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定个大目标,7年期为好 精选
2022-5-21 23:58
阅读:4986

人类个体的发展与表现存在极大差异,例如,有的人发展顺利、成就卓著,有的人发展曲折、鲜有大成。影响个体发展和表现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个体自身可控的重要因素至少有立志与规划,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者,准备也,是事先作好计划或规划。

可以推测,很多人都曾立志与规划,但是,志向与规划的落实情况不同。毫无疑问,那些落实不力的志向与规划,都是存在问题的。存在的问题自然五花八门,而规划的时间跨度不当,是一个值得关注并能容易做出有效调整的问题。什么样的规划时间跨度是合适的呢?且看两项独立的心理学研究——

研究1,要求来自塞尔维亚(n=6419~23岁,平均年龄19.59岁,SD=1.04)、土耳其(n=5518~26岁,平均年龄19.76岁,SD=1.48)、英国(n=7318~30岁,平均年龄19.59岁,SD=1.77)的大学生报告自己的可能自我(Rathbone et al., 2016)。所谓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是指个体未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法,也就是个体的规划、个体的人生目标。

结果表明,其一,塞尔维亚被试报告的可能自我均值为7.16个(SD=1.48)、土耳其被试报告的可能自我均值为7.95个(SD=0.41)、英国被试报告的可能自我均值为7.14个(SD=1.54);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塞尔维亚被试的可能自我距离现在的均值为7.21年(SD=3.21)、土耳其被试的可能自我距离现在的均值为8.13年(SD=3.48)、英国被试的可能自我距离现在的均值为6.92年(SD=1.54),也就是说,个体期望自己的人生目标,平均而言,在未来7年左右实现。

研究2,要求自来美国的142名被试(18~25岁,平均年龄=21.9岁,SD=1.58),在追溯式条件(n=74)或预期式条件(n=68),按照出现在头脑中的顺序,写出自己的5个人生目标,并且写出这个人生目标最可能实现时自己的年龄(Roderer, Watson, & Bohn, 2022)。

结果表明,预期式条件报告的未来人生目标,期望实现的平均时间是未来7年,追溯式报告的未来人生目标,期望实现的平均时间是未来10.5年,比预期式报告的迟了3.5年。

此外,还有两项独立的研究表明,被试评定的人生目标实现时距为离当前平均6.35年(Chessell et al., 2014),或者在未来5~10年内(Salgado & Berntsen, 2018)。

综上,这些心理学研究结果提示,预期式考虑未来,是人们未来思维的自然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在对个体计划和决策具有适应性(Schacter, 2012),尤其是对那些期望在较近的未来实现的目标或发生的事件来说,更是如此;特别地,上述研究2还表明,随着离当前时距的增加,人生目标被评定得更为困难、更不可能实现,个体的自我效能也更低(Roderer, Watson, & Bohn, 2022)。

因此,可以认为,年轻人预期式未来思维的广度是5~10年,平均为7年。相应地,个体以7年为基本单元,制定人生发展规划,定下人生目标,亦即,期望定下的目标大约在7年内实现,是更有意义的。

在心理学中,7真是个神奇的数字,最著名的当属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个组块,而最常用的心理评定量尺为7级。加工信息的便利性,使人类自然地发现了7的妙用,比如,我国古诗的7字为一句、当前世界通行的7天为一周。现在看来,就是定个目标,特别是大目标,也宜以7年为限。

参考文献

Chessell, Z. J., Rathbone, C. J., Souchay, C., Charlesworth, L., & Monlin, C. J. A. (2014).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ast and future events, and self-images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Self and Identity, 13(4), 380-397.

Rathbone, C. J., Salgado, S., Akan, M., Havelka, J., & Berntsen, D. (2016). Imagining the futur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possible selve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42, 113-124.

Roderer, A., Watson, L. A., & Bohn, A. (2022). Remembering future life goals: Retrospective future thinking affects life goal qualities. Acta Psychologica, 226, 103582.

Salgado, S., & Berntsen, D. (2018). To be and when to be: How far into the future do people project their self-images? Psychology of Conscious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5(3), 312-323.

Schacter, D. L. (2012). Adaptive constructive processes and the future on memor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7(8), 603-61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3963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