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冥想,非物质的物质手段

已有 5895 次阅读 2007-8-2 16:09 |个人分类:十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之所以把冥想放在十道之首,是因为求道首先得有求道的“资本”物质基础。

要装更多的水,那么桶就要更大;要装更多的粮食,粮仓就要修得更多;要学更多的知识,那么大脑的容量就要足够大。

慢来!大脑是爹娘天生的,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岂是要多大就有多大的!没错,但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却是无限的!理论上,150亿的阶乘接近于一个无限大的数,也就昭示着人的潜力无限。

不可能有人在大脑中产生1500000000!个神经元的连接模式!但是,不断地产生新的连接模式是可能的,最直接的一个修炼方法,就是冥想。

佛教传人中,多智者。我们即使只研究中国的佛教史也会发现,智慧的故事比比皆是。之所以把佛教修行方法之一的冥想作为《十道》之一,是因为这种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即使不懂任何佛教知识的人,也可以练习。

冥想如何扩充人的大脑潜力,机制我并不清楚,我发现,在中度冥想状态下,很接近于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做梦的那种状态似醒非醒状态(佛教讲“非想非非想”),也有点类似于自我催眠,但三者还是有一些不同点。

下面是前不久写的《冥想心得》,其中就有冥想的方法:

昨晚看了一会拓朴学,没有心得,开始冥想。昨天的冥想很成功,理解到了比以前更多的东西。

首先冥想有安神定志和缓解焦虑的作用,成功冥想30分钟后,觉得非常的放松和疲惫,那种疲惫不是工作一天后的烦闷,而是心情得到释放的感觉,于是很快就入睡了,而且睡得特别好,特别沉,醒来之后不会像平时一样觉得很累,虽然也不想起床,但是觉得休息够了,不像平时睡再多也不够。

因为失眠尤其是职业人失眠,大都是因为用脑过度、思绪过多、压力过大、焦虑严重引起,所以每天30分钟的冥想,我相信可以治疗失眠,最近一段时间我睡得都不怎么好--因为前段时间都没怎么冥想,而昨天一冥想,效果就很好,无论是从经验的角度还是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冥想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睡眠,是有依据的。

再者冥想确实有助于思维,这一点以前在我的十道系列文章中论证过,不过现在有了新的发现,下面把这些发现贯穿在冥想的方法介绍中。

首先需要找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地方,双腿盘膝,靠墙而坐。这个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自己很舒服、放松就可以了。之所以要找安静,光线暗的地方,后面会说原因。深吸两口气,双手自然平放于腿上,闭眼。做到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其实就是微微颔首,让四者基本成为一条直线。这样的目的是让人的姿势尽量自然。

冥想开始。

所谓冥想,就是尽量不要去“想”,“想”得越少,效果就越好,这并不容易,越努力做到什么都不想,越容易想。这个时候不要去试图一下子什么都不想,要做到不要用语言符号去想。比如可以想一首歌的旋律。我发现,在用语言符号思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同时加工很多信息的状况,使得“不断的乱想”,而当以非语言符号(包括数学符号,也是非语言符号)思考的时候,容易把思维聚焦在一个点上,使得自己安定下来。做到这一步之后,可以尝试去想一些具象图形,比如,想一座山,注意,在想“山”的时候,一定不要出现“山”这个字。这比较难,经常在想“山”的时候,就会在思绪中出现“山”这个字。在能够随心所欲的想象具象图形而又不出现文字符号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想一些不能肉眼观测的图形,比如“一条龙”,比如星体的运行等等。目前我只能做到这一步,无法做到“非想非非想”的地步,因此往后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

在冥想过程中,呼吸非常重要。我发现,凡是思绪纷繁的时候,呼吸就短而急促。现代人健康容易出问题,可能跟这个有关系,心肺长期处于非正常运行中,不出问题才怪。而凡是思绪简单的时候,呼吸就比较深而平稳。所以如果发现无法控制自己“乱想”的时候,就调整呼吸。

当冥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传统的感官会“失灵”。这就是为什么要安静和暗的环境。冥想实际上是要把传统的感官抑制,把平常被抑制的那些感官发挥出来,如果在亮而吵闹的环境中,传统感官就要占上风,而那些平常用得不多的感官就要被抑制。传统感官失灵后,平常不用的那些感官开始被大脑感知,比如毛孔的张开,会被清除的感觉得到。比如眼睛转动(闭眼状态)时,会比较清楚的感觉到两耳上方有压迫感。

可以预期的是,冥想到了一定的程度,是可以感受到内脏的存在。首先,内脏和大脑存在一定的神经联系,这是物质基础;其次,在身体某部分出问题后,大脑是可以感受到其存在的。

调动触觉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意义同样在于“弥补短板”和达到符号共振(符号共振,会在别的文章论述)。哲学上,老子认为“五味令人爽,五音令人聋”,实际上生理学意义就是,传统的感觉器官,尤其以眼耳鼻舌为主,被用得太多,这部分脑区比较发达,而那些被忽视的感觉器官,用得太少,那部分脑区得不到使用,影响了整个大脑的工作。

以前我倾向于认为大脑中存在一个“失落的世界”,就是一个不容易被挖掘的区域,现在我更倾向于把大脑看成一个系统。

通过30分钟的冥想,不但让思绪平定下来,还想清楚了时空的一些问题,这就是赶开文化和符号的效果。虽然在思考的时候仍然会用一些符号,但一步一步相信可以由事物本源的联系来思考,而不是用符号来思考。

这是冥想了一段时间后的一些心得,希望对经常失眠、思绪过多、工作压力大、希望在思想上有突破的朋友,可以一试。

所以说冥想是一种非物质的物质手段,其哲学意义就是“用空把自己填满”,当自己是“空”的时候,才可能有容乃大。

愿意尝试的朋友,建议每周至少冥想一次,只要半个小时就够了,并且,不需要花钱,不需要出力,不需要工具,只需要一个幽静的环境就可以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38-5180.html

上一篇:闭合和开放之间(2)
下一篇:浅论社会财富分配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