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成功人士
一上科学网,满世界的“王天旭”,有批评的,也有力挺的。
美娣同学眼明手快,检索了当事人自2000年到2009年期间发表的中文和外文论文(10余篇),发博文说王博士科研水平一般。
看了几篇我明白了个大概,不过,恕我愚钝,实在是不明白这么平常的一件事怎么会炒得这么热?想告诉一下美娣,以前有个叫杜甫的博主(据史书记载:杜甫年轻时仅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也就是说人在唐代就玩微博了),在一篇博文中有两句话: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木有名气,跟SCI文章数目和影响因子无关!目前的情形不是这样吗?你说王博士科研能力不行,不同情他!那人家应该干啥去呢?应了杜甫博友后面那句话,或许应该趁着年纪尚轻,当官去?干个处级不行的话,可以考虑局级,越往上难度越低嘛。至少人家学位是真的,论文是自己写的!
言归正传,我感觉这个王博士胆子的确是小了点,不敢轻易走出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到外面去迎接未知和挑战。但话说回来,像他这样类型的人多了去了,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理性和宽容– 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能按着改革的指挥棒奋勇向前的,有人眼明腿快跑在前面,但在后面呼哧呼哧跟不上趟的、甚至坐在地上不敢跑的、跑不动了的,大有人在。所以,不必小题大做,也不必将其政治化!这个问题真要讨论起来是无解的,必定是恨铁不成钢的有一拨人,同情支持的又有一拨人,大家各说各的理,永远扯不清。
前几天听到一则报道,一帮吃饱了没事儿干的科学家们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他“参政议政”的欲望。具体影响是这样的,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路上花的时间越长,他们越没功夫去参政议政、忧国忧民,对社会上的人和事越没有兴趣。可以想像,一天劳动已经很累了,在路上花的时间越长,回到家时间就越少,忙着做饭,吃饭,睡觉,不太可能再跑出去参加社区活动、讨论奥巴马的医改方案去了。而高收入的成功人士则不同,他们上下班在车里就开始关心政治,路上花的时间越长,他们越不会在家做饭,而会跟家人朋友出去吃饭,谈天说地,忧国忧民。所以上下班路上所花的时间越长反而越能促使成功人士们关心政治。
上述研究结果让我豁然开朗:科学网上一干博主对一个进取心不强的普通博士后大肆评头论足,原因只有一个 – 你们都是忧国忧民的成功人士啊!
相关专题:中国“最惨”博士后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贾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5898-74471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