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会议,紧张而充实,见到了世界各地奋战在同一个目标下的人们;聆听了多长精彩的毫无保留的分享;并与其中的一部分人面对面交流,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工作,挖掘可能的合作机会。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收获是看到了一个地球村的缩影,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晰了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笔者真心感谢家人给予的支持和鼓励。在家中笑宝还只有9个月的时候,家人鼓励我参加会议;谢谢笑宝的支持。
给予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同事和朋友们。特别要感谢博士导师吴学兵老师和樊晓辉老师给与的指导和帮助,是你们为我打开了天文奥秘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那里的神奇魅力,也让我如今在科研的同时,更愿意花心思和时间去做科学传播,希望让更多朋友感受有意思的地方,不仅仅是考古学那么简单,更是对“我们从哪来,又将去哪”的探索。月亮、太阳、恒星、银河系、星系、星系团、暗物质、暗能量、宇宙、宇宙的古往今来,都在天文这本大书里。我也要感谢教授过的老师们。
感谢上海天文台的老师们给予了我这个机会参加非科研性质的CAP(科学传播)会议。也感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老师告知我此次会议的消息。感谢此次CAP会议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和那些认真分享的同行们。
还有很多感谢,就不一一送出了。感恩自在心中。
再次将本感悟系列的目录展示如下:
一:前言
二、案例解读:用天文学科学传播构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三、大科学项目:一个大科学项目如何开展科学传播?
四、新媒体的使用:新媒体时代的天文学科学传播如何?
五、科学教育产品:如何形成一个成熟的科学教育产品?
六、管理:天文爱好者和志愿者的力量有多大?
七、培训I:如何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面对媒体?
八、培训II:如何更好地做一场精彩的科学公众报告?
九、Just notes:针对天文馆的一些笔记?
十、总结和致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左文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4494-110722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