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ffer

博文

中国内地高校高被引学者的“E指数”分析

已有 5124 次阅读 2017-3-3 10: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高被引学者, E指数

中国内地高校高被引学者的“E指数”分析

【说明】看到了高被引学者的清单,联想到高校的高被引学者占比,分学科高被引学学者的占比,试图通过这些信息从某个角度呈现高校的学科发展实力,尝试构建了“E指数”(E是"elsevier"的首字母)。只是呈现了一种思路,但构建的方法还不尽完善,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内容】

2017年2月27日,爱思唯尔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根据Scopus数据库的学科分类体系,按学科领域遴选了中国内地1776名高被引学者,榜单涉及了38个学科领域,199个高校和28个科研机构。在高校系统中,从入选人数看,清华大学(112名),北京大学(90名)、浙江大学(88名)位列前三甲。从具有高被引学者的学科领域看,上海交通大学(28个)、清华大学(27个)、北京大学(24个)、浙江大学(24个)位列前四。入选科学家的数量体现了高校的人才优势,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科研实力,具有高被引学者的学科数量体现了高校在高端科研人才储备中的学科综合性。为观测各高校高被引学者的综合表现,试图通过构建“E指数”来进行初略呈现。

一、“E指数”定义

E指数:取高校“入选高被引学者数标准化值”与“具有高被引学者的学科数(以下简称入选学科数)”两个数值当中的较小值作为该高校的“E指数”,以此来呈现各高校在高被引学者榜单中的综合表现。

入选高被引学者数标准化值=高校入选高被引学者数/标准化系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标准化系数=国内高校高被引学者总数/国内各高校入选学科总数

二、“E指数”前30名高校

序号

高校名称

高被引学者数

入选学者数标准化值

入选学科数

E指数

1

上海交通大学

79

41

28

28

2

清华大学

112

58

27

27

3

北京大学

90

46

24

24

3

浙江大学

88

45

24

24

5

中山大学

46

24

21

21

6

复旦大学

58

30

19

19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0

21

17

17

8

同济大学

31

16

17

16

8

华中科技大学

34

18

16

16

10

大连理工大学

29

15

13

13

11

南京大学

34

18

12

12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3

12

12

12

13

东南大学

22

11

11

11

13

华南理工大学

21

11

11

11

15

四川大学

19

10

13

10

15

山东大学

19

10

10

10

17

吉林大学

18

9

10

9

17

天津大学

17

9

9

9

19

湖南大学

16

8

9

8

19

南开大学

19

10

8

8

19

武汉大学

19

10

8

8

19

中南大学

15

8

10

8

23

西安交通大学

14

7

11

7

23

厦门大学

14

7

11

7

23

北京师范大学

13

7

10

7

23

苏州大学

15

8

7

7

23

电子科技大学

13

7

7

7

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6

10

6

28

华东理工大学

11

6

7

6

30

华东师范大学

10

5

8

5

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5

8

5

30

北京理工大学

10

5

8

5

30

东北师范大学

10

5

6

5

30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

10

5

5

30

兰州大学

9

5

6

5

三、基于高被引学者数的高校综合性与特色性分析

“E指数”可以呈现各高校高被引学者的综合表现。但有部分高校虽然具有高被引学者的学科数量不多,但在某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多的高被引学者,说明该高校在某些学科具有发展优势,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仅在“商业,管理和会计”学科领域具有高被引学者,但该校在该领域的高被引学者多达10名,体现了院校的学科特色。

同时,由于学科差异,有些学科领域的高被引学者数量较少,有些高校在其中的高被引学术数量并不突出,但占比较高,也足以体现高校的学科特色。如电子科技大学在“安全,风险,可靠性和质量”学科领域有4位高被引学者,但在本学科内数量占比高达44.4%。

为此,从单学科高被引学者绝对数量和数量占比两个角度,试图构建基于高被引学者的高校综合性与特色型分析图(如下2个图),第一象限的高校入选学科综合性明显,且学科优势特色突出;第二象限的高校学科优势特色突出;第三象限的高校入选学科综合性并不明显,且学科优势特色尚未彰显;第四象限的高校入选学科的综合性明显,但优势特色尚未彰显。从图中也不难看出,第四象限高校的数量较少,说明入选学科综合性较明显的高校往往在某学科亦具有较强优势。

