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鳌的坝工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shiao 拜兴趣为师 走创新之路

博文

不必谈虎色变----水坝岿然不动 精选

已有 6281 次阅读 2011-6-30 09:10 |个人分类:坝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安全, 水坝, 防空

 

 

不必谈虎色变

          

       ——水坝岿然不动

     

  

               朱诗鳌 

 

从古代的以水代兵(即水攻),到现代战争中的炸坝之举,都显示了洪流在战争中的巨大攻击力。特别是现在,坝高库大,水坝一旦被炸毁,浩瀚的库水将赫然而下,其破坏力更大,有人甚至比作核爆炸。应该说,一座水坝如果真的被炸毁,对下游产生的灾害是极其惨重的。

如此看来,一座水坝不就成了一颗定时炸弹么?水坝根本就不该建?

不是,水坝还是要建的!不必谈虎色变。

其实,敌方要真的炸毁一座水坝未必那么容易;相反,从维护水坝安全的角度看,在战时保护水坝不被炸毁却是办得到的。

众所周知,“战时降低库水位”是水坝工程的一项重要防空措施。因为库水位降低后,库水量减少了,水坝万一被炸后,就可以大大减少下泄水流对下游所带来的灾害。

然而,战时降低库水位这一防空措施,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另一层意义!

笔者在博文《欧洲闸坝参观随感(七)》中曾介绍过德国默讷坝在二战时的被炸过程。我们从这一过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默讷坝的被炸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是,炸毁时库水位正处于高水位时期;

二是,炸弹是在水库水面以下一定深度(9m左右,不太浅也不是太深)的紧贴上游坝面处爆炸的。

笔者以为,正是由于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才导致该坝坝体炸毁。

反转来说就是:如果库水位当时不是正处于高水位时期,而是降低到了某一水位(比如下降10m左右),那么,无论炸弹在什么位置爆炸,坝体都难以炸毁。

为什么呢?

默讷坝是一座重力坝。对于重力坝,我们可以按以下三种情况看看其被炸毁的可能性。

            

                                                       

                             图1                        图2                         图3

            图1—高水位,炸弹在水中一定深度处爆炸,坝体易炸毁;                   

            图2—低水位,炸弹在水面以上爆炸,坝体难以炸毁;                  

            图3—低水位,炸弹在水中爆炸,坝体亦难以炸毁.

 

第一种情况:水库处于高水位,炸弹在水位以下不太深的紧贴坝面位置爆炸(默讷坝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图1所示。这种情况,坝体易被炸毁,因为:

首先,炸弹在水中爆炸时,水体有阻挡并反射炸弹爆炸力的作用,爆炸力不致散失在空中,能有效地集中在坝体上;

其次,因爆炸位置相对较高,相对应的坝体断面较单薄,坝体易被炸裂;

此外,炸弹位置以上的库水,还要对坝体产生水压力,这一水压力是一种将坝体推向下游的作用力,是导致坝体破坏的因素,如图1中蓝色箭头所示。

第二种情况:库水位降低到上述炸弹位置以下,炸弹仍在上述位置爆炸。因为是在空中爆炸,没有水体的阻挡与反射影响,爆炸力就小多了;此外,也没有静水压力的推力作用,因而坝体就难以炸毁,如图2所示。

第三种情况:炸弹在水位降低之后的水下爆炸。由于这时炸弹所在位置相对应的坝体断面较宽厚,水压力的影响相对来说也较小,因而坝体也难以炸毁,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 我们从默讷坝能得到的启示是:库水位降低后,无论炸弹在水面以上爆炸,还是在水面以下爆炸,坝体都难以炸毁。

水坝枢纽一般都设有大泄量的泄水建筑物如溢洪道和泄水底孔等,在战时可很快将库水位降低到预定的高程。即使像具有庞大库容的三峡工程,由正常蓄水位175m降至135m高程,降幅达40m,最多也只需7天时间。因此, 战时降低库水位的操作是从容的,都在掌控之中。

可见,战时降低库水位,不仅是水坝工程通常意义下的防空措施,用以减少水坝万一被炸后对下游所带来的灾害;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维护水坝本身的安全,水坝可以岿然不动,炸坝之举也因而失去了用武之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4137-460727.html

上一篇:欧洲闸坝参观随感(七)----默讷坝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弥天大谎
收藏 IP: 59.174.92.*| 热度|

2 黄仁勇 niming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