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qiangguo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qiangguo123

博文

原创与跟进 精选

已有 6995 次阅读 2016-7-9 20: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原创一直是科研追求的重要目标,许多科研成果评价都是: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而其他评价则是“跟风”研究,我不怎么喜欢用跟风这个词,因为明显有贬义其中,可以用“跟进”这个中性词来表达。大家过于喜欢用原创这个词了,而对跟进研究有许多鄙夷之感。这里就个人想法谈论一下。

何为原创呢?并非百分百的从无到有的过程,按照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与前人的探索密不可分(即使错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原创更多体现在新颖性方面。其实每篇文章都具有一定原创性(当然完全抄袭的除外),但这种原创性大小不同。简单这样描述难以理解,以事实举例更为清晰。

C60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它的新颖性体现在这是一种全新的C分子结构(原来有金刚石和石墨),这是许多以前未曾发现的,如果你在研究C70C80则属于跟进研究。然而后来发现C还可以石墨烯形式发挥作用,则又是另一个新颖性的体现。但说到底它们都是C的形式,你不能说把原创追溯到C发现那个节点。

原创性研究非常重要,但跟进性研究也并非无可是处,有时候一些研究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实用化方面更是必不可少。这里也举例说明之。

分子生物学都知道PCR技术,原创者Mullis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当然关于原创还有一些历史纠纷在其中,这里不做讨论),然而最初的技术原型存在诸多缺陷,此时的跟进研究则是解决技术本身的一些瓶颈问题。PCR技术需要使用DNA聚合酶,最早用的酶高温下容易变性失活,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补充这种酶。后来研究人员找到一种高温稳定酶,Taq DNA聚合酶,有效解决了该问题。此外PCR技术还进行了其他改进,衍生出一系列的相关技术,一方面形成一个全新领域,另一方面还带来技术革新,创造了诸多的利益。

通过这个实例想要说明的是原创往往是思想上的一个革新,解决的是瓶颈问题,而跟进研究则是对原初思想的完善和跟进,两者必不可少。这里需要之处的是,单纯为了追热潮发文章,而不是奔着解决问题的研究确实有点问题,特别是手握重金仍做这种事那就更是说不过去了。

这里简单回顾下当前热的一塌糊涂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系统发现。CRISPR序列和Cas蛋白两部分的鉴定,代表人物是日本微生物学家石野良纯(Yoshizumi Ishino)和荷兰科学家詹森(Ruud Jansen)等。第二阶段是系统作用阶段,代表人物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库宁(Eugene Koonin)、法国微生物学家巴兰古(Rodolphe Barrangou)和霍瓦特(Philippe Horvath)等。第三个阶段是技术阶段,代表人物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卡彭蒂耶(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杜德娜(Jennifer Anne Doudna)以及立陶宛分子生物学家斯克尼斯(Virginijus Siksnys)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个和基因重组技术发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限制-修饰现象发现,代表人物鲁里亚等;第二阶段,60年代系统作用研究,法国人阿尔伯(Werner Arber)提出两种酶,美国人史密斯(Hamilton Othanel Smith)发现二类限制性内切酶,内森斯(Daniel Nathans)则发现这种酶的巨大应用潜力;第三阶段,技术阶段,1972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伯格(Paul Berg)首次完成体外两种DNA的切开后的再连接。

获奖情况,阿尔伯、史密斯和内森斯分享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在于系统的发现。伯格则分享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理由在于技术的发明。而跟进型研究科恩和伯耶则开创了基因工程技术(两人被称为基因工程之父),虽说未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知名度丝毫不输于其他几位科学家。

因此根据这种模式来看,库宁、巴兰古和霍瓦特等可能值得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卡彭蒂耶、杜德娜及斯克尼斯等则可能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但是考虑到医学领域竞争过于激烈,而化学领域近几年基本被生物化学所垄断,因此化学奖更可能捷足先登,所以更倾向于后者,而前者的话不确定因素太多。

最后说一句,诺贝尔奖的获得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的结果,获奖者固然贡献重大,而非获奖者也并非一无是处,许多非获奖者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诺贝尔奖的放大效应和马太效应无形之中把二者的作用进一步扭曲。因此诺贝尔奖获得者值得尊重而非神话,大家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正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42581-989650.html

上一篇:闲聊基因编辑
下一篇:科研与计划
收藏 IP: 218.18.105.*| 热度|

22 蔡小宁 黄仁勇 陈楷翰 王又法 梁洪泽 戴德昌 陈南晖 潘碧峰 姬扬 刘学武 田云川 晏成和 徐旭东 王春雷 徐耀 金拓 zjzhaokeqin ghzhou5676 guhanxian mxt110 loyalSciencefan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