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清华简《心是谓中》贴了三篇博文,请一位前辈批评。前辈说:“完全可以证伪了”。我觉得这只是为清华简或伪增添证据,最终判断需要”在有字竹简空白处取样测年”。
清华简或伪之证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83284.html
前辈又说:“姜广辉先生和房德邻先生早就认为 ,他们已经看出是伪作了,由他们掩饰性的注释就可以看出来”。所说“他们”指李学勤先生等清华简整理者。知乎上有人说过此事,最初我并不相信;不过,后来读了一些文章,觉得可能真是如此。如李学勤先生、黄德宽先生、刘国忠先生都曾说,无字残片碳14测年经树轮校正为BC305±30即战国中晚期,与专家对简文的判断相符。不过,该年段树轮曲线逆向变化,不可能成为校正结果的全部;网上见检测报告BC305±30只是测年结果。李学勤先生曾主持断代工程,当时对碳14测年有许多讨论和争论,肯定知道测年结果与树轮曲线的关系。
再说一个最近注意到的事例。下面是一位学者研究清华简《参不韦》的开篇。
竹简长度32.8 cm 是周尺21.5 cm 的一尺五寸过5.5 mm,偏差稍大,似不能说尺寸规整。作为参考,与清华简同时购入的漆笥彩板,底板长53.7 cm 二尺五寸、宽20.5 cm 九寸半、厚1.1 cm 半寸,侧板长53.8 cm 二尺五寸、高9.7 cm四寸半、厚1.2 cm 半寸,仅后者过1.3 mm,其余偏差0.5 mm之内。漆笥内外尺寸皆是规整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整理者所说 “完简书写 22~26 字” 并不是真实的数据。
笔者当然不会化六百多元钱购买黄德宽先生负责整理的清华简第十二辑(定价1300元)。下面图片网上多见,出自整理者的文章 “石小力. 清华简《参不韦》概述. 文物,2022, (9):52-55+97+1”,叙述完全相同,不再剪贴。
上图中简一至简五字数为 26/ 28/ 27/ 27/ 29,简廿七至简卅字数为21/ 20/ 19/ 20。两组竹简字距显著差异,真是一眼可见啊,字数怎能是22~26 呢?从 楚简帛字典【清华篇】http://cjbnet.org/qinghua/# 和子居先生的网文知道,简六至简十字数为 30/ 29/ 24/ 24/ 25,简廿五、廿六皆19 字,简九十四、九十五为22、23 字,其他不再列出。
《参不韦》完简字数至少覆盖19~30 的12个数值,肯定不是清华简整理者所说的22~26。可惜,真是可惜,审稿专家和责任编辑都相信了作者而未作核实。核实是容易的。
现在要问,书籍和刊物怎能出现如此简单的讹误呢?笔者猜测,整理者都知道清华简行款如此混乱与所称“重要书籍”不能协调,并非不识数的几位孩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50018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