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清华施一公教授减接体结构生物学的研究炒的沸沸扬扬,其实真正站在科学角度分析问题的不多,认为这项工作重要性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这是关键,科学评价第一要素,理由是:不重要怎么可能被Science发表呢?
2.这几年诺贝尔奖青睐领域,这是这项工作高大上的更重要理由。确实21世纪以来,诺贝尔化学奖有点“变态”般的向结构生物学倾斜,短短14年间有5、6次之多,包括方法学的质谱和NMR,结构则从钾离子通道、RNA聚合酶、核糖体到G蛋白偶联受体,如此密集颁奖在今天科学高度分化情况下实属罕见,有点像上世纪二十年代量子物理学热、三十年代维生素热等,但毕竟当时科研水平无法和今日同日而语。有了诺贝尔化学奖热衷“结构”生物学的前提,自然这项发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预测“诺贝尔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诺贝尔奖预测说到底就是预测,和世界杯猜冠军有点类似,实际上有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因素其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成果不一定都获得诺贝尔奖,获得诺贝尔奖的也不一定百分百的重要,因此重要性尚需要通过以后时间的延续来逐渐体现。
现代科研越来越标准化,许多情况下有了捷径,科研人员都喜欢预测,都喜欢猜,以迎合主流口味。专家一般认为: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我不懂的创新就不是创新,一切都必须严格限定在自己可理解的范围内。基金申请指南也往往如此,制定出有倾向性的“热点”,应用研究尚可理解,基础研究就让人莫名其妙。搞得申请基金的时候,第一要素不是考虑科学问题,而是花一定时间读懂、吃透指南精神精神才可开始动笔,迎合专家的喜好,符合指南的宗旨成为科学的基本思路了,大部分时间全部花费这方面了。悲催的是,最终还是没中,因为有的专家认为你的思路有点急功近利了,我就只能呵呵了。
总之,诺贝尔奖大多都是意外,做的时候都基本冷门,处于“荒漠”地带,随着研究深入才渐入佳境,成为科学界主流和热点,而诺贝尔奖的宗旨就是在鼓励和赞誉这种能在“逆境”中坚持下来并成功的“穷屌丝”,所以做科研还是踏踏实实为好,别有事没事猜别人的“好恶”了。
总之,诺贝尔奖评委的“心思”你别猜,科研成功更多靠的是时间检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郭晓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42581-91573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