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照片投影到墙上,每天上午三小时逐字释读而设法编连成篇。“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不是眼睛受不了而是心脏受不了,为什么呢?
1 知乎上 “你对「清华简」的真伪有何看法?”已有90条回答,辨伪、护真皆有,截图一条如下:他们在后来所发的文章中所用的引文“掐头去尾”,故意隐藏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这就是在明显造假。
前篇博文“学识和学风:《清华简》辨伪之终结篇”也有类似指控,赘述一条。
《尚书》“邦”112见、“国”32见,《逸周书》“邦”9见、“国”145见;如今文《尚书•金滕》“邦、国”各两见,《世俘解》“邦”1见、“国”8见,两字含义有别,故而“国”并非“邦”之避讳。清华简中书类简文以“邦”易“国”,如《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即简文《金滕》用“流言于邦”、“我邦家礼亦宜之”,而《祭公之顾命》竟生造“方邦”而不用“方国”,以示未曾避讳,或许正是作伪之态。专家说“今文避汉高祖之讳而用‘国’,简文用‘邦’乃是祖本”,堪称学风不正。
李学勤先生在文集“新出青铜器研究.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后记说,“过去写的文字不少论点已经过时,想改也不胜其改了”而“一概维持原状”,未作勘误或说明。笔者已经知道,李先生对蔡侯簋和古越阁晋公戈的断代有误。
2 笔者是文史领域的初学者,看了几本书,读了几篇文章,已列出清华简《系年》或伪之证据九条 (再修订),总有50款——以计算机检索容易确认的。李学勤先生是大专家,释读清华简见到的可疑之处想来很多,当然要努力补苴罅漏啊,可不是个轻松活儿。
李学勤. 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 文物, 2011,(3):70-74
李学勤先生说(清华简《系年》)“‘宋’当是‘宗’字之讹,楚文字这两个字是很近似的”,但未给出例证。先秦“示”和“木”的字形完全不同,但现在若将“示”上面短横写成斜点而连到下面长横,则近于“木”。其他专家当然需要给出其他解释。
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14支简,470字(?),与今文《尚书•金滕》内容相近,但14字的篇题以及部分文字有些奇特。“黄甜甜. 清华简《金滕》集释. 中西书局,2024” 30万字,如“就后武王力”的各家释读有九页整(P140-148)。可惜,书中没有提及数学老师何焱林先生的两篇《金縢》之比较以及“评黄怀信先生清华简金縢校读(一、二、三)”,更没有对相关辨伪的回复。顺便说一句,何焱林先生辨伪清华简的文章多次提及刘国忠先生,
巴九公的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5657130&cid=5
但“刘国忠. 走近清华简(增补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仅说清华简很重要,可以改写历史,却没有对质疑内容的回复。真是有些奇怪呢。
3 竹简清理后拍照,将照片投影到墙上,每天上午三小时逐字释读简文而设法编连成篇。 李先生说“清华简的内容让人读起来太激动。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否则会让人心脏受不了”。不过,“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我等所想却是眼睛受不了呢,若真是心脏受不了,则是有些紧张。
从“清华简”到“中国芯”,赵伟国的“大历史” - China Daily
附注:用“横空出世一套新版‘四书五经',你说激动不激动?”形容清华简,似乎有些夸张,但愿不是李学勤先生原话。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诗经》305篇和今文《尚书》28篇,已合五万七千多字;而清华简2388枚(约1800支)近六万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6896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