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文
CAP感悟VIII:培训二:如何更好地做一场精彩的科学公众报告
2018-4-3 17:11
阅读:3049
标签:科普报告, 目标, 启发, 有趣

Hitoshi Murayama – Dark Side of the Universe for Everybody

来自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Hitoshi Murayama教授做的这场报告,是笔者认为最幽默的报告。他本身是个粒子物理学家,平常喜欢参加各种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他善于做公众报告,写过公众科普书籍。

他调侃道,公众眼中的科学家不善于将科学解释给公众听;科学家们太关注叙述的科学性了;报告时使用太多专业名词。而科学家自己呢,是非常清楚自己所讲述的内容,也太想把它们说清楚。

怎么办呢?他接下来就挑出几个最难解释的现象和专业名词,向大家展示他是如何讲述的。话不多说,做好准备来感受吧。

天文学其实是门考古的科学

笔者平常也出去做一些公众报告,也曾讲述过类似的观点。笔者会告诉大家,我们每一时刻感受的阳光其实是太阳8分钟前发出来的光;仙女座大星系M31距离我们230万光年,我们看到的M31其实是230年前它的样子。这就是笔者的说法。而Murayama教授则反过来从太阳和M31的角度来讲,如果M31上有生命,他们看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并不会看到我们现在的样子,而是23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猿猴。看,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妙趣横生了?

IMG_20180325_111259.jpg

暗物质

如果让笔者讲暗物质,最浅显也就是“看不见但却有质量、提供引力的物质”。而Murayama教授则从星系和恒星形成过程中、暗物质扮演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一个说法——“暗物质是我们的妈妈”。如果没有暗物质形成的引力势阱,那么普通物质难以坍缩形成恒星和星系,也就不会有行星,不会有我们。哇,也许公众听不明白具体的细节,但他们一定会记住,暗物质对于宇宙演化很重要,像我们的妈妈。

总而言之,他认为他目前科学传播的主要目标是让公众觉得好玩;启发公众的兴趣;不要指望用1个小时的讲座去教育大众;记住留下几条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理解的信息

对于Murayama的结论,不少与会人员也提出了异议。笔者认为,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策略可以不同。有些报告可以像Murayama所说那样,注重启发兴趣;有些报告是传递信息和知识;还有些报告是希望提升公众的科学思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左文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4494-11072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