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不怕走弯路
2009-7-21 17:22
阅读:4222
前段时间和一位研究生聊起做研究的心态和方法. 感觉现在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课题, 仅仅满足于寻找最直接快捷的方法去把课题做完, 好给导师交差. 而这些方法往往来源于现有的文献或者是导师, 由学生自己探索而得到的研究思路并不多. 而很多导师也喜欢这样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总是能够很快地完成任务. 我认为这种的以做项目的方式来做研究不是合适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 很多人拿到导师的问题后, 首先是去查找文献, 看别人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 有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方法. 如果有, 就直接套用, 或者稍微修改别人的方法. 如果这种方法是可以奏效的话, 可以说这位导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了.
很多时候,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问题发展新的方法的. 而在探索的过程中, 是必然会有失败, 会走一些弯路的. 其实, 在科研的道路上, 多走点弯路并不是坏事. 问题是即使走错了也要搞清楚为什么会错. 有的时候同样的方法对于你现在所研究的问题可能是不合适的, 但是未必不会对其它问题是合适的. 因此, 走走弯路也不妨.
我经常在图书馆找资料的时候不直接查目录, 而是直接到书库里面去找, 而且经常走歪了, 走到别的分类去. 这样的结果是经常找不到我想找的书, 但是有时候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原来想不到的书. 这也算是走走弯路的意外收获了.
记得看<<美丽心灵>>这本书中介绍纳什的研究方法. 当他知道一个问题后, 并不是去查文献看别人有没有做过, 而是先征求一些教授的意见, 看这个问题是不是重要的. 如果确认是重要的问题了, 他会通过自己思考的解决问题. 有一次他为了解决问题, 把很多已知的结果都重新证明了. 我想以这样的心态去做研究, 才会真正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其实现在如此浩瀚的文献, 要想不走弯路, 直接找到能够使用于自己的问题的方法也不容易. 但是, 以数学研究稳定性, 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问题为例, 很多方法的差别都只在细节的处理上, 而基本的想法是相同的. 在研究中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想法足已. 具体的方法还是自己探索的好.
在研究的过程中, 很多人拿到导师的问题后, 首先是去查找文献, 看别人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 有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方法. 如果有, 就直接套用, 或者稍微修改别人的方法. 如果这种方法是可以奏效的话, 可以说这位导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了.
很多时候,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问题发展新的方法的. 而在探索的过程中, 是必然会有失败, 会走一些弯路的. 其实, 在科研的道路上, 多走点弯路并不是坏事. 问题是即使走错了也要搞清楚为什么会错. 有的时候同样的方法对于你现在所研究的问题可能是不合适的, 但是未必不会对其它问题是合适的. 因此, 走走弯路也不妨.
我经常在图书馆找资料的时候不直接查目录, 而是直接到书库里面去找, 而且经常走歪了, 走到别的分类去. 这样的结果是经常找不到我想找的书, 但是有时候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原来想不到的书. 这也算是走走弯路的意外收获了.
记得看<<美丽心灵>>这本书中介绍纳什的研究方法. 当他知道一个问题后, 并不是去查文献看别人有没有做过, 而是先征求一些教授的意见, 看这个问题是不是重要的. 如果确认是重要的问题了, 他会通过自己思考的解决问题. 有一次他为了解决问题, 把很多已知的结果都重新证明了. 我想以这样的心态去做研究, 才会真正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其实现在如此浩瀚的文献, 要想不走弯路, 直接找到能够使用于自己的问题的方法也不容易. 但是, 以数学研究稳定性, 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问题为例, 很多方法的差别都只在细节的处理上, 而基本的想法是相同的. 在研究中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想法足已. 具体的方法还是自己探索的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雷锦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7716-244797.html?mobile=1
收藏
上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