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q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rql

博文

范洪义:读杨慎的《东流不溢》

已有 5888 次阅读 2015-12-11 22: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范洪义

 

 

一般认为,中国历代文人擅长文学,而对自然科学问题兴趣不大。其实也有例外,战国时代的屈原就在其《楚辞》里的《天问》篇中发问:“东流不溢,孰知其故?”意思是说江河日夜东流不息,可是海水却不溢出来,有谁知道它的原因?后来唐代的柳宗元写的《天对》、宋代的朱熹写的《楚辞集汇》都用《列子》上《归墟》的说法来解答。

此答案在明代的著名文人杨慎(他有名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看来很不满意,认为是似是而非的。

从现今的观点看,杨慎有朴素的科学方法,他先就这个问题做文献调研,发现庄子说过:“日之过河也,有损焉;风之过河也,有损焉。”可是,“风、日皆能损水,但甚微,而人不觉。” 于是,杨慎做起了科学实验,“以气嘘物,则得水;又以气吹水,则即干。”从而得出结论: “水由气而生,亦由气而灭。”

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杨慎又指出:“若曝衣于日中,摽湿于风际,则立可验;。。。覆杯水于坳堂,则立而氿。”所以,随时随地都有水气轮番转换、朝云暮雨的现象。


 杨慎中过状元,他不屑与张聪、桂萼等小人同入翰林院而得罪嘉靖皇帝,被长期流放于偏远地区,可是他的文章与气节一直为后人称道。但他的《东流不溢》一文却不脍炙人口,我在这里写此文的读后感,觉得我们的先辈真是很聪明啊,他们往往能提基本的问题,而基本的问题往往是重要且可后续研究工作绵延不断的。从后羿射日的故事推想,祖辈的先知先觉也有过太阳可能要晒死人的恐惧,所以他们让后羿射去了九个太阳,以避免紫外灾难,而所谓的紫外光灾难正是量子力学诞生的前夜啊。如果当时他们还能发问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那就更接近于量子论了。


 

——————————————————————————————

上文是范老师最近寄给我的一篇文章,读来清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63968-942733.html

上一篇:九张机
下一篇:范洪义:运书散落记
收藏 IP: 117.68.75.*|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