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艾伦
用数据说话:学历的通货膨胀
2020-2-12 14:05
阅读:3650

1995年及之前,中专学历是人才市场上的主流配置。每年市场需求上百万中专生,而大学生则供不应求。

1996年开始,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规模开始扩大,并且分数线开始全面超过中专分数线。这意味着从1996年开始,原本上中专的那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了重点高中。1997年后,中专生源已经沦落到初中毕业无需考试,甚至出现一人同时收到多所中专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情况!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光扫荡了“亚洲四小龙”,对我国也有着相当的影响:一方面导致我国出口下降,国家要扩大内需维持产业;另一方面逼迫国企改革,工人大下岗。40多岁的工人要再就业,就面临和下一代1819岁的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竞争,出现了两代人要同时面向市场就业的情况。国家高层在1998年采纳了将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推向市场的建议:一方面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另一方面让年轻的一代进入大学,将其就业推迟到几年之后。

轰轰烈烈的“高校大扩招”随之拉开了帷幕,19993月份高校招生计划从1998年的108万扩为135万左右(此处的数据为笔者记忆)。但这还不够,19995月份,就在高考前夕,高校招生计划进一步扩为160万。从此逐年猛增,直到当前800万左右。

从录取人数上看,1995年的初中毕业生考上中专以上的人数为233万(1995125万中专生+1998108万大学生),与之相当的是2000年大学录取220万(专科以上),2005年本科录取230万。

1995年的中专≈2000年的大专≈2005年的本科。学历通货膨胀得猛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霍艾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3875-121816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