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志
陈元柱:一位执著探索天然产物晶体结构的学者
2010-10-6 21:49
阅读:6347

陈元柱先生是1953年我在厦大的三年研究生同窗,学业结束后被分配到西北大学从事《物质结构》和《结晶化学》的教学,后调回福州到中科院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直到退休。这次国庆长假想起打个长途电话问安,那知他就在上月溘然辞世,差一个月没过上80大寿。学兄为人谦虚谨慎,从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今年春节还打长途规劝我注意身体不要劳累。

 

196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L.Pauling著《化学键的本质》中译本由卢嘉锡,黄耀曾,曾广植,陈元柱等译校,它的出版在国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来学兄的研究工作转向天然产物有关领域,特别是几个比较重要和熟知的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晶体结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分析工作是服务性的,数据要求精度高且难以成为体系,但其意义深远。

 

经过暂短参与生物大分子天花粉蛋白的探索后,小分子活性成分的X光单晶研究成为他的主攻。这些组分提取于冬凌草,溪黄草,两面针,雷公藤,新马兜铃,大也香茶菜,大萼香茶菜等等。分离提纯,表征和单晶培养工作量很大,因此他与国内几个单位有很好的合作。没有广泛协力合作就难有中药的真正科学化,我国青蒿素的开发成功就是最好不过的证明。

 

根据所掌握的有限抗肿瘤活性的分子结构数据,学兄大胆提出分子中共轭五员环及其异常结构的重要性的假说。不仅是天然有机化合物,他认为我们研究的抗肿瘤活性锑氨羧酸络合物也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并认为五员环的张力大小将与抗肿瘤活性存在一定的结构-活性相关。不管观点是否正确,他不囿于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做学问,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元柱学兄生前发表了40余篇论文, 测定了20几个单晶结构, 这个记录在追求短平快跟风的眼下谈不上什么风光, 但要在天然产物领域耕耘而有如此的收获也还值得一丝的安慰。众所周知, 无论在祖国陆地高山还是在近海远洋, 丰富天然资源都仍有待大力开发。我们期盼有更多的后生投身到这一领域, 既默默耕耘又乐在其中。未来充满了希望, 愿学兄能一路走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盛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7444-37037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