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
科研方向闲谈 精选
2013-10-22 06:18
阅读:23985
标签:科研方向, 立项, 换方向, 系统性

科研方向闲谈

贾伟

两年前在上海交大当副教授的一个同事(也是我以前的学生)跟我说她想换方向,因为学院请了一些专家帮青年学者“把脉”,专家说她从事的人参抗抑郁的研究没有新意,建议换方向。她跟我说要去做线虫,这样更容易发文章。我苦笑了,建议她不必听那些专家而轻易改变方向。此中道理很简单,人参类天然产物在疾病治疗上的功效始终没有搞明白,而这个“knowledge gap”就是科研立项的前提。这种“没搞明白”的局面是因为我们过去采用单一指标和简单模型来表征这类复杂系统,忽视了很多关键的作用环节(譬如其代谢产物以及和肠道细菌的相互作用过程)。用线虫这类更简单的模型研究人参或抑郁,路子反了。

前不久跟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讨论,他是做人参抗肿瘤的,因为机制不明,需要了解体内代谢过程和肠道菌群的作用关系,于是我们双方想开展点合作。近两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的研究指南中都有人参皂苷体内代谢及疾病预防机制的研究。当然,在国内那些专家牛人的眼里,人参这种东西了无新意,是不该立项的,纯属浪费米国纳税人的钱财!

让我老人家苦笑的一个原因是我心里很清楚那些专家的潜台词:这年头你还在做人参,能做出CNS的文章?我那个学生在这个领域发过几篇影响因子五点几的文章,自己的“研究系统”正在逐步成型,但显然远达不到专家眼里的“点数”,因此得改方向才行!

科学网博主王鸿飞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冒泡了。在最近的博文里,他谈到了近年的工作连续发表在业内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上(JCP的影响因子好像3-4的样子)。我不懂他的领域,估计在讲究数数的国内研究机构,他的国内同行们更愿意不惜代价发些JACS或更高的综合类刊物,尽管这个代价有时意味着换材料、换方法、甚至换方向。鸿飞是个成熟的研究者,我想他这么甘于寂寞的道理很简单 – 学术地位的形成须有清晰的主题和方向,须建立在系统、扎实的工作基础上的,不能够东一榔头西一棒。

不太想多谈科研,因为科学网上高屋建瓴并喜好传经送道的高人很多,各种的经验“乱花渐欲迷人眼”。总结一下这些“高论”,主旋律是要敢于走新路子 – 要敢于“千里走单骑“,勇于在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千万不要干低层次的“搬砖头”的活,这种说法听来是很提气的!不过,象我们这种在科研领域混饭吃的普通学者,还是要对自己的学生轻声嘱咐一番:继续搬砖头吧!尤其是在你还没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起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学术地位时!科研立项的实质就是在你感兴趣的领域所问出的问题!术有专攻,学会问一些清晰的、聚焦的、critical的问题,并设计出实验来潜心地求证,才是科研的正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贾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5898-73488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