舞厅等不同的场所,所用的语体因人的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文学创作中语体是形成文体的关键环节。语体可以分为文类语体和自由语体。文类语体是指一定的文学体裁所要求的语体,自由语体是指作家个性化的语体。文类、语体和风格的关系是,一定的文学体裁要求一定的语体,一定的语体由于作家个性化的发挥,达到了极致,就形成一定的风格,最终是文学文体的形成。如此看来,对于作家的创作来说,一旦创作的题材基本确定,开始动笔写作,那么其后的事情就是营造文体了。
        文体与题材的关系是相互征服的关系。文体作为文学的形式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中国有句古话叫“相反相成”。我们当然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但问题是这高度统一是如何达到的呢?一般人总是认为喜剧的内容要与喜剧的形式相配,悲剧的内容要与悲剧的形式相配。其实,文学创作的实际恰好相反。喜剧的内容配以悲剧的文体、悲剧的内容配以喜剧的文体,往往会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题材或内容而言,是悲剧性的:一个贫穷的青年农民,由于无知、麻木、不觉悟、想入非非、“精神胜利”等,竟然在辛亥革命中糊里糊涂地被杀害了,而且在临死之际,他仍然为自己在死刑判决书上的圆圈画得不圆而后悔。难道这不是天大的悲剧吗?可是鲁迅却用一种带有幽默感的喜剧笔调来写这个故事,让人们笑,又让人们笑不起来,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皇帝,但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利益,因为人民就像阿Q那样不觉悟。悲剧(题材)与喜剧(文体)相反相成,获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中国还有一句关于绘画的话叫“冷眼深情”,意思是你画的画一定要蕴含深厚的热烈的感情,可是你的艺术描写(即画的艺术文体)则要不动声色,尽量平淡客观,用一种冷色调去处理,结果是冷的色调会把热烈的感情衬托得更深刻、更动人。中国当代一些小说家,已经体会到这种艺术原理,写出了很好的作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童庆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7237-2958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