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修龄著《中国稻作史》日译项目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
曾雄生
(2024/9/20于西安外国语大学)
首先祝贺李璐老师组建的团队成功申报游修龄著《中国稻作史》国家社科基金日译项目!游修龄教授是著名的农史学家。我和项目团队成员的郑云飞教授都是游先生的学生。这里我想对游先生和他写作《中国稻作史》的背景做点介绍。供大家在翻译时参考。
游修龄1920年5月9日出生,浙江温州人。2022年9月11日,逝世,享年103岁。今天,在游先生仙逝两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为游修龄教授的《中国稻作史》日译本开题,也是对游先生的最好纪念。
作为五四以后出生的一代新人,游先生接受的是新式的教育。1939年,游修龄考入新创立的国立英士大学农艺系,194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49年后,转到浙江大学农学院,担任作物栽培学的助教和讲师。但游先生同时也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1950年代开始,游修龄开始从事农史研究。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开展农史研究的一批学者之一。研究的重点是《齐民要术》和甲骨文中的作物栽培技术。
60年代,游先生在从事作物栽培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文科技著作,同时继续从事农史研究,重点是收集浙江农谚,参与组建和领导了浙江农业大学农业遗产研究室(后改为农业科技史研究室,简称农史室),出版了《浙江农史研究集刊》,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农史论文多篇。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改变了游先生的学术重点。该遗址中出土了7000多年的稻谷和骨耜,游修龄应邀去鉴定这些炭化稻谷。他将这些稻谷和骨耜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联系起来,认为河姆渡遗址稻谷的出土证明了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水稻发源地,当时的农业已进入到“耜耕农业”阶段。接着他又从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及野生稻分布等多方面对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进行了研究。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对于中国远古文明的看法,特别是中国原始农业的看法,也改变了游先生的学术研究方向,他把现代农学知识与考古学及历史学结合起来,跨入了以稻作史为主的农业历史和农业考古研究领域中来。
游先生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获得了同样对稻米文化情有独钟的邻国日本学者的肯定。1987年,日本学者渡部忠世主编邀请游先生参与写作的《亚洲稻作史》(日文版)出版。1991年应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之约,赴日从事亚洲稻作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已过古稀之年的游先生迎来了他研究稻史的集中收获期。1993年,游先生《稻作史论集》出版,该书收录了游先生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一共4个主题的25篇论文。《稻作史论集》获得了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95年,《中国稻作史》出版,该书是一本涵盖古今,突出稻作科技史的著作,内容包括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古代稻的生物学知识、品种资源、稻作技术、贮藏和加工、稻与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的粮食问题的展望等。其内容之系统和丰富,至今无出其右。甫一出版,该书就获得了“全国图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一等奖。
30年过去了。游修龄教授的《中国稻作史》是学界公认的稻作史权威著作,该书的结构和内容都堪称经典。被读者誉为是“一本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稻作百科全书”,“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佳作。”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个人就是这本《中国稻作史》的最大受益者。2010年,游先生和我还共同出版了该书的姊妹篇《中国稻作文化史》。该书也已列入国家社科外译推荐书目。
很多年以前,就听说游先生和他的学生,我们两代学人的老朋友,日本东海大学的渡部武教授就着手日译,只是由于人事和经费等原因,至今未能完成。2023年12月,《中国稻作史》入选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随即英文版和日文版相继获得立项。相信有国家基金的加持,中日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稻作史》日文本必将很快面世。谱写中日两国学术史,特别是农史界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游先生非常重视翻译工作。在成为农史学家之前,游先生就已经是个翻译家。最近我们为了编辑游先生纪念文集,整理了游先生的论著目录,我们发现游先生在1952年53年就有多篇农业科技译著的出版,而农史论文的发表则是在1956年。7,80年代,游先生长期主持《农业科技译丛》工作,还做过《农业科技翻译讲座》。今天倘若地下有知,他的著作将译成不同的文字,他必将含笑九泉。
据悉中国农业出版社为配合《中国稻作史》英文版和日文版的翻译出版,还拟出中文再版。为此,他们责成我对原书进行了修订和校对。由于出版的时间较早以及当时的出版条件限制,书中存在一些硬伤或“印伤”。比如,一些文字错误,包括误植,个别史料的权威出处,图版的清晰度等情况。今天我把校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带来了,供在翻译和校对中参考,以期译作更加完善。
最后祝《中国稻作史》日译本开题大吉,工作顺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曾雄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61678-145202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