(一)基于单一学科高被引学科数量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学科综合性分析图

横坐标为高校具有高被引学者的学科数(图中暂以10个学科作为综合性的分界线),纵坐标为高校入选单一学科领域最多的高被引学者数(图中暂以5个高被引学者数作为学科特色的分界线)

(二)基于高被引学科数在本学科领域内占比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学科综合性分析图

横坐标为高校具有高被引学者的学科数(图中暂以10个学科作为综合性的分界线),纵坐标为高校入选单一学科领域最高的本学科高被引学者数占比(图中暂以10%作为学科特色的分界线)

附录:内地高校的“E指数”一览表

序号

高校名称

高被引学者数

入选学者数标准化值

入选学科数

E指数

1

上海交通大学

79

41

28

28

2

清华大学

112

58

27

27

3

北京大学

90

46

24

24

3

浙江大学

88

45

24

24

5

中山大学

46

24

21

21

6

复旦大学

58

30

19

19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0

21

17

17

8

同济大学

31

16

17

16

8

华中科技大学

34

18

16

16

10

大连理工大学

29

15

13

13

11

南京大学

34

18

12

12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3

12

12

12

13

东南大学

22

11

11

11

13

华南理工大学

21

11

11

11

15

四川大学

19

10

13

10

15

山东大学

19

10

10

10

17

吉林大学

18

9

10

9

17

天津大学

17

9

9

9

19

湖南大学

16

8

9

8

19

南开大学

19

10

8

8

19

武汉大学

19

10

8

8

19

中南大学

15

8

10

8

23

西安交通大学

14

7

11

7

23

厦门大学

14

7

11

7

23

北京师范大学

13

7

10

7

23

苏州大学

15

8

7

7

23

电子科技大学

13

7

7

7

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6

10

6

28

华东理工大学

11

6

7

6

30

华东师范大学

10

5

8

5

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5

8

5

30

北京理工大学

10

5

8

5

30

东北师范大学

10

5

6

5

30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

10

5

5

30

兰州大学

9

5

6

5

36

福州大学

8

4

6

4

36

华中农业大学

10

5

4

4

36

北京化工大学

9

5

4

4

36

上海大学

7

4

6

4

36

南京师范大学

7

4

6

4

36

西北工业大学

7

4

5

4

36

武汉理工大学

7

4

5

4

36

西南交通大学

7

4

5

4

36

南京理工大学

7

4

5

4

3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

4

4

4

36

西南大学

7

4

4

4

47

北京科技大学

6

3

6

3

47

东华大学

6

3

5

3

47

中国农业大学

12

6

3

3

47

东北大学

8

4

3

3

47

北京交通大学

5

3

4

3

47

江南大学

5

3

4

3

47

重庆大学

5

3

4

3

47

华南师范大学

5

3

3

3

47

南京工业大学

5

3

3

3

56

汕头大学

4

2

4

2

56

宁波大学

4

2

4

2

56

北京林业大学

4

2

3

2

56

大连医科大学

4

2

3

2

56

江苏大学

4

2

3

2

56

云南大学

4

2

3

2

5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

5

2

2

56

中国地质科学院

8

4

2

2

56

南京医科大学

7

4

2

2

56

中国药科大学

5

3

2

2

5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4

2

2

2

56

浙江工业大学

4

2

2

2

56

中国人民大学

4

2

2

2

56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2

3

2

56

渤海大学

3

2

3

2

56

第四军医大学

3

2

3

2

56

青岛大学

3

2

3

2

56

扬州大学

3

2

3

2

56

四川师范大学

3

2

3

2

56

哈尔滨工程大学

3

2

3

2

56

中国海洋大学

3

2

3

2

56

北京工业大学

3

2

3

2

56

黑龙江大学

3

2

3

2

56

暨南大学

3

2

3

2

56

昆明理工大学

3

2

3

2

56

南昌大学

3

2

3

2

5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2

3

2

56

北京邮电大学

3

2

3

2

56

第三军医大学

3

2

2

2

56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2

2

2

56

天津工业大学

3

2

2

2

56

长江商学院

3

2

2

2

56

山东科技大学

3

2

2

2

56

山西大学

3

2

2

2

56

深圳大学

3

2

2

2

91

山东师范大学

2

1

2

1

91

天津师范大学

2

1

2

1

9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

1

2

1

91

福建医科大学

2

1

2

1

91

贵州大学

2

1

2

1

91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

1

2

1

9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

1

2

1

91

杭州师范大学

2

1

2

1

91

郑州大学

2

1

2

1

91

河南科技大学

2

1

2

1

91

湖北大学

2

1

2

1

91

陕西师范大学

2

1

2

1

91

华南农业大学

2

1

2

1

91

华中师范大学

2

1

2

1

9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

1

2

1

91

首都师范大学

2

1

2

1

91

济南大学

2

1

2

1

91

天津医科大学

2

1

2

1

91

湘潭大学

2

1

2

1

91

聊城大学

2

1

2

1

91

南方科技大学

2

1

2

1

91

中国矿业大学

2

1

2

1

91

中南民族大学

2

1

2

1

91

中央财经大学

2

1

2

1

91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10

5

1

1

91

南京农业大学

7

4

1

1

91

沈阳药科大学

6

3

1

1

91

首都医科大学

4

2

1

1

9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

2

1

1

91

上海师范大学

3

2

1

1

91

南方医科大学

3

2

1

1

9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2

1

1

91

重庆医科大学

2

1

1

1

91

第二军医大学

2

1

1

1

91

河北大学

2

1

1

1

91

浙江师范大学

2

1

1

1

91

福建师范大学

1

1

1

1

91

新疆大学

1

1

1

1

91

北京中医药大学

1

1

1

1

91

温州医科大学

1

1

1

1

91

成都学院

1

1

1

1

91

大连大学

1

1

1

1

91

山东财经大学

1

1

1

1

91

太原理工大学

1

1

1

1

91

东北财经大学

1

1

1

1

91

上海电力学院

1

1

1

1

91

上海中医药大学

1

1

1

1

91

东北石油大学

1

1

1

1

91

东华理工大学

1

1

1

1

91

浙江农林大学

1

1

1

1

9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

1

1

1

91

宁波诺丁汉大学

1

1

1

1

91

广东工业大学

1

1

1

1

91

广西大学

1

1

1

1

91

山东建筑大学

1

1

1

1

91

广西师范大学

1

1

1

1

91

山西师范大学

1

1

1

1

91

广州大学

1

1

1

1

91

广州医科大学

1

1

1

1

91

安徽医科大学

1

1

1

1

9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

1

1

1

9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

1

1

1

91

哈尔滨医科大学

1

1

1

1

91

武汉纺织大学

1

1

1

1

91

海军工程大学

1

1

1

1

91

西华师范大学

1

1

1

1

91

西南石油大学

1

1

1

1

91

合肥工业大学

1

1

1

1

91

徐州医学院

1

1

1

1

91

河北科技大学

1

1

1

1

91

浙江海洋学院

1

1

1

1

91

河北师范大学

1

1

1

1

91

河海大学

1

1

1

1

91

河南大学

1

1

1

1

91

河南工业大学

1

1

1

1

91

河南师范大学

1

1

1

1

91

安徽工业大学

1

1

1

1

91

齐鲁工业大学

1

1

1

1

91

青岛科技大学

1

1

1

1

91

湖北工业大学

1

1

1

1

91

湖北民族学院

1

1

1

1

91

上海财经大学

1

1

1

1

9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

1

1

1

91

上海海事大学

1

1

1

1

91

上海科技大学

1

1

1

1

91

华侨大学

1

1

1

1

91

石家庄铁道大学

1

1

1

1

91

嘉应学院

1

1

1

1

91

天津科技大学

1

1

1

1

91

江苏科技大学

1

1

1

1

91

江苏师范大学

1

1

1

1

91

江西财经大学

1

1

1

1

9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1

1

1

1

9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

1

1

1

91

西北师范大学

1

1

1

1

91

西南财经大学

1

1

1

1

91

信阳师范学院

1

1

1

1

91

辽宁工业大学

1

1

1

1

91

燕山大学

1

1

1

1

91

闽南师范大学

1

1

1

1

91

长沙理工大学

1

1

1

1

91

浙江理工大学

1

1

1

1

91

南京财经大学

1

1

1

1

9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

1

1

1

91

中国医科大学

1

1

1

1

91

南京中医药大学

1

1

1

1

91

重庆交通大学

1

1

1

1

91

重庆邮电大学

1

1

1

1

91

南通大学

1

1

1

1


吴云峰  李佳  马晴

2017年3月2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77932-1037235.html

上一篇:自然指数的“误读”与其中的“二八”现象
下一篇:从软科排名看论文数量与论文质量的关系
收藏 IP: 202.112.90.*| 热度|

4 王军礼 王宏琳 武夷山